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時間:2022-02-17 09:27:34
導語: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面臨的挑戰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階段,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如何適應經濟新常態是擺在企業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分析了新常態下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所面臨的挑戰,提出了針對性的對策。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
前言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新常態階段。如何面對挑戰,適應新常態,以更加有效的措施推動安全生產工作,已經成為建筑施工企業當前亟需探討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1.經濟新常態下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工作面臨的挑戰
(1)高端建設模式的引入,對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管控提出了新課題當前,我國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為了節省投資、縮短工期、提高企業經濟效益,BT、EPC、BOT、EPC+BOT等一批趨向一體化高端建設的模式陸續得到實施,特別是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合作模式(PPP)帷幕已經徐徐拉開并正在實施推進,為建筑施工企業適應經濟新常態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在新的建設模式下,施工模式也由過去單一施工向設計、采購、施工到竣工交付的全過程、全方位的綜合管理轉變。同時,也對新模式下的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風險防控提出了新課題。(2)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對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效能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國經濟增長減緩倒逼建筑施工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大膽拓展業務領域,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發展方式的轉變,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兼并重組等方式推進轉型升級,實施集約化和多元化發展將成為一種常態。在建筑施工企業經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勢必發生不同企業安全文化的融合,也勢必發生一系列資源的整合。企業安全生產工作也勢必面臨機構調整、人員變動等資源的重新配置,對如何保持安全生產工作的連續穩定性、管理體系如何融合、管理方式如何創新、管理能力如何提升等工作效能問題提出了新要求。(3)國際建設市場的拓展,對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新挑戰從我國的外部環境看,我國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亞太自貿區“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絲路基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建設緊鑼密鼓進行,給建筑施工企業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開展國外工程承包,擴展對外業務,開拓國際市場提供了更好的機遇,創造了更好的條件。隨著“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建筑施工企業進入海外市場的機會增加,境外工程項目也會越來越多。由于很多建筑施工企業海外工程安全管理經驗不足,對國外的宗教習俗、人文環境不熟悉,加上境外有些地方的社會動蕩、突發公共安全事件和傳染性疾病時有發生等很多不安全因素,直接威脅著施工企業從業人員的健康、生命財產安全。這些都對建筑施工企業在風險防控、應急處置等方面提出了新挑戰。
2.經濟新常態下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對策
(1)大力推進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目前,建筑業安全生產狀況不容樂觀。一些施工企業安全工作基礎薄弱,現場安全管理粗放,隱患叢生,事故頻發,這與安全發展理念以及工程建設的安全發展要求不相適應。要改變目前建筑業的安全生產現狀,必須要求建筑施工企業大力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安全生產標準化是一種現代安全管理模式,是企業加強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覆蓋了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方方面面,強調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系統化和法制化,強化風險管理和過程控制。建筑施工企業要將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作為一項長期的、基礎性的系統工程來抓,通過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企業各環節、各崗位的安全工作標準,規范安全生產行為,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夯實安全工作基礎,完善安全長效機制,使各施工生產環節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人、機、物、環處于良好的狀態,做到管理制度標準化、設備設施標準化、人員行為標準化、現場作業標準化和過程控制標準化,提高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綜合水平。(2)加強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隨著轉型升級的步伐加快,建筑施工企業發展規模逐漸壯大,拓展產業領域愈來愈寬,發展覆蓋面愈來愈廣,由此帶來企業監管的對象數量比較多,監管覆蓋面比較廣的問題,特別是大型建筑施工企業在建工程項目多,在建工程規模也越來越大,建設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果僅僅靠安全檢查、統計報表紙質報送等傳統的方式,要確保對企業所有監管對象進行有效安全監控,是很難做到的。因此,建筑施工企業將安全納入信息化管理,建立完善企業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統,實施有效的集中安全監控勢在必行。建筑施工企業要結合實際情況,應用計算機建模、視頻監控等現代的各種技術手段,推進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建立完善信息管理系統平臺,通過信息集約化,管控數據化,后臺管理和監管對象的安全聯動,動態監控,實現安全管理零距離,推動企業由傳統安全管理模式向信息管理模式轉變,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和效率。(3)建立完善建筑施工企業突發事件應對機制“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建設工程規模、類型、特點不同,施工現場環境復雜多變,作業條件迥異,尤其是隨著建筑施工企業參建的國內外項目越來越多,不確定因素更加復雜,隨時可能出現安全失控狀況。建筑施工企業要建立健全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機制,制訂和完善各類應急預案,強化應急演練,加強企業與社會的相互聯動,構建“體系完整、機制完善、反應迅速、處置得力”的應急救援體系,積極預防和有效化解施工生產過程中出現的突發問題,防范突發事件并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3.結束語
建筑施工企業要積極主動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應對新挑戰,主動作為,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要加強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建立完善突發應對機制,探索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新路子,不斷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充分發揮安全生產對企業發展的保障作用,推動企業穩定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鄧勇.中央建筑施工企業設置安全總監的思考[J].建筑安全,2015(06):49-52.
[2]中國安全生產協會.《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釋義[M].煤炭工業出版社,2011.2.
[3]王大為.淺談建筑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J].建筑安全,2015(06):65-67.
作者:劉新 單位:湖北省路橋集團有限公司
- 上一篇:煤礦企業安全費用的會計處理
- 下一篇:食用菌菌種企業安全生產存在的問題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