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門診計劃生育手術研究
時間:2022-09-12 09:56:19
導語:婦科門診計劃生育手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我中心婦科門診計劃生育手術患者共2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患者文化程度在小學及以上,無認知功能障礙,無精神疾病和精神病家族史,無其他器質性病變,自愿進行計劃生育手術。使用計算機隨機方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共100例,年齡在17~36歲之間,平均為25.52±4.51歲;既往計劃生育手術次數為0~4次,平均為2.11±0.61次;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41例,高中及以上59例。實驗組共100例,年齡在17~35歲之間,平均為25.98±4.04歲;既往計劃生育手術次數為0~5次,平均為2.32±0.77次;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44例,高中及以上56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包括年齡、手術次數和文化程度等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門診計劃生育手術,醫生根據手術操作規范進行按順序擴宮,然后用合適的吸管吸出胚胎組織,再用刮匙清理宮腔,整個術中均未使用局部麻醉及全身麻醉等操作。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的溝通及干預措施,主要為患者講解計劃生育手術的過程、配合方法、并發癥和手術后的注意事項。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心理溝通及干預措施,主要為;(1)熱情接待:在患者進行門診計劃生育手術前,護士要熱情接待患者,主動迎接患者進入到手術室內,并詳細詢問患者的情況,如既往史等,并主動積極地介紹自己,告訴患者如果有任何需要都可以與護士溝通,介紹手術的方法和其中的配合措施,讓患者知情同意。(2)撫觸干預:在門診計劃生育手術過程中,護士全程進行撫觸干預。在手術過程中,護士可以握住患者的手給予鼓勵和支持,告訴患者手術進程及即將結束等,對表現好的患者要進行表揚。疼痛較為嚴重的患者,護士還可以進行撫摸肩膀等措施。(3)音樂干預:在手術室內播放適合女性的輕音樂,讓患者放松心情。在音樂的陪伴下鼓勵患者說出自己的疼痛感受和顧慮,并給予解答,耐心地教會和引導患者掌握更好的避孕方式。
1.3觀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疼痛感、焦慮程度和不良反應。其中疼痛感使用模糊數字評分方法,評分為0~10分之間,10分為劇烈疼痛,0分為無痛,患者根據手術中的感覺評分。焦慮程度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量表滿分為100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慮程度越高。不良反應由護士進行統計。
1.4數據處理。所有計劃生育手術患者數據在實驗結束后均準確地錄入到SPSS19.0軟件中進行數據處理。當p<0.05時,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焦慮程度和疼痛感為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對比方法為t檢驗;不良反應為計數資料,使用例數(%)表示,對比方法使用x2檢驗。
2結果
實驗組患者護理后,其疼痛感低,患者焦慮程度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明顯,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發生手術后不良反應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門診計劃生育手術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手術方式,在手術中和手術后容易出現有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患者的恐懼感受高,因此需要護士進行更有效的護理。我中心在計劃生育手術中增加了心理溝通和干預的方法,這些方法的優勢在于:首先,此方法擺脫了以往傳統的語言溝通方法,利用了撫觸和音樂干預的措施,促進心理干預的順利進行。從實驗結果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實驗組患者經過護理后,其疼痛感低,患者的焦慮程度低,不良反應少,各項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明顯,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在婦科門診計劃生育手術中加強心理溝通及干預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手術安全性,值得應用。
作者:魏麗君 單位: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長壽西路2路火車南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 上一篇:計劃生育檔案管理工作思考4篇
- 下一篇:計劃生育隊伍思想政治工作思考
精品范文
10婦科醫生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