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三下鄉”和精準扶貧融合探討

時間:2022-10-30 10:44:45

導語:大學生“三下鄉”和精準扶貧融合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三下鄉”和精準扶貧融合探討

摘要: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響應團中央“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的號召,引領大學生勇于成為新時代民族復興大任的新人,各大高校紛紛組織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由于財經類專業大多都是應用型,大學生參加“三下鄉”活動有利于促進大學生了解農村的經濟狀況,進而能夠全面的了解社會經濟發展,在社會實踐中接觸社會,了解民情和國情,為扶貧事業添磚加瓦;同時,有利于將經濟理論和實際情況相結合,這是財經專業發展的必要要求。

關鍵詞:財經類;“三下鄉”;精準扶貧;創新機制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成為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財經專業的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首先,能夠培養他們增強自身社會責任感,促使其從學校的“象牙塔”里面走出來,接觸外面的社會、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同時有利于財經專業大學生關注“三農”問題,感受農村的變化,增強大學生的成就感和使命感,將精準扶貧和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進行融合,能夠讓大學生有效理解精準扶貧的思想方針,為以后農村農業工作的開展、農民致富等提供了人才基礎,實現多贏的局面;其次,財經專業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能夠將所學的經濟理論聯系實際,從而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為以后工作增添一份經歷;最后,財經類專業大學生參加財經主題的社會實踐,在學校的大力引導下,學生的視角、觀察更加細致,選取的主題多元化,更加貼近現實。

1精準扶貧的背景下,財經類大學生“三下鄉”活動的現狀

1.1精準扶貧的主題和財經類專業聯系緊密。隨著精準扶貧政策和“三下鄉”社會實踐支持精準扶貧活動的不斷推進,高校各個專業的學生參加的積極性高漲,許多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各大財經類院校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題主要圍繞精準扶貧這一思想,與學生的專業緊密結合,例如金融學、會計學、經濟學等專業尤其突出。大學生受專業的影響,主要開展對相關行業、當地經濟進行調研,下企業實習鍛煉,了解當地經濟發展水平。1.2財經類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覆蓋面不廣。目前,許多高校雖然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但是由于許多財經專業大學生對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只要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理解課堂的理論知識就足夠,忽略了外出社會實踐的重要性,對社會實踐敏感度低;另外,在學校組織活動的過程中,存在經費缺乏、宣傳力度不夠、動員不廣等問題,最終財經專業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人數較少,覆蓋面不廣,主要以本科生為主,專科生和研究生出去鍛煉實習的機會比較少,這就造成了社會實踐活動成為少數優秀本科學生才能夠參加的假象,還有許多財經類專業的學生參與不到社會實踐活動,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不到應用。

2財經類大學生進行“三下鄉”活動和精準扶貧融合存在的問題

2.1財經類大學生缺乏對精準扶貧內涵的認識。“精準扶貧”這一思想最早提出在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的時候作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指示,這一指示的提出距今也有五六年。雖然精準扶貧工作在全國范圍內都在開展,但是財經類大學生學習的知識大多數依賴課本的理論知識,對外界的時事新聞了解甚少,可能只是聽說過“精準扶貧”這個詞語,但是對如何做到精準扶貧、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識去幫助貧困區人民脫貧,這使得財經專業的學生不能把握好社會實踐的選題,選題往往很空泛,使得社會實踐往往流于形式。很多財經類專業的大學生認為參加社會實踐會局限個人的發展,缺乏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他們往往都會選擇實習、創業類的社會實踐,往往忽視科研、志愿者服務和社區服務等項目。2.2財經類大學生參與扶貧工作能動性不足由。于許多財經類高校將社會實踐作為一門必修課,學生完成社會實踐后,學校會給予相應的學分,所以參與到社會實踐活動的學生越來越多,但是大多數財經專業的大學生參認為只要學好課本的理論知識,未來就可以找到好工作,對社會實踐活動不重視,這就導致學生將“三下鄉”社會實踐更多把它當作一項任務,將下鄉扶貧工作作為一道工序。在實踐活動中,往往都是敷衍了事,許多學生實踐積極性不高,缺乏團隊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勞的品質,尤其想到要下鄉去進行社會實踐活動,許多學生內心都是拒絕的。由于存在這些因素,導致學生缺乏社會實踐的能動性,最終對扶貧工作了解不深刻,對扶貧效果不關心。2.3財經類專業社會實踐活動長效性機制差。考慮到經費和學生安全等原因,許多財經院校舉辦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一般都選擇在暑假,時間一般都比較短,有些可能只有兩三天時間,大多數社會實踐活動的時間控制在一周左右,這就使得財經類專業學生的研究受到財力的限制,學生的創新能力挖掘不了;另外,由于社會實踐活動比較短,產生的效果也不明顯,社會實踐活動不具有連續性,可能幾年才辦一次,也有可能更換社會實踐基地,活動地點不穩定,時間也不連續,最終導致活動沒有達到扶貧的目的,流于形式。2.4扶貧內容單一、自身專業特色不足。目前,許多財經類專業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地點選擇在與其相對應的精準扶貧點,這樣做的目的在于有利于財經專業大學生了解貧困村的狀況,能夠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大多數財經類專業進行社會實踐的內容比較大眾化,選題形式過于單一,一般采取走訪入戶調研、問卷調查、義務支教等方式,活動的內容比較單調,而且目的性不強,沒有結合本身專業的特色性,缺乏創新性和獨特性,使得學生不能利用自身專業資源進行扶貧,與大學生所學的專業結合性不強,沒有利用自己所學的財經知識和理論去幫助農民,有一些活動也只是從表面上來幫扶村民,并沒有為農民的脫貧起到作用。

3財經類專業大學生“三下鄉”活動和精準扶貧融合建議

3.1提升對財經類專業學生的宣傳力。現代社會處于信息高速發展時代,高校利用一些新媒體對學生宣傳精準扶貧方針,可以利用QQ、微信、微博或者當下流行的抖音和快手等軟件進行宣傳,制作一些簡單的文字或者多媒體視頻等素材去宣傳大學生“三下鄉”活動的意義,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精準扶貧的內涵,了解農村以后發展趨勢,幫助財經類專業的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對自己的身份角色要有重新的認識,要讓他們明白參加社會實踐能夠挖掘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清楚自己能夠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去幫助貧困區以人民,主人翁的精神去參與活動,融入精準扶貧工作的隊伍中。3.2激發財經專業大學生活動內容、形式的創新力。“精準扶貧”的重點在于精準二字,社會實踐活動要和扶貧村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如果實踐活動背離了實際情況,不能根據客觀要求創新相關活動內容和形式,那么實踐活動將會流于形式,只是走走過場,沒有起到精準扶貧的作用。因此,我們首先要多花點心思在活動內容的設計上,同時在內容上要體現專業特色,例如財經專業的學生可以教授一些基礎的理財知識、金融知識,也可以為村民講解一些電子商務知識,教會村民使用計算機,讓他們在電子商務平臺上銷售自己的農產品,創建自己的銷售平臺,學會網店品牌推廣、產品追溯、站點建設以及美工設計;另外會計專業的學生可以傳授一些簡單的記賬方法,教村民一些簡單的財務知識。3.3強化財經類專業社會實踐活動保障機制。雖然目前“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一活動各大高校都在進行,但是目前國家還沒有給出明確的保障制度,例如在經費方面的支持和學生安全方面的舉措尚未出臺,高校方面也不愿花真金白銀去大力支持這一項活動,也不愿承擔學生安全問題這個責任,這使得活動效果大打折扣。這就導致許多學生想積極的參加社會實踐,但是卻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要想推進扶貧工作,國家首先要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或者相關政策,讓社會實踐活動合理化、合法化;同時各地方政府要給予資金和安全措施支持;最后財經類院校和社會實踐之間要進行良好的溝通合作,雙方達成一致。只有政府、高校和扶貧點之間相互協作、互相配合,共同為社會實踐活動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才能夠保證財經類學生參加“三下鄉”活動具有連續性,讓財經類專業的學生在扶貧工作中發揮自己的作用。3.4加強財經專業大學生精準扶貧的專業力。財經專業的大學生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以及社會認知水平較低導致扶貧形式單一。要想講社會實踐和精準扶貧成功的融合,首先,大學生要對自身充電,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增強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樣能夠切實的分析貧困村貧困的原因,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這就需要大學生要認真學習扶貧的相關知識,準確的把握現如今扶貧工作面臨的難點。其次,由于財經類專業的實踐性較強,在教學方法上,對學生要改變授課模式,由灌輸型要轉變為啟發型。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多的采用討論、研究型教學。在授課內容上要不斷的更新教學內容要與時俱進。最后,在學生的考核上,不能只是考慮學生的分數,考查的形式可以多樣化,擴大社會實踐、課題等的比例。另外,學校可以經常邀請一些經濟類專家或者是在企事業單位任職的專家擔任實踐教學老師。另外一方面在社會實踐方面,可以寫針對財經類專業的社會實踐課程,或者定期舉辦專門講座。將實踐融入課堂,將實踐課題和財經專業結合,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全面鋪開社會設踐活動這樣有利于財經類專業社會實踐的穩定性。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有目的、有計劃的讓學生深入接觸社會,參與社會生產活動,一方面,可以讓大學生深入接觸群眾,在形式上講社會實踐和精準扶貧緊密結合;另一方面,財經專業大學生“三下鄉”活動可以將一些經濟學理論知識、金融知識、財務知識、電子商務知識等帶入農村,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農民脫貧。在這一過程中,大學生通過自身的行動奉獻了知識、開闊了眼界、磨煉了意志,在活動中重新認識自己,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在實踐中檢驗學習成果,培養理論掌握、具體分析、科學總結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坤晶.大學生鄉村支教助力精準扶貧[J].傳承,2016,(8).

[2]林廣毅.農村電商扶貧的作用機理及脫貧促進機制研究[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6.

[3]胡光輝.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談談如何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J].今日海南,2017,(02):8-9.

[4]任旭,侯曼,楊曉梅.精準扶貧視野下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如何“精準”?[J].勞動保障世界,2017,(29):10.

[5]樂章,吳苗苗,李東陽.財經類專業學生科研創新與實踐能力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1,(12).

作者:朱丹 吳陳巍 賴歡 單位: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