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統在社會保障中的作用

時間:2022-01-13 03:10:20

導語:信息系統在社會保障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系統在社會保障中的作用

當然了社會保險費空賬數據是一個動態的數據,隨著參保人員退休經常變化,但是,總需要一個靠譜的數據吧?當初18.3萬億這個天文數字的空賬數據還要靠外國的機構和所謂的專家研究出來,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從全國情況分析還存在著建設發展不平衡,個別軟件設計有缺陷,存在BUG,基礎數據錄入沒有全部完成,使用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加以改進,使用環境存在安全風險,運行維護技術力量嚴重不足等實際問題,如果不采取措施,還很難實現全國聯網運行,必須加快建設步伐,努力工作,盡快實現全國聯網運行。

一、社會保險費空賬問題

社會保險費空賬的概念。1986年為了適應當時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我們國家開始著手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1986年開始試點,經過十幾年的探索,國家1997年確立了以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為特征的混合型養老保險模式。1997年確立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模式,2005年才開始逐步做實個人賬戶。所謂空賬指的是這個養老保險模式建立初期統籌基金不足以支付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在加上全國社會保障機構一般均采用“混賬管理”模式,把本來沒有到達法定退休人員的個人賬戶基金給用于支付當期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了,造成個人賬戶有錢數,沒有資金,這就是所謂的空賬。曾經有所謂的專家預測到2013年,中國養老金的缺口將達到18.3萬億元。201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47萬億。18.3萬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8.9%,2013年已經過去了,這個18.3萬億空賬專家的預言被徹底粉碎了。如今在百度搜索中搜索“中國養老金的缺口將達到18.3萬億”依舊能夠看到當初媒體炒作這個專家的所謂報告的痕跡。

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與延遲退休問題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似乎延遲退休的腳步聲已經越來越近了。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2010年11月1日刊載一篇《“延遲退休”解決社會保險空賬問題得不償失》的文章,對延遲退休解決社會保險空賬問題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論述,數據來源真實可信,論點論據鮮明充分。從我們國家當前就業形勢來看,延遲退休尚需緩行,當務之急是做好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工作上來。有人說我們國家養老保險是雙軌制,其實不是雙軌制,而是三軌制,軍隊離退休干部還有一條特殊的軌道,他們不是延遲退休,而是提前退休、退養。如何把這些軌道并軌到一個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軌道上來。然后再考慮延遲退休,或者漸進式延遲退休也不遲。解決社??召~、延遲退休離不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討論社??召~、延遲退休需要翔實的基礎數據,需要可靠的基礎信息,比如說我們國家參加社會保險人員的年齡結構問題就是一個很容易統計的問題,按照現有數據統計一下2014、2015、2016乃至以后10年、20年到底有多少參保人員到達現在的法定退休年齡應該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加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努力做好基礎工作,為黨中央國務院做出重大決策提供可靠的宏觀管理數據乃做好各項工作的根本所在。

作者:顧洪清單位:吉林省四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