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應用型人才特征分析
時間:2022-03-10 10:44:44
導語:旅游管理應用型人才特征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旅游管理作為一門熱門專業,絕大多數學校都開設有此專業,市場缺口也很大,但實際情況卻不容樂觀,市場需求與人才之間信息的不對稱導致兩者之間的矛盾越發難以調和。故以洛桑管理學院為藍本,分析我國應著重培養的人才類型。
[關鍵詞]旅游管理;服務;實踐
高等教育是整個社會人才資源的素質和能力的風向標,其根本目的是為社會培養有用人才,關系到社會人才素質結構的形成問題,所以國家對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而旅游業自身的行業特點迫切要求高層次人才的加入,但目前旅游行業最突出的問題是可用人才少,專業對口的要么轉行,要么不符合企業的當前要求,需要再培養,且流動性大,滿足不了企業當前對人才的迫切需求。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旅游管理專業從一個新興專業發展到熱門專業再到普及專業,截至2013年末,全國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開設旅游系(專業)的普通高等院校959所,在校學生49.44萬人,中等職業學校873所,在校學生27.72萬人,全年全行業在職人員培訓總量達427.3萬人次。旅游管理專業的普及性可見一斑。旅游管理作為工商管理下屬的二級學科,就其專業特點而言,應用性、操作性強是其突出特點,特別是高職高專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應用性更強。而旅游管理的本科院校卻因為入學門檻較高,對學生素質培養的偏重,反而易使學生養成眼高手低的習慣,就業情況不容樂觀。因此對旅游管理應用型人才特征的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
2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的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隨著瑞士經濟發展的結構轉型,相對于十九世紀末期蓬勃的旅游業的發展,二次世界大戰后,旅游業對瑞士經濟的貢獻相對下降。瑞士的酒店管理教育也經歷著角色轉換,從服務于旅游業的專業教育演變成一項重要的教育出口產業,并奠定了瑞士酒店管理教育的世界聲譽。受不同文化影響,瑞士酒店管理、服務接待業及旅游管理有明確的區分,其中最為旅游業者熟悉的當屬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此學院不僅提供專業技能培訓,還設有職業教育、學士和碩士學位的課程。以歐洲中世紀的公司學徒制為藍本的瑞士酒店管理教育,是以專業技能教育為基礎的。且瑞士因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出了大量杰出的以專業化技能和精致優雅服務著稱的應用型人才,故本文將以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為例,對其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分析。學院對學生的培養涵蓋了對實用技能、藝術和專業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訓練,還有一些典型餐飲服務情境下各種操作技術和藝術的學習,如酒店、餐廳、面包店以及酒吧等。專業技能教育和實踐教育相輔相成,成為學生日后在工作中知行合一的保障:四年制的本科教育大致可以劃分為六個階段:(1)預備期(6個月):在此期間學生需要在廚房、餐廳、品酒室、客房、管理和后勤部門等各類酒店接待情境中學習所需的服務技能學習,這階段側重的是酒店服務技能操作。同時,學生還需要了解和掌握酒店與旅游業的基本特征和文化。(2)第一年課程(440學時):此階段可視為經管類課程在旅游業中的應用,為學生下一階段的實習打基礎的。主要包含旅游市場營銷、旅游經濟學、客房運營與管理等酒店管理基礎類課程,還有經濟學、金融分析、財會以及數學和統計學等管理學和經濟學基礎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基本理論的學習和分析工具應用的能力,另外還注重語言和商務溝通能力的培養。(3)第二年課程(340學時):這一階段可作為第一年課程的強化訓練,側重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程包含了收益管理、管理財務和會計、顧客信息和供應鏈管理等課程。(4)企業實習(24周):通過這一階段的實習,學生將理論不斷應用到實踐,提升認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敏銳的商業嗅覺和市場判斷能力。(5)第三年課程(470學時):這一階段會著重培養學生整合管理學基礎理論和行業實踐的思維,從而提升他們解決行業實際問題的能力。(6)畢業設計(10周):畢業設計學生可以采取論文的形式或者為其他國際性企業做企業診斷的形式完成。這種階梯式的產教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賦予學生以適應和挑戰,更有利于學生能力循序漸進的提升。培養的人才的去向并不局限于旅游行業,據統計,畢業生中40%從事于房地產、金融、咨詢等行業,且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對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的培養模式的總結中,陳勇和DelleaDAMIE(2015)認為是學院以親身實踐為哲學原則,并將抽象理論貫穿于實踐當中,轉化為具體的服務細節,塑造了獨有的服務文化;且課程設置與行業實踐相互促進,培養了學生適應性和生命力強的專業素養。
3旅游管理專業應著重培養的人才類型
3.1以助人為樂的實踐者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亞洲地區招生官JoshuaGan在專訪中談到對于想進入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的同學的建議的時候,首先提到的條件就是要求學生有一顆樂于助人的心,而且是發自內心的喜歡這一行業,遠不是有人說到的“我喜歡旅游”或是“喜歡住在酒店里”這么簡單。要真正做到樂于助人,并付諸實踐,這是一個最基本的條件。這就要求我們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注重學生在樂于助人方面的引導,并將這一特征內化成他們習慣,成為以幫助別人為樂趣的實踐者,以便于在服務工作中能夠長久熱情的服務顧客。旅游服務是無形的,而顧客的感知卻是感性的,有時甚至是敏感的;旅游服務是無止境的,精益求精的,有時甚至是瑣碎的;所以整個過程對服務的提供者要求相當高,所以要想有更好的發展,服務者本身應該是一個以助人為樂的實踐者。
3.2吃苦耐勞的實踐者
旅游行業長久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女生當男生用,男生當畜生用”,雖然很戲謔,但是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旅游服務的確實很辛苦。旅游行業是服務型行業,女性從業者占到總體人數的半數以上,而服務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有一部分體力活,只能讓女生來做,久而久之這句話就流傳開來了。旅游行業的一線工作確實很辛苦,很瑣碎,要求從業人員必須能夠吃苦耐勞,而新一代的大學生,從小的成長環境比較優越,容易養成眼高手低,好逸惡勞的壞習慣,通常忍受不了高強度的工作,還沒等到提升機會就自己放棄了。我們在研究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的培養模式中發現,他們的課程設置中很大的一部分就是實踐,而且是不斷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去,再讓理論在實踐中升華,讓學生真正的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不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很難撐到最后,也很難取得好的成績。所以我們要注重鍛煉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
3.3感興趣、愛學習的實踐者
旅游行業作為典型的服務行業,需要做的事情很瑣碎,如果對這一行業興趣不夠,或不感興趣,很難做出成績。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對旅游服務感興趣,就會主動去提升自己、適應環境。做好服務工作需要員工具備各種能力,如良好的溝通能力、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需要員工不斷學習,提高自己。另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需要我們有一些業余愛好,作為平時單調生活的調味品,因為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我們應該讓學生找到自己喜愛的事情,不管是音樂、藝術或是閱讀,至少投入精力認真做好其中一件事。在后續的發展中,如果做到管理崗位,要求的綜合素質更高,如商業管理、市場營銷,或是其他與商業運作相關的內容,更需要學生具備很強的學習能力,而且要不斷的學習。
4結論
旅游服務行業人才需要具備很多素質和能力,遠比這里列舉的多,這里僅列舉了幾個較為典型和基礎的特質,作為此行業入門的素質,每一條都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這一點跟旅游行業的特點是契合的。國內的旅游管理人才培養受很多條件的限制,固然有其局限性,我們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再拓展,以求發現更多更有價值的內容。
作者:盧俊陽 單位:信陽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周興,彭晟磊,王亞力,等.基于合作博弈的高校旅游管理專業酒店實習管理研究———以湖南文理學院為例[J].時代農機,2015,42(7):77.
[2]陳勇,DelleaDAMIE.瑞士酒店與旅游管理教育概述:引證于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的教育經驗[J].旅游學刊,2015(10):5-7.
[3]翟靜.基于能力本位的航空服務專業技能課程實踐教學體系設計———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經驗借鑒[J].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8):67.
[4]王燕潔.樂于為他人服務專訪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亞洲地區招生官JoshuaGan[J].future出國,2015(6).
- 上一篇:公共管理學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 下一篇:高校行政管理與人事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