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形勢 創新方法 開創農民工黨建工作新局面
時間:2022-03-11 09:34:00
導語:適應形勢 創新方法 開創農民工黨建工作新局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幾年來,我們主動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在市委組織部的直接指導下,著力在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發展黨員,培養優秀外出務工經商黨員回鄉創業或擔任村干部,有效的改善了黨員隊伍結構,推進了農村黨員干部隊伍年輕化。
一、我們為什么要在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培養黨員。
八寶是個農業大鎮,有很多的富余勞動力,隨著打工經濟的興起,全鎮長年在外務工經商的就超過2萬人,其中70%以上的是35歲以下的青壯年勞動力,農村優秀人才的大量外流,農村發展黨員工作出現了新情況,農村村干部隊伍建設出現了新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農村入黨積極分子隊伍萎縮。特別是在家的35歲以下的優秀青年越來越少,入黨積極分子成了無水之源,在村級規模未調整前,20%的村不能保證每年發展1名黨員,甚至有的村連續幾年不能發展黨員;二是農村黨員隊伍老齡化趨勢擴大。全鎮55歲以上的老黨員達到了40%以上,35歲以下的黨員比例低于15%;三是農村干部隊伍青黃不接。隨著優秀年輕黨員逐步減少,使選拔任用村干部的視野變窄,村干部年齡普遍偏大,難以形成梯次結構;四是外出務工經商優秀分子入黨難。外出務工經商人具有分散性、流動性等鮮明的時代特征,基層黨組織普遍對他們存在“不放心、不了解、不必要”“三不”的誤區,發展他們入黨的意識淡泊。
面對這些情況,我們意識到:要改變現狀必須摒棄傳統的工作方式,要根據優秀份子的流向確立我們的工作思路,要把眼光投向我們曾經忽視的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群體,積極發展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的優秀分子入黨,為農村黨員隊伍輸新血,注活力。
二、我們怎樣培養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入黨。
根據市委確立的“農民工聚集到哪里,黨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農村優秀人才流向哪里,黨組織就跟蹤培訓到哪里”總的工作思路,我們結合八寶的實際,重點圍繞“確定發展對象難,跟蹤培養難、考察考核難”“三難”開展工作。
1、有針對性的確定培養對象。主要是三個方面的重點,即:曾任過村組干部的農村經濟能人,后外出經商的;中、青年外出務工經商成為先進分子,積極要求進步的;外出務工經商回到家鄉,成為經濟能人或擔任村組干部的。2005年6月29日,市委組織部和我鎮永久村黨支部同時收到了一份快件,它是永久村一位在西北地區打工的青年寄回來的入黨申請書,這位青年叫周虎,1984年5月出生,2002年畢業于湖北荊州電大,同年外出打工,應聘于上海顯恒電氣有限公司,現任該公司西安辦事處經理。村支部接到申請書后,迅速從家庭到公司多渠道了解了周虎的情況,同時于7月22日與周虎本人見面詳談。經過調查摸底,一致認為周虎是一個上進心非常強、敬業精神非常強的優秀外出務工青年,一致同意將其納入重點培養對象。
2、采取多種形式跟蹤培養。一是強化服務。對市委在廣東、北京等地建立的外出務工經商人員服務站,我們及時把這一情況對所在地區的打工經商人員進行了通報,讓他們知道在千里之外的異鄉還有一個家,增進對黨的感情。二是結對培養。由鎮委委員、村支部書記直接與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結對培養,并明確了培養責任,要求年頭有培養計劃,年內有培養記錄,兩年有培養結果。7月26日,我們到深圳招商引資,第三次訪問了八寶籍在外優秀人才賀小勇,32歲,現任深圳叮當貓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這次見面時他送給我們一份特殊的禮物——一份入黨申請書及一本厚厚的個人經歷。他說,在他的公司員工中就有6名黨員,而且都是公司的技術骨干,他們勤奮敬業、樂于助人的精神感染了一個個班組,也深深地感染了他。當他了解到我們此行的目的的時候,表示非常愿意為家鄉出力獻策,并積極引見了符合八寶實情的棉紡企業老總。經過牽線搭橋,積極爭取,力爭5萬啶棉紡項目能在八寶安家落戶。三是互幫互帶。我鎮青年農民柴華到北京后,一個月沒有找到工作,已加入北京外出務工經商黨員黨支部的農民工黨員覃江龍得知此事后,利用自己業內同行關系,推薦柴華到豐臺一家家具廠當上了操作工,從此踏上了正常的打工之路。四是多法培訓。采取郵購資料、回鄉集中學習等多種方式組織學習,開展培訓,并對成績優秀的列為優先發展對象。目前,全鎮已郵寄學習資料47套,學習的對象遍布全國各地。大路口社區青年鄭張在廣東務工,連續3年不管工作有多忙,他都請假趕回鄉參加了鎮委黨校組織的集中學習,今年光榮的加入了黨組織。
3、創新多樣化的考察方式。采取常年考察與隨機考察相結合,直接考察與委托考察相結合。長年與用工單位保持聯系,每年電話向用工單位詢問其現實表現不低于2次;每年年底,由鎮委直接發函給其單位領導,要求對其一年的具體表現給予鑒定,并將鑒定結果存檔,作為入黨積極分子現實表現的重要依據。
三、效果與啟示。
1、黨員隊伍結構明顯優化,老齡化趨勢得到緩解。
2000年度,全鎮共有農村黨員2027人,其中35歲以下的僅占14%,55歲以上的占到42%。到2004年底,全鎮共有農村黨員2167人,其中35歲以下的占到60%。相比上升46個百分點,55歲以上的占26%,相比下降了16個百分點,在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確定積極分子和發展黨員135人。
2、選拔村干部的視野變寬,逐步解決了村干部人難選的問題。
對于外出務工經商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我們常年堅持開展“一張聯系卡”、“一封慰問信”、“一次走訪慰問”和“一次春節團拜會”等“四個一”活動,同時利用一切外出招商機會,加強與他們的感情聯系和交流,使他們在親情、鄉情的感召下,自愿回村任職,或者創業。為此,鎮委制定下發了《八寶鎮關于從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培養選拔村干部的決定》,計劃用2年的時間從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重點培養20名德才兼備的能人充實到村級領導班子中。同時鎮委還建立健全了農村人才信息庫,并根據人才信息資源,修訂了《八寶鎮農村優秀人才回村任職定向考察責任制》,做到結對培養掛鉤,考察定責掛鉤,確保培養一個就能成熟一個,成熟一個就能發展一個,發展一個就能召回一個,召回一個就能帶動一片。對準備或者已經留任的村官人選,我們采取先進行培訓,再給機會;先給舞臺,再給位子;先當配角,再當主角;先挑擔子,后給身份等多種靈活務實的方式進行鍛煉,促其盡快挑大梁,充分調動其積極性。
現在已經是荊州市人大代表、“松滋市十大女杰”的周鳳章,1989年南下務工經商,2001年入黨,2002年當選為大路口居委會副主任,2004年任大路口居委會黨支部副書記,今年村級規模調整后任大路口社區黨總支書記,目前是我鎮規模最大村的黨組織負責人。她的成長足跡清楚地表明:我們正成功打開了一條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回鄉任職的通道;對回鄉任職的干部經過鍛煉,逐步走向成熟,最終成為一個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領頭人,我們也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實踐證明,這些回村任職的同志在工作中,能夠堅持用市場經濟的手段謀劃發展,用為民服務的熱情引導農民創業致富,以造福鄉村的奉獻精神帶領農民修橋修路,為村級班子建設注入了新的合力,推動了全鎮村級管理工作的進步和鄉村經濟的發展。截止2004年底,全鎮共有村干部人數113人,35歲以下的占43%,比2000年上升24%,其中有外出務工經商經歷的26人,占23%。
3、外出有成回鄉創業人員增多,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北磯垴村人32歲青年何厚田,1995年高中畢業后到福建打工,打工期間,他通過拜師學藝,勤奮工作,成為打工族中有名的養殖技術能手。目前他已投資25萬元,充分發揮特長,興辦了北磯垴村獺兔養殖基地。初步規劃是:今年年底發展帶動周邊養殖專業戶40戶,明年發展超過全村總戶數三分之一,到后年逐步形成產、銷、加工一條龍規模型養殖企業,著力打造全市獺兔養殖第一村。8月25日,他向北磯垴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近幾年來,全鎮象何厚田這樣外出有成回鄉創業的將近100人,有效的推動了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業產業化進程,截止2004年底,全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3.5億元,人均純收入2800元,比2000年人平增加942元,實現了黨建工作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湖北省松滋市八寶鎮黨委龐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