財富依托知識增值發展企業論文

時間:2022-05-11 08:37:00

導語:財富依托知識增值發展企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富依托知識增值發展企業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當代中國新興階層與政治管理的相關內容;當代中國新興階層政治管理的必要性;對當代中國新興階層進行有效政治管理的幾點建議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新興階層即伴隨體制變革、經濟社會發展所興起的不同于傳統社會舊有階層的各個社會階層、我國的新興階層在廣義上大致可以歸納為三類群體、以高校教師為代表的知識分子精英屬于知識分子中的一員、中國的新興階層大約有7000萬人、新興階層與國家、與其他社會階層之間有時存在著某些不和諧的關系、新興階層還沒有形成共同的階層意識與政治追求、農民工階層權益一直得不到有效保障、以高校教師為代表的知識分子精英階層問題、適當增加新興階層對政治資源的占有、充分發揮網絡的作用,通過隱性的政治控制強化新興階層的認同感、堅持科學發展,深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改革的執政理念、應為高校創造一種更加寬松的學術氛圍,為教師提供更好的工作保障等,具體請詳見。

一、當代中國新興階層與政治管理的相關內容

所謂新興階層即伴隨體制變革、經濟社會發展所興起的不同于傳統社會舊有階層的各個社會階層。

當前,我國的新興階層在廣義上大致可以歸納為三類群體:一是個體戶階層,主要靠自身經營勞動獲取報酬;二是私營企業主階層,他們通過投資管理、使用雇傭勞動獲取較高收入;三是專業技術及管理階層,包括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中方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國有壟斷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及自由職業人員,他們均是以知識、技術方面的專長獲取較高收入。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從中分化出了一些階層,如農民工、以高校教師為代表的知識分子精英等,他們對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農民工在我國歷史上并不存在,是中國戶籍制度的產物,代表著兩種身份的結合。其中,“農民”表明他們的固有社會身份,“工”則表明他們同時參與城市經濟建設的身份。一方面,他們的戶口在農村,被認為或自認為根在農村,不能被城市中的居民認同;另一方面,他們的基本活動場所在城市,只是在重大節日期間才回到農村生活幾天。他們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村人,也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城市人,而處在城市社會的邊緣地帶,成為特殊的社會群體——“兩棲人口”。①

以高校教師為代表的知識分子精英屬于知識分子中的一員,但本文把它單獨劃為一個階層,有其特殊的意義。高校教師受過一定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并從事或主要從事精神生產,如學術研究、教學工作和文化傳播,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影響深遠。高校教師的授課對象是來自全國各地、經過多年寒窗苦讀考上大學的學子。高校教師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學術素養、處事之道,勢必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教師只顧傳授知識,而忽視了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或是只重視學生學習的結果,而忽視了學生誠實、嚴謹、踏實的學風,其結果是不可設想的。特別是高學歷、高素質學生在校期間所養成的行為準則、價值判斷直接影響著他今后的工作、生活和學習的態度,關乎到國家各個方面的健康發展。

政治管理,就是國家權力機關按照某種特定的秩序和目標對政治生活進行自覺地、有計劃地約束或制約的一定方式。就是說,通過這種特殊的約束方式使政治生活的各方面都能按照某種既定的秩序和目標來運行和發展。政治管理具有公共性、組織性、責任性、服務性和價值性的特征。政治管理是國家政治統治的需要,所以,從根本上來說,其作用就是維護統治階級政治統治。具體說來,政治管理的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維護社會經濟基礎,保障經濟健康發展;(2)調節各種利益矛盾,維持良好的社會秩序;(3)確定政治生活的方向,推進民主政治發展;(4)維護現存的基本政治規范和權力,增強公眾的政治認同和權力認同②。

二、當代中國新興階層政治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中國的新興階層大約有7000萬人,加上在相關行業的所有從業人員,總人數約1.5億人。他們掌握或管理著10萬億元左右的資本,使用著全國半數以上的技術專利,并直接或間接貢獻著全國近1/3的稅收,每年吸納著半數以上新增就業人員。新興階層人士涉及了中國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行業。他們不但與國內各階層、各方面有密切接觸,而且與國外組織和個人有廣泛聯系。改革開放使我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新興階層功不可沒,但也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新興階層與國家、與其他社會階層之間有時存在著某些不和諧的關系

比如,在發生經濟過熱等問題國家需要加強宏觀調控時,一些私營企業主未必抱有積極的態度。再比如,當國家法治不夠健全和完善之時,一些私營企業以制假販劣等方式獲取利益,必然造成與其他社會階層的利益沖突。當然,某些私營企業主與腐敗官員之間的權錢交易,以及某些人的“炫耀式消費”乃至奢侈荒淫的生活,更是在不同社會階層之間起到了制造矛盾火上澆油的作用。③

2、新興階層還沒有形成共同的階層意識與政治追求④

雖然新興階層的利益訴求是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政策的執行力,從而為非公經濟發展創造更加穩定的政策和法律環境。但是,仍缺乏一整套系統的東西,新興階層只是在主觀和客觀上被逐漸建構起來,某些問題認識上的傾向性非常明顯,還不是作為一個階層的集體意識出現。

3、農民工階層權益一直得不到有效保障

農民工階層在城市中處于邊緣地帶,是城市中的弱勢群體。城市高度發展的經濟吸引著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流動,以取得較高的收入,但是由于長期的戶籍制度政策,以及城市居民對其的排斥,使農民工遇到了許多困難。尤其是農民工從事的多是比較勞累、危險的工作,發生事故的概率相對較高,但保障機制卻沒有與其配套。一旦發生事故,其合法權益得不到維護。

4、以高校教師為代表的知識分子精英階層問題

面對著日益激勵的高校排名的競爭,大部分高校側重了對教師的科研水平的要求,將教師的科研水平與職稱、資金、津貼甚至與帶研究生或博士生的數量相掛鉤,使得許多教師將注意力投到論文的發表、科研項目的爭取上。不可否認,這也有個好處。教師所爭取到的項目有些可以帶著學生做調研,從這方面來講是有利于提高高校學生的素質。

三、對當代中國新興階層進行有效政治管理的幾點建議

1、適當增加新興階層對政治資源的占有

改革開放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由于人們習慣于從所有制、身份和職業上界定人群,致使新興階層人士長時間被排斥在現有的政治體制以外,失去了政治參與的權利和機會。新興階層希望得到現有政治架構的承認,為自己在經濟上的發展開辟廣闊的政策空間,取得社會公眾的認可。擁有大量經濟資本的新興階層,通過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等方式逐步獲得了可觀的政治資源。新興階層為了維護和實現自身利益而被吸納進現存政治體制,在政治權力的庇護下,實現和擴大本階層的利益訴求。而政府要發展地方經濟,同樣需要新興階層對經濟的貢獻。⑤

新興階層人士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是黨的政策才使他們富了起來,擁有了財富。尤其是私營企業主、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要努力成為經濟增長的生力軍。要注重科技創新,形成自己的知識產權。要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始終不渝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2、充分發揮網絡的作用,通過隱性的政治控制強化新興階層的認同感

通過網絡這個技術平臺和社會各個階層進行溝通,有助于加強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及時解決問題。特別是電子政務的規范化、透明化,有助于讓新興階層了解政府的各項方針政策、政府的決策,使政府的決策和新興階層的意見表達結合起來,調動新興階層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由于因特網的發展使得信息爆炸成為可能,傳統的政治控制模式將變得越來越困難,尤其是網絡政治謠言、危機新聞網絡傳播等方面。但要通過隱性的政治控制來強化新興階層對當局和政治典則的認同,維護政治秩序。控制網絡政治謠言應該把握及時原則、正面打擊原則、寬容原則。對于如何把握危機新聞網絡傳播的政治控制的限度,應該注意以下兩點:一方面,要重視新聞媒體的宣傳功能,更要重視新聞本身。另一方面,要積極構建寬松的媒介生態環境,最終實現政治秩序的穩定。⑥

3、堅持科學發展,深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改革的執政理念

新興階層有著強烈的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推動政治體制改革的欲望。這種執政理念與新興階層表達自己的生活滿意度、幸福感強烈要求相對應的。在當今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政府表明其深化改革、科學發展的立場顯得尤為重要。

4、通過立法保護農民工的利益

首先,需要設立相關的法律以更好地維護農民工的權益,如建立“農民工權益保障法”,通過法律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并對那些侵犯農民工權益的行為給予嚴厲的處罰,同時,對于相關的法律和制度,要及時地傳達給農民工,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政治權利。其次,還可以建立維護農民工的權益組織,通過這一組織,維護農民工的利益,進而推動政治社會化的進展。

5、應為高校創造一種更加寬松的學術氛圍,為教師提供更好的工作保障

學校是一個可以包容各種思想流派、各種思想意識的場所。政府部門應為其提供更好的輔助設施,為教師創造更加寬松的工作氛圍、設計有效而輕松的教學任務。教師能夠有時間和精力輔導學生了解學科的前沿信息,使學生形成一定的文化積淀,提高他們各方面的素質。

講授關于企業管理的知識時,可以聘請有實際經驗的企業家來講,這樣有更好的針對性,或者鼓勵教師自己開辦公司,進行實踐的探索,讓財富依托知識增值,在取得財富的同時,取得學術上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