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經濟下酒店管理專業的發展
時間:2022-03-11 09:58:39
導語:新常態經濟下酒店管理專業的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我國酒店業蓬勃發展的今天,為了培養適合現代酒店業發展所需要的人才,中職學校要不斷探索既能滿足中職學校教育培養目標,又能符合學生自身發展的要求,并且能夠滿足酒店管理的市場需求,最終形成學校、酒店和學生三位一體的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筆者通過市場調研等形式,收集到第一手資料,并以此來分析政策背景下中職酒店管理專業未來的發展態勢。
關鍵詞:中職;酒店管理;發展思考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際大型活動在我國舉行,我國酒店業發展迅速。截止到2015年,全國共有旅游星級飯店13000多家,其中五星級酒店800多家,可以看出酒店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趨重要。同時,酒店業也是一個受各種因素影響大,具有不可捉摸性的特殊行業。在中央“八項規定”和“六項禁令”的“威懾”下,多地高星級酒店出現人氣急劇縮水的現象。肩負著為酒店培養中高級技能人才的中職學校酒店管理專業將何去何從?帶著這個問題,筆者進行了市場走訪和調研。
1專業發展面臨的現狀和機遇
1.1國內情況
隨著公款消費的日漸減少“,大眾消費”成為許多星級酒店爭取的目標。降價促銷一系列“接地氣”的活動推陳出新,此起彼伏。降低消費門檻,調整銷售方向,改變營銷模式,這也意味著讓更多消費者可以用相對低廉的價格去體驗真正的高端服務,這是酒店業真正“接了地氣”,為專業發展培植出真正可靠的土壤。
1.2區域情況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表達了古往今來人們對于杭州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贊美;她以“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自然風光吸引天下眾生,是著名的國際旅游城市。杭州啟動實施了“旅游國際化”發展戰略,加快了從國內旅游“一條腿走路”向國內和入境旅游“雙拐齊下”的轉變,打造具有獨樹一幟的“國際范兒”;打造“東方休閑之都”、建設國際重要的旅游休閑中心也是杭州旅游發展的終極目標。作為旅游的三大支柱產業,酒店業也同樣面臨著更多的發展機遇。
1.3世賽機遇
2015年8月,當今世界地位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深的被譽為“技能界的奧林匹克”的世界技能大賽在巴西圣保羅舉行。中國代表團第一次派選手參加餐廳服務項目的角逐。這個項目注重對比賽選手在服務意識的主動性、服務技巧的靈活性、菜肴的現場裝飾能力、審美能力以及英語交流的流暢性等的綜合考核,需要選手不光只是“服務員”,還得是“品酒師”“調酒師”甚至是“廚師”,體現了餐飲專業的多面性。
2酒店管理專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市場環境影響
酒店業的生意受政策的影響雖然有所縮水,但就業形勢依然火爆。就拿各類中職學校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實習情況看,從啟動實習工作開始一個月內,所有的實習生幾乎都被哄搶一空,更多的酒店還源源不斷地拋出橄欖枝,但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供求矛盾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受吃“青春飯”等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導致從業人員的從業持久性不夠;(2)獨生子女富養導致不愿從事伺候人的工作;(3)酒店從業人員的職業預期和現實之間存在矛盾;(4)酒店收入預期和現實之間存在矛盾;(5)專業技能含金量缺乏從業吸引力。
2.2中職教學內部因素
(1)學生專業學習愿望不強。中職學校的生源素質總體不是很高。很多學生只是服從家長的意愿而被動地選擇酒店管理專業,專業學習的愿望不強,盲目性比較明顯。(2)學生對專業認知有偏差。當前很多開設酒店管理專業的中職學校存在專業投入較“吝嗇”,實訓場地簡陋,實訓設施設備陳舊,這無形中使專業“含金量”比較低,從而造成學生對專業的認知和實際專業定位之間有較大偏差。(3)學生對就業期望值過高。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只看重“管理”而忽略了以“服務”為前提,造成對專業期望值過高,未能清晰地進行職業定位。
3酒店管理專業發展的途徑
職業教育正從專業定向教育向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轉變。作為國家旅游城市的酒店專業該如何發展?答案是要始終圍繞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堅持高端酒店服務人才的培養,同時拓寬專業建設新內容,加強例如文化創意、會展服務、旅游從業和休閑產業等專業的內涵比重,做到固本擴面,擴大優勢,最終實現讓每個學生有技能、就好業、能擔當,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結合目前酒店業發展的現狀,我們在鞏固現有專業的基礎上,通過專業改造的辦法進行專業拓展和層次的提升。專業改造分為嫁接與提升。
3.1嫁接
我們逐步調整和完善酒店管理專業教學計劃,保留酒店管理方向主干課程,整合服務、管理的課程,增設適合酒店管理就業方向的西餐管理、營銷、會展等,拓展調酒、品酒、茶藝等技能的培養力度,以達到寬基礎、活模塊,使學生具有更寬的知識與技能面。
3.2提升
就業并非是學生學習的終點,而是學生后續學習的一個起點。在鞏固已有的酒店管理中、高級工班的基礎上,在職業能力水平上提升至技師層面,增加旅游創意和會展的研修方向。既達到專業層次提升的目的,同時培養學生具有更多把握未來職業生涯發展的就業和創業能力,引導學生走創業化道路。
4專業建設建議
4.1師資隊伍建設
充分考慮專業群的布局,以完成教師能力建設為目標、以師德師風建設、專業梯隊建設、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為主要內容,以專業帶頭人為核心,以動態組合、校企合作為組織模式,形成一支以專業帶頭人及學術骨干為首,專業教師為主、行業專家為支撐的年齡、職稱、能力結構合理的教學團隊。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兩條腿走路“。請進來”,是采用引進院校畢業生、聘請行業、借用本校其他專業有余師資相結合的方式補充教師隊伍“;走出去”是采用外送培訓的方式,提高現有教師在新拓專業方向上的能力。
4.2建立專業群
保留酒店管理專業開設的禮節禮貌、前廳、客房、餐飲等傳統專業課程以不變應萬變;整合服務類和管理類課程,拓寬旅游英語口語、調酒、品酒、茶藝等的培養力度,在技師段增設中西餐管理、導游、會展等方向的研修路徑。另外,為培養學生自主創業的能力,考慮增設就業和創業教育課程,向學生傳授創業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業心理素質和創業能力,逐步完成知識型到技能型,再到創業型的培養方向。
4.3實習場地建設
在已有的酒店管理專業的實訓場地的基礎上,考慮擴大西餐實訓場地和設備投入,增設文化創意、會展服務、導游等方向的技能研修場地;可以通過對現有實訓室的升級改造完善,還可以借力校外實訓基地的合作條件,最終擁有具有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術研發功能于一體的多功能實訓基地,使學生在專業學習時就可以接觸行業領先、國際一流的工作模式,真正實現產教融合。
4.4校企合作
本著專業銜接的原則,學校可以積極拓展本地乃至全國高星級酒店建立校外實習基地,注重合作內容的拓展和延伸,并根據合作關系的緊密度有針對性地開展實訓合作。在進一步完善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的同時,增加高檔西餐廳、旅行社、會展甚至個性化民宿等實訓單位并逐步建立實訓基地;探索境外高層次校外實習單位,將境外實習、境外就業逐步培育成為本專業辦學的亮點。
4.5人才培養模式
堅持以生為本、教師為體的原則,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在校內學習階段構建四段式交互成長型人才培養模式。即通過入學第一學期的職業認知階段了解自己將來從事的酒店職業,通過基本技能訓練階段(主要是中級工段)掌握從事酒店服務工作的技能技巧,通過管理訓練階段(主要是高級工段)掌握酒店相關部門運行管理程序以及旅行社業務、會展設計、電子商務運營等模塊,通過職業發展階段(主要是技師段)使學生能具備把握未來職業生涯發展的能力,提升中西餐管理、導游、會展、文化創意等,培養學生自主創業的能力。通過借助校內外生產性實訓基地開展實訓活動貫穿始終,實現人才的交互成長,充分體現專業與產業相結合,學院與企業相結合,使學生做到“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達到學習即工作,工作即學習”的效果。最后一年通過企業頂崗實習及畢業就業檢驗人才培養效果。
5結語
改革和創新中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迫在眉睫。我們應該不斷創新與開拓,在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上既注重酒店管理理論的學習,又要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中職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教育方面形成一定的特色與規模,以滿足酒店業對人才的需求。
作者:高靜 單位:杭州第一技師學院
參考文獻
[1]孫莉.酒店管理專業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華章,2011(36).
[2]國家旅游局2015第二季度全國星級飯店統計公報[N].中國旅游報,2015(8).
- 上一篇:小型水庫安全管理的問題及對策
- 下一篇: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