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資產管理的效益探究論文

時間:2022-12-15 04:56:00

導語:學校資產管理的效益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資產管理的效益探究論文

提要本文分析高校資產管理現狀,指出高校資產管理存在的諸多問題,探討高校資產管理效益低下的原因,并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高校;資產管理;效益

我國高校已經積累了相當數量的國有資產,為高校教師完成教學和科研任務提供了有力的物質保障。但高校資產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根據自身實際,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措施,以提高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益。

一、高校資產管理現狀

高校資產是高校教學、科研、行政管理以及后勤服務的必要物質基礎,高校資產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高校的辦學質量,但目前高校資產管理混亂,效率低下,還存在諸多問題。

(一)產權不清晰。高校資產管理方面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高校資產依舊沒有明確的產權關系,所有權缺位,缺少人格化代表。高校的所有權屬于國家,沒有獨立產權,因此高校缺乏對自己行為負責的財產保證,這嚴重影響了高校資源的有效利用。同時,一些高校資產由非經營性資產轉入經營性資產,但并沒有嚴格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轉移手續,沒有明確轉讓和接受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也致使“非轉經”后資產的所有權關系不清。

(二)賬實不相符。對購進資產不及時按規定登記入賬以及已無使用價值的資產長期掛賬,不做賬務處理,都是導致賬實不相符的重要原因,從而導致高校資產家底不清。此外,高校資產通過各種途徑的流失也導致賬實不相符。比如,“非轉經”過程中學校資產無償劃撥給校辦企業使用,導致國有資產隱性流失。

(三)配置不合理。高校內部各二級部門之間情況不同,有些單位資產嚴重不足,有些單位資產則閑置浪費,利用效率低下。而且對部分閑置資產和利用效率不高的資產無法進行部門間的調劑,資產分布嚴重不均,配置嚴重不合理。

(四)使用效率低。高校近幾年連續擴招,國家也大力支持發展教育,各高校盲目借款購置、建造資產,資產的規模急劇擴張,但很多資產并沒有物盡其用,造成資產的閑置浪費,使用效率低下。

二、高校資產管理效益低下原因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校資產管理普遍存在諸多問題,效益低下。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意識太淡薄

1、產權意識淡薄。高校資產是高校教學、科研的必要物質保障。但目前從高校領導到廣大教職員工,大都缺乏產權意識,沒有資產管理的主人翁精神和責任感,高校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好像和自己關系不大,更別說想方設法充分發揮資產的使用效益了。

2、管理意識淡薄。在我國,公立高校發展需要的資金主要靠財政支持。高校資產由國家撥款購置或無償調撥,無需承擔資產的經濟效益責任,因此相當一部分高校領導資產管理意識淡薄。而且,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高校領導只是重視高校的教學、科研任務,而忽視了對資產的管理,這也使得高校資產管理長期以來得不到重視。

(二)制度不健全

1、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隨著高校的日益擴張,高校資產規模也日益膨脹,亟須出臺相關法規制度來加強高校的資產管理。鑒于高校資產管理的重要性,目前國家教育部及各省教育主管部門已經相繼出臺一些管理辦法,并召集知名專家、教授交流國有資產管理的經驗,但各高校的資產管理制度卻依然不健全、不完善,或者有制度卻執行不力。

2、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許多高校資產管理部門注重制定資產管理政策,也出臺相應的管理辦法,但并不重視這些政策和辦法的實施,沒有將其真正落到實處,因此制度本身的作用并沒有充分的發揮。

3、獎懲制度不健全。對學校領導的業績考核指標主要是教學和科研,而沒有資產管理指標,資產管理水平的高低不影響領導的業績。因此,領導就會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學、科研等工作上,而不重視資產管理,導致資產管理水平較低。

(三)責任不明確。高校資產普遍實行由財務部門管理財務賬目,資產管理部門管理實物及其賬目,但大部分資產的實際使用和直接管理權往往在各個院系和機關,因此實物資產實際上是由多個部門分散管理的,并沒有一個部門對所有的實物資產統一管理、統一調配。同時,在高校資產的使用、管理過程中,往往并沒有將責任明確具體到單位、個人,資產管理的好壞與資產管理者、使用者自身利益不掛鉤,造成資產管理者、使用者不關心資產的好壞,資產浪費現象嚴重。

(四)管理不到位

1、購置太盲目。公立高校購建固定資產的資金來源多數為財政撥款,其使用往往不計成本,缺乏成本效益觀念,存在著重復購置、盲目購置的現象。一方面在資產投資和購建過程中缺乏應有的可行性論證,投資盲目性較大,資金浪費較嚴重;另一方面由于沒有一個部門對所有的實物資產統一管理、統一調配,各單位之間沒有形成資源共享機制,造成資金浪費和資產利用率不高。

2、維護不合理。在資產使用過程中,缺乏對資產使用狀況的及時跟蹤和維護。有些資產如果及時維護,使用效率往往可以提高很多,同時也可以減少大量支出;而有些資產如果維護成本太高,反倒不如早些報廢,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3、處置太隨意。在資產處置過程中,存在隨意處置的現象。有些資產處置時未經評估或評估價偏低,有些資產在有相當使用價值時就被報廢,導致國有資產流失。此外,有些資產已沒有使用價值或已經下落不明,而原使用部門并不向資產管理部門報損,造成實物資產管理和財務管理相脫節,進而使得賬實不相符。

4、監管力度不夠。隨著高校規模的擴張,高校必須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建設所需資金除了政府的投入和學生的交費以外,其他就是銀行貸款。就各高校來說,銀行資金是高校資金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育部大力支持的一件工作。高校向銀行貸款沒有上級部門和有關銀行部門監管,高校自身也沒有相應的監管程序。由于缺乏監管,有些高校往往追求短期效應,不顧自身還款能力,在多家銀行貸款,也沒有切實可行的還款計劃,借助流動資金貸款維持日常運轉,這很可能造成資金的流失。

(五)基礎工作薄弱

1、資產清查不及時。高校資產分布在各個部門,而且品種繁雜、數量眾多,清查一次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和很長的時間,因此許多高校很長時間不進行資產清查,只有在上級檢查時才進行清點,結果就導致賬實不符。

2、管理手段落后。高校資產為資產管理部門、各教學單位、機關等多頭分管,缺乏統一歸口的強有力的管理協調部門,使高校資產管理工作交叉重復,互相制約。而且,管理手段主要依靠傳統的手工方式,并沒有建立起現代化的資產管理網絡,這也使得各資產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之間信息不流通、不共享,影響了高校資產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提高高校資產管理效益的對策建議

目前,大多數高校由于規模的擴張,資金相對緊張,如何利用有限的資金保障高校的快速健康發展是一個現實而又迫切的問題。目前,很多高校已經成立專門的資產管理部門對資產進行管理。但高校資產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管理目標。公務員之家

(一)強化資產管理意識。高校資產是高校健康快速發展的物質保證,因此要加強高校資產管理,這就需要增強高校全體員工的資產管理意識。從校領導到廣大教職員工,都要樹立資產管理意識,樹立資產使用和管理效益的意識,一方面保證高校資產的安全、完整,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資產的使用效益。這就需要加強對高校資產管理政策、法規的宣傳、培訓和學習,提高學校領導及相關人員的資產管理意識,樹立資產管理與教學、科研同等重要的理念,培養學校每位員工的責任感,以保證高校資產管理工作的順利、高效進行。

(二)建立健全有關法規制度。首先,需要建立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定期進行資產清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全面掌握學校資產的使用狀況,做到設備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賬賬相符,實物資產和財務賬簿賬實相符。同時,根據各部門實際,在各部門間調劑使用資產,實現資產的有效整合,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益。同時,要完善有關激勵約束制度,建立資產管理業績評價指標體系,把資產管理效益納入到年終考核中,分清責任,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獎懲。

(三)明確各級部門責任。要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益,必須要明確各級資產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責任。資產管理者主要進行財務管理和實物資產的購置和處置;資產使用者主要負責資產的使用和維護,要對所使用的資產進行造冊登記,履行嚴格的手續,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益。防止、發現和糾正錯誤、舞弊與欺詐行為,保證會計信息和其他相關信息的真實、完整,控制各種風險,提高資產管理水平和效益。

(四)做好各項基礎工作。首先,對高校資產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清查盤點,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以保證賬實相符。同時,盡量使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利用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形成現代化的高校資產管理網絡,使各資產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之間及時進行溝通,有問題及時解決,從而提高高校資產管理效益。

(五)加強資產購置至報廢各個環節的管理。首先,資產購置之前要對各部門、單位提出的資產采購計劃認真調查論證,確有必要時再決定購買;其次,資產購置時進行公開招標,盡量降低資產購置成本,并嚴格做好資產驗收和入賬工作;再次,資產領用時要進行嚴格審查,而且要嚴格履行相關手續;第四,資產使用過程中要進行維護保養,盡量提高資產的使用壽命,以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益;最后,資產報廢時要進行評估,確保以合理的價格進行處置,盡量回籠資金。

主要參考文獻:

[1]陳小飛等.高校資產管理與“三育人”.科技信息,2009.5.

[2]劉仿俊.淺談我國高校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才智,2008.11.

[3]張玉洲等.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天津工程師范學院學報,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