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鎮衛生院管理發展現況

時間:2022-12-10 03:02:00

導語:村鎮衛生院管理發展現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鎮衛生院管理發展現況

近年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一直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熱點、難點問題。鄉鎮衛生院作為農村三級醫療保健網絡的樞紐,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黨和政府衛生政策、保護全民健康方針在農村的直接執行者,是實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基礎保障。因此,解決看病難、看病貴難題,關鍵是要從加強鄉鎮衛生院建設入手,發揮其提供醫療服務的前沿主陣地作用。自以來,我鄉衛生院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一是改善了衛生基礎設施。老衛生院座落在集鎮老街道上,由于修建年代久遠,房屋老舊,院落窄小,周圍又是居民區,不適合衛生院的發展。,我鄉衛生院進行了重新選址修建。二是用人機制放活,人才引進取得進展。機構改革以來,我鄉衛生院共招收衛技人員21人,充實了技術隊伍。

我鄉衛生院建設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但從總體上講,我鄉衛生院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需要引起重視。主要表現如下:一是負債嚴重。衛生院現負債高達108萬元,居全縣鄉鎮衛生院之首,嚴重影響了衛生院的進一步發展。二是基礎設施落后。衛生院業務用房及生活用房用地嚴重不足、設備簡陋,難以滿足臨床診療的需求。我鄉衛生院現占地896平米,業務用房1000多平米,院內職工無生活用房,按實際需要必須增加3~4千平米才能滿足衛生院業務及生活用房用地的需要。三是衛生專業技術人才缺乏。鄉衛生院引進人才、留住人才難,人才外流現象嚴重,特別是缺乏專業產科、外科領頭人。衛技人員總數不足,且學歷、職稱層次較低。衛生院21名職工中,沒有本科以上學歷,大專2人,中專18人,無學歷1人;沒有中、高級職稱,初級職稱11人,無職稱人員10人。而且他們很少有進修培訓深造機會,知識老化,技術隊伍青黃不接,形成斷層。引人、進人、留人缺乏保障機制,待遇條件差,同時衛生院基礎設施薄弱,待遇低,留不住高素質人才,人才外流現象嚴重。四是經費不足。衛生院的運行只能靠有限的經營收入來保證生存和發展,沒有任何經費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自身發展。由于資金缺乏,相當一部分衛生院職工的工資、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還得不到有效保障。

衛生工作是黨的農村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鄉鎮衛生院發展,切實解決農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最直接的體現,是關乎民心、民生、民望的大事,對保護農村生產力、振興農村經濟、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確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筆者對于怎樣更好地發展鄉鎮衛生事業提出以下五點建議:

1、加強領導,扶持鄉鎮衛生院建設。加強領導,扶持鄉鎮衛生院的基礎設施和醫療設備的更新,使之適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發展的需要。

2、加大投入,落實政府衛生事業投入政策。鄉鎮衛生院是政府舉辦的以公共衛生服務為主,綜合提供預防保健和基本醫療服務的非營利性的公益性事業單位。要舍得投入,動真格,鄉鎮衛生院建設才能見到實效。應建立持續增長的農村衛生事業投入機制,充分發揮財政對農村衛生工作的支持作用。把鄉鎮衛生院開展公共衛生必要的醫療服務經費、在職人員的基本工資、離退休人員費用和發展資金等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證。還應設立衛生專戶,使資金真正落實到位而不被挪用。同時探索建立以政府為主、社會支持的多元化衛生投資體制,動員社會力量捐資農村衛生事業,保證鄉鎮衛生院健康有序發展。

3、注重人才,推進衛生院人事制度改革。一是制定引人、留人的優惠政策。現在鄉鎮衛生院院長職務實行了公開招聘,競爭上崗。對技術人才要在人員基本工資、社保、醫保等方面給予保障,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吸引更多的專業技術人員充實到鄉鎮衛生院,并能留住現有人才。二是改革鄉鎮衛生院的分配制度,擴大單位內部分配自主權限,實行人員收入與任務、業績掛鉤,建立多勞多得、優勞優得、重實績、重貢獻的分配激勵機制。三是強化培訓機制。各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衛生院要制訂實施鄉鎮衛生院人才培養計劃,抓好衛技人員的繼續教育和業務培訓,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辦法,選送一些鄉鎮衛生院人員到大中專院校、縣以上醫院進修,市、縣級醫院堅持每年舉辦各種業務培訓班或派專家到基層舉辦講座、講課等,通過這些措施,從根本上解決鄉鎮衛生院技術人才缺乏和醫術水平不高的問題。

4、改變模式,加強衛生院內部管理。市場經濟的競爭態勢決定了鄉鎮衛生院要生存發展,就必須不斷提高服務態度和技術水平。一是鄉鎮衛生院要轉變觀念,改變服務模式,逐步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管理模式發展,變坐等患者上門求診為主動上門服務,為農民建立醫療檔案,對不同健康狀況的人群實行分類管理,為農民群眾提供預防保健和基本醫療服務。二是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內部建設,規范醫療行為,嚴格技術操作規程,提高醫療服務水平。要建立完善綜合目標管理責任制,將醫療質量、經濟任務、技術水平、醫德醫風、服務信譽等統一納入責任制內容。要建立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加強成本核算,挖掘內部潛力,增收節支,降低醫療成本。三是衛生院應抓好特色科室和重點科室的建設,以此帶動衛生院的全面發展。

5、結合實際,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開展為鄉鎮衛生院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把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列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的重點項目,同時探索門診病人的補償辦法,不斷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