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廢棄自行車管理與現狀分析
時間:2022-03-07 09:18:13
導語:校園廢棄自行車管理與現狀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態環境問題已逐漸變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人們為保護生存的環境,已將自行車作為近距離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特別是在大學校園內,大多數學生都選擇用自行車代步。而隨之而來的大學校園內廢棄自行車的泛濫問題令人頭痛。那么廢棄自行車問題該如何解決呢?關
鍵詞:廢棄自行車;治理;優化;環境問題;現狀分析
此論文我們將以專業的公共管理視角結合正確的公共管理模式,并采用公共管理的方法對校園廢棄自行車進行管理和探究。
一、公共管理視域下的廢棄
自行車現狀及國內研究走向1.社會背景和現狀。校園“廢棄自行車”的話題早已逐漸進入公眾視野,成為高校大學生普遍關注的問題之一。日前,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的調查顯示,近七成受訪者表示所在高校選擇自行車出行的人很多,而存在“廢棄自行車”泛濫現象的高校占比更是多達88.89%。作為慘遭遺棄的“退役”交通工具,廢棄自行車大都經歷過時間的風霜、歲月的摧殘,不僅年老色衰,多數早已“風燭殘年”占用公共空間,而銹跡斑斑、灰塵遍布、橫七豎八更是惹人生厭。2.國內研究發展方向。國內部分高校“廢棄自行車”的處理方法(1)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大學增置綠色電動車,并創建網絡單車共享平臺,使同學們網上預定,網上付費(每小時一元)(2)復旦大學、湖北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都通過收集、改造校園閑置自行車,為同學們提供公益自行車,從而減少廢棄自行車的數量。(3)鄭州大學選擇集中清理“僵尸”自行車。據了解,學校會保留自行車一段時間等待學生認領,無人認領的將被集中處理。
二、公共視角下校園廢棄自行車研究目的
1.美化校園環境,傳播環保理念。宿舍樓下車棚及停車位內停放著數以百計的“廢棄自行車”,落滿灰塵,銹跡斑斑。因為大多數的廢棄自行車都是畢業生走后廢棄在這,所以無法找到主人,導致“舊車出不去,新車進不來”在校生的自行車無處安置的同時有些廢棄自行車的擺放還會致使交通阻塞。將所有的廢棄自行車收回可以美化校園環境,讓亂糟糟的車棚環境得到改善,讓校園更加整潔。2.宣傳“綠色出行,樂于奉獻”的精神。踐行環保理念,倡導綠色出行。從自身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爭做綠色出行的踐行者,享受和諧快樂生活。據統計,有近七成的高校在校大學生選擇騎自行車出行或者上下課。這對于目前所提倡的綠色低碳生活主題非常貼切。回收處理校內“廢棄自行車”,將其轉變成為公益自行車,方便教職工和在校生的出行。并提倡畢業生可以將畢業后無處安置的自行車捐贈成為公益自行車其中的一輛,倡導畢業生們的樂于奉獻的精神。3.廢棄資源再利用,節能環保。將校園內無人使用的自行車集中回收再利用,不僅可以將校園內的停車空間大幅提升,亦可提高同學們的勤儉節能的品質。4.建設校園文化,提高教育理念。將廢棄資源再利用,改造成為公益自行車,將其提供給在校生使用,可以將這種公益行為與校內誠信小站聯合起來發展成為誠信校園文化,通過培養并提高同學們的誠信意識來進一步提高我校教育理念。
三、運用公共管理知識研究
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到正確的應對措施問題1.校園廢棄自行車的歸屬權問題應對措施:通過校內法律援助中心的幫助草擬一份處理校內廢棄自行車的合同并通過各個學院下發文件簽字并回收,無人認領的廢棄自行車以通告的形式讓同學認領。問題2.如何分辨有主自行車和校園廢棄自行車應對措施:通過各個學院統計有主自行車數量,統一定制車牌,無車牌車輛以通告形式讓同學在一定時間內認領,逾期,無主自行車作為廢棄自行車處理。問題3.廢棄自行車的改造費用以及維修保養自行車的費用問題應對措施:待學校授權之后,將無法改造的廢棄自行車賣廢品,所得費用用來改造有價值的廢棄自行車以及維修費用。問題4.校內廢棄自行車改造后的停放位置及維修制度的制定應對措施:待學校授權改造后與學校后勤部門商議具體停放位置,與技術人商議維修制度并號召全校師生共同維護改造后投入使用的自行車。
四、公共視角下探究治理
“廢棄自行車”的必要性解決校園“廢棄自行車”問題勢在必行。我們不能因為困難的存在就放任問題的存在,清理校園“廢棄自行車”勢在必行。校方可以以清理校園“廢棄自行車”為契機,與校自行車協會現有修車小隊聯合成立修車大隊,維護校園停車秩序,優化停車資源,實現資源循環利用。設立校園自行車便利使用點,提供免費充氣等日常自行車維護服務。定期在校內義務為廣大師生提供免費修車服務,同時聯合其他高校共同解決校內“廢棄自行車”難題。我們將學校內廢棄的自行車回收,將自行車統一維修并提供給同學們使用,從而為同學們帶來便利。治理校園內廢棄自行車泛濫現象,能夠規范校園停車秩序,優化校園停車資源,實現低碳環保,廢物回收利用。同時希望可以聯合更多高校,共同解決校園“廢棄自行車”問題,實現資源共享,不斷擴大受益群體和影響人群。通過統一回收并推廣校園綠色共享自行車、實現校園共享自行車,在校園生活和工作區域內實現便捷取還車,從而能夠部分取代私家自行車,實現校園自行車高效流轉,便捷取還。我們將每年大四大五畢業后的廢舊自行車,統一回收修理后,做成同一顏色的自行車并投到校園使用。在自行車便利使用點收集廢舊自行車。為更多的同學帶去便利。
五、論文創新點與特色
1.研究視角的創新,不僅是將校園“廢棄自行車”回收利用,可以利用一些網絡平臺,構建一套我們自己的租車用車模式,創建一套適用于校園公益自行車的管理方式。2.研究對象的創新,利用校內的廢棄自行車改造成校園公益自行車方便校內人員的出行,同時美化校園環境,并豐富誠信校園文化促進學生形成誠信意識。3.管理模式創新,以公共管理角度為出發點,創建校園公益自行車的管理模式。
六、廢棄自行車治理相關意見及數據
1.在高校里成立自行車管理協會,把廢棄自行車收集起來二次利用。2.廢棄自行車改造后也可以進行短租,隨時隨地滿足在校學生的需求,可以采用小黃車的形式,讓廢棄自行車不僵,還可以隨時隨地方便學生。3.為大四畢業生提供處理閑置車的平臺。4.自行車實行實名制。5.統一回收廢棄自行車經過修理然后出售。6.變廢為寶廢物利用,變成工藝品美化校園。7.停車密集的地方貼小廣告,建立微信公眾號,動員同學監督,舉報。核實后給予一定的獎勵。8.回收得到的廢棄自行車,可用于對貧困生提供福利,貧困生可出示相關證明免費領用自行車。收獲:1.通過相關網絡問卷以及紙質問卷結果分析可以看出各學校學生對于處理廢棄自行車的高度重視以及美好期待。2.調查結果顯示,66%的大學生都曾使用自行車代步。3.調查結果顯示,82%的學生在不同程度上認為處理校園廢棄自行車是必要的并且90%的大學生在不同程度上認為校園廢棄自行車具有回收價值。4.根據問卷調查情況,確定了此次實踐的可行性以及處理廢棄自行車的勢在必行性。
七、項目研究的實際價值和指導管理意義
此論文的撰寫不僅可以為各大高校提供廢棄自行車解決方案解除對師生出行和校園環境造成的影響,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扶持貧困同學并為在校教師提供便利。調查報告緊跟國家扶貧腳步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馬克.H.穆爾《創造公共價值》[M]商務印書館2016
[2]孔昭林《實用公共事業管理》[M]經濟學出版社2008
[3]周菲《個人價值觀:美國公共管理研究的視角》[C],新華文摘2004年第六期
作者:王麗雯 單位:燕山大學公共管理系
- 上一篇:新公共政策媒體輿情風險評估研究
- 下一篇:工商企業管理新型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