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敗預警的風險點剖析
時間:2022-04-08 08:36:00
導語:腐敗預警的風險點剖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腐敗預警預控體系架構分析的基礎上,本文對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內涵、組織以及流程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從腐敗預警的風險點與風險地圖出發,表述了腐敗主體的表現形式、滋生的雙重誘因并提出了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風險點制定;基于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風險,著重分析了腐敗風險點的角色、誘因、意識和評測;針對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風險點,提出了角色監督、誘因控制和引導教育的預警防治思路。
關鍵詞腐敗預警風險監督防控
通過對腐敗的萌發環境的分析以及對腐敗事件產生的雙向性的掌握,將腐敗的本質定義為利用公共權力而謀取私人利益。基于對腐敗本質的理解,將腐敗行為歸納為行使國家管理公共職能的一部分官員,忽視法律法規的存在而采用的職權濫用,貪贓枉法,以達到獲取個人利益的行為。在腐敗預警預控體系架構分析的基礎上,本文對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內涵、組織以及流程進行了詳盡的分析,以預警為該體系的主要目標,通過對腐敗各項流程的監督控制,從而得出易于腐敗滋生的各項環節注意事項,加強該體系的預警功效。本文提出的腐敗預警原理與方法主要從腐敗預警的風險點與風險地圖、腐敗預警的原理、腐敗預警的推斷方法與警報設置方法三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腐敗預警的風險點與風險地圖
基于腐敗預警預控體系架構的分析,針對腐敗預警的原理與方法進行展開研究。首先從腐敗預警的風險點著手,以腐敗預警流程細化的風險點描述作為突破口,從腐敗的主體表現形式作為切入點,對腐敗滋生的雙重誘因進行分析,從而制定出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風險點。本文針對該體系的分析點進行展開分析,以風險點角色分析、風險點誘因分析、風險點意識分析、風險點風險分析為四條主線進行論述,據此形成腐敗預警預控體系下的角色監督、誘因控制以及引導教育,達到腐敗預警的風險點預警防治主旨。
1、腐敗的主體表現形式
腐敗的主體表現形式主要體現在部分官員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人利益,其具體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概括總結為四個層面:侵吞占有國有財產,中飽私囊的腐敗行為;在干部任免上,違背干部管理體制出現的用人腐敗行為;借政府之名,利用公款消費的腐敗行為;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巨大經濟收益而損害國有資產的瀆職腐敗行為。
2、腐敗滋生的雙重誘因分析
腐敗的產生必然有雙重誘因,官員作為腐敗主控因素,其自身的思想意識成為能否接受非常規途徑的經濟收益的關鍵;而企業以及個人為尋求自身的發展,對領導官員進行賄賂的行為,構成了腐敗發生的從控因素,企業以及個人在腐敗產生的過程中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在腐敗滋生的雙重誘因的催動下,腐敗的雙方以自身獲利為最終價值取向,置社會發展與自身責任于不顧,進行腐敗行為。此種現象的發生將嚴重阻礙社會的發展與安定,腐敗現象已逐漸成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鑒于此,腐敗預警的重要性得到凸顯,預警腐敗更成為了社會的關注要點。
3、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風險點制定
在對腐敗的主體表現形式以及腐敗雙重誘因分析的基礎上,針對腐敗預警預控體系制定腐敗過程中形成的風險點,即為腐敗預警預控體系中編制的關注指標統計數據。腐敗產生的諸多關鍵點中,官員自身的思想意識作為主控因素,其對腐敗的危機的認識程度將成為腐敗發生概率的主導因素,官員自身的這種腐敗危機意識也成為預警體系中的重點關注方向,從而在腐敗預警的過程中形成完善的預警體制。以官員自身思想意識層面為主控導向因素的分析基礎上,著重關注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風險點集中于行業企業以及個人,這其中包含多種以官員工作流程導致其各項權益有增減可能的群體機構,這些群體機構為獲取更高的經濟收益而采用賄賂官員的違法行徑,從而達到其獲取最大經濟收益的目的。群眾作為腐敗現象的另一重要群體在腐敗預警預控體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群眾的監督意識也將成為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又一風險點,群眾對于腐敗的監督意識薄弱將直接導致腐敗發生的幾率陡增。而社會導向也將成為該體系的風險點,社會輿論針對腐敗事件的關注程度以及其導向作用將緊密關系到社會中各個群體對于腐敗的認識,從而其成為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風險點。
腐敗預警風險點
誘因分析
角色分析
意識分析
評測分析
腐敗的主體表現形式
腐敗雙重誘因分析
角色監督
誘因控制
引導教育
二、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風險點分析
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風險點主要集中在腐敗滋生的過程中,在政府、行業、官員、群眾四類群體中得到充足地體現。在腐敗預警的風險點描述中,針對腐敗預警的風險點,突出反應了腐敗的表現形式,對腐敗滋生的雙重誘因進行了詳盡分析以及制定腐敗預警的風險點。在此基礎上,本文從腐敗預警的風險點角色、風險點誘因、風險點意識以及風險點風險四個層面進行剖析,以便對腐敗預警的風險點獲取更深入的了解。
1、風險點角色分析
腐敗預警的風險點著重體現在四部分群體身上,在以社會導向作用為主要干擾因素的基礎上,政府、官員、群眾、行業都囊括在腐敗預警的風險點中。以群眾為例的分析過程中,社會的導向將會引起政府的充分重視,從而針對官員腐敗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并健全現有的工作規章流程,從而抑制官員在工作環節中腐敗事件的發生;在社會的導向作用下,官員對于腐敗的自我危機意識也將得到增強,針對腐敗預警的意識將充分結合預警體系提供的正面引導與反面教育,從而達到其自身抵制腐敗的初衷;行業作為另一部分特殊群體,社會導向針對其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社會輿論的支持下,官員自我防護意識得到提高,而行業在輿論的強烈報道下,更加提高了對于腐敗的認識,從而在社會導向的作用下,將腐敗事件的發生概率降到最低,達到預警預控體系的本質目的。
政府作為腐敗預警預控的主體參與者,將其列入腐敗預警的風險點的主要因素在于政府對于腐敗的懲治力度以及調查指數,并不斷完善現有規章制度。而官員在腐敗層面上則成為了主控因素,政府對于官員的正面引導以及反面教育將作為影響腐敗主控因素的第一道防線,政府在加大懲治力度的基礎上,以指標數據的監督作為懲治腐敗的另一技術方法,此舉將充分抑制腐敗主控因素的發生,而政府對從控因素的影響作用也不容小覷,行業在政府的監督下將進入正常的競爭軌道,對于違規行業將嚴懲,此舉將對有違規競爭意向的行業產生腐敗抵制影響,從而降低腐敗事件的發生概率,達到防止腐敗,預警腐敗的目的。
2、風險點誘因分析
腐敗誘發因素作為腐敗預警的重要分析對象,直接關系到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預警程度。行業作為一部分特殊群體及個人,其對腐敗的誘發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為了尋求群體或者私人利益,而采用不正當的競爭方法,針對主管官員進行賄賂加大自身獲取經濟收益、權益收益的籌碼,這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腐敗發生的直接誘因。在腐敗預警風險點誘發因素中,群眾的監督意識亦是分析的對象,群眾對于腐敗的監督將對腐敗形成遏制,然而這種監督意識的薄弱化將直接誘發腐敗事件的發生,由此可見,在風險點誘發因素中,群眾對于腐敗的監督作用也同樣成為腐敗事件發生的催化劑。官員作為腐敗發生的主控因素,其在誘發腐敗的因素中擔當從控角色,官員自身的思想意識以及對于腐敗的危機意識將成為誘發腐敗的從控因素。
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另一誘發因素為社會的導向作用,其與群眾的監督意識以及官員的思想意識、腐敗危機意識共同作為腐敗預警的誘發因素,社會的導向在某一層面直接成為政府對于腐敗行為的懲治決心的公眾表態。在社會輿論的強力關注下,社會各部分群體將充分意識到腐敗的危機性,從而達到不敢腐敗的威懾力,再以正面教育為主要技術方法引導各社會群體運用正當方法進行合理競爭以及正當經濟獲取。
3、風險點意識分析
腐敗預警的風險點意識分析主要是集中于對腐敗預警的監控責任部門,在腐敗預警預控體系架構中,針對腐敗預警預控體系進行分析,初步形成了該體系的組織結構圖,以防治部門、數據監控部門和懲治部門為主線進行腐敗預警監控,在對腐敗預警風險點的分析過程中,作為預警體系的監管部門同樣成為了腐敗預警的風險點。
在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結構概況圖中可以發現數據監控部門承擔的主體工作為指標數據的統計分析,而腐敗事件受政府、官員、社會、群眾、行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且各個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復雜多變,指標數據的統計工作數據量龐大,如何協調多方干擾因素而進行腐敗預警預控將依靠數據監控部門的群體決策,也需要數據監控部門制定科學的指標計算方法,在腐敗預警預控體系中確定腐敗警戒線,運用多元回歸分析等預測方法進行腐敗預警預控,從而實現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初衷。
4、風險點評測分析
在指標數據監控部門意識分析的基礎上,風險點評測分析重點關注的是腐敗評估、腐敗預測、腐敗警報三個方面,針對腐敗的評測直接關系到政府官員以及政府的外在形象,評測體系的科學性以及精準度直接影響到一位官員的政績以及其今后的政途發展,以此,作為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指標數據統計部門,要將指標數據的統計分析的科學性作為首要評測條件,而且在腐敗預警預控體系下,將成立專職的保密部門進行數據維護、數據監控保護職能。在評測的過程中杜絕外來干擾因素的參與,也嚴格制止該體系內數據內容的外泄。
腐敗預警預控體系主要是以客觀指標體系以及主觀指標體系為數據基礎進行評測分析,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預警分析原則,對官員、群眾、以及行業進行調查分析,形成反饋指標數據由數據監控部門進行統計分析。在這個過程中有諸多影響因素存在,風險點的評測分析是基于對指標數據的真實性以及完整性的考慮,將官員個人的實際工作情況為關鍵參考點,進行評測分析的數據在確保真實、完整的基礎上,也要排除其他諸多外在因素而進行統計分析。在評測風險點上反復強調反饋結果的保密性,數據監控部門在預警預控體系中充當分析師的角色,而最后的腐敗評估、腐敗預測以及腐敗警報均上報政府,政府在最后扮演著預警分析專家機構的角色,政府將針對預警結果展開調查,這其中涉及到的腐敗預警信息將嚴格保密以免對社會、對官員產生負面影響,在確認風險信息后,將由懲治部門訴諸法律實施懲治。
三、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風險點預警防治
1、腐敗預警防治下的角色監督
在腐敗預警預控體系中,各類群體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政府、官員、群眾、行業以及社會五個層面相互制約、相互聯系形成了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主要人員構成,而在其中也形成了腐敗預警的風險點。在以社會導向突出政府治理腐敗現象的決心后,政府在其中扮演著監督者以及懲治者的角色,而官員、群眾、行業三類群體將成為主要的角色監督對象。群眾的腐敗監督意識關系到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主觀指標體系以及社會的導向性,而在對行業群體進行分析后,得出其為腐敗事件滋生的從控因素,腐敗的主體在于官員自身。由此可見,在腐敗預警的風險點層面,要加強腐敗預警的角色監督作用,從而服務于腐敗預警預控體系。
針對官員這一特殊群體,在對其進行客觀指標評價的基礎上,更要通過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進行歸納總結,并以官員自身的評價、官員互評以及群眾的主觀評價作為定性分析的主要依據,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緊密結合,從而形成對官員的腐敗預警,也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腐敗預警預控體系下的角色監督作用。政府在角色監督的預警措施下,應加大對腐敗的懲治力度,以便形成社會導向下的政府懲治腐敗威懾力,在具有懲治腐敗威懾力的基礎上,以便對邊緣官員起到警示作用。
2、腐敗預警防治下的誘因控制
腐敗預警預控的風險點誘因分析主要集中于行業的腐敗促發誘因、群眾對腐敗的監督意識和官員自身的腐敗危機意識三個方面,基于對行業的腐敗誘發因素的分析,以此類特殊行業群體為例進行腐敗預警預控體系下的誘因控制。
在以行業誘因為主控因素構建腐敗預警預控體系下進行誘因控制分析,應緊密聯系腐敗預警預控體系中的參與群體,以行業、官員、群眾三者的聯系為分析基礎,腐敗預警的風險點誘因控制主要針對對象為行業,通過對行業進行正確引導、教育,并加大行賄的懲治力度,從而形成腐敗預警預控防治的反面教育功效,遏制其采用不正當的競爭手段,嚴格抵制腐敗事件的發生。社會輿論作為政府懲治腐敗工作的導向表態,直接關系到群眾、官員、行業對腐敗的認識,可以說政府對腐敗的懲治決心以及懲治力度直接關系到腐敗發生的誘因,在監督機制健全的條件下,官員與行業二者之間構成的腐敗鏈將會受到預警預控體系的遏制,而群眾在社會導向的作用下,將會形成群眾監督意識提高,群眾將認識到自身是腐敗預警預控體系中的一部分,從而提高對腐敗的監控力度,遏制腐敗的誘發因素,進而降低腐敗事件的發生概率。
3、腐敗預警防治下的引導教育
腐敗預警預控的引導教育主要以防治部門為前期防治監督核心,而在中期階段,指標數據監控部門擔任監督核心的重任。通過對官員的引導幫扶,形成符合預警體系的防治功能,并在中期階段,以指標數據為腐敗分析依據,通過科學計算方法對指標數據進行腐敗預測、腐敗評估以及腐敗警報處理。腐敗預警的引導教育防控機制在中期階段主要體現在針對腐敗評估結果進行方案制定,對腐敗滋生的關鍵點進行針對性引導教育,突出腐敗滋生關鍵點以及特殊官員群體,形成幫扶機制,阻礙腐敗思想的進一步發散,以此達到預警監控的目的。利用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警戒線設置,在科學分析指標時將采用神經網絡、多元回歸分析等多重預測方法相結合的預測原則,從而腐敗預警預控的精準度得到保證,據此針對腐敗事件進行預測,將實現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宗旨,再由政府進行引導教育,降低腐敗事件發生的概率。
四、結束語
腐敗行為置國家以及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于不顧,嚴重擾亂、破壞了社會風氣。本文在對腐敗形成環境的分析過程中,通過將腐敗滋生流程細節化處理的分析方法,并從腐敗產生的外界社會因素以及腐敗產生的內在人為因素兩個方面進行腐敗事件的剖析,形成符合當今社會的腐敗預警預控體系,以形成腐敗預警預控的初衷,以期望達到一定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宣國強:構建反腐敗預警系統[J].理論建設,2007(5).
[2]胡華夏:企業成熟期生存風險的預警預控管理[J].武漢汽車工業大學學報,2000(22).
[3]郭強華:公職人員腐敗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J].工作視點,2007(7).
[4]王顯:國有企業腐敗預警指標體系構建[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8(8).
[5]朱兆玲:地方財政風險的防范[J].理論月刊,2008(15).
[6]黃光遠、張繼坡:實施廉政風險預警與防范管理探索高校預防腐敗工作長效機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8(11).
[7]陸亨伯、莊永達:論體育腐敗預警系統的建構[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3(16).
[8]王殿安、姜志甫:構建企業內部廉政風險預控機制探析[J].供電企業管理,2009(1).
[9]高鳳彥、趙建華:企業營銷組織預警管理指標體系初探[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1999(20).
[10]高風彥、佘廉:企業營銷組織的風險模糊評價與預警管理[J].武漢交通科技大學學報,2000(24).
[11]張云起、王丕波:客戶資信評估AFA方法及其風險預警[J].中國煤炭經濟學院學報,2001(15).
- 上一篇:談論怎樣推進對工程招標單位的監制
- 下一篇:中學生英語實習匯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