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社會保障發展趨勢

時間:2022-02-06 04:23:20

導語:研討社會保障發展趨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研討社會保障發展趨勢

一、未來社會保障發展對策

針對社會保障存在的問題,我們應進行客觀的分析,冷靜的對待。首先,應清楚的認識我國的社會保障仍存在初級階段存在一些問題在所難免,關鍵能夠不斷總結成功經驗,進而完善和改善社會保障制度;其次,應遵守社會保障發展的客觀規律,不能刻意的調整社會保障適度水平,尤其應從宏觀經濟調節和調控發展方面進行全面的分析,不能因為受到制度的影響而盲目行事。

(一)調整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擴展社會保障范圍

針對社會保障在城鄉發展存在的問題,國家應制定相關的法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要求企業只要進行生產就必須要求職工參加社會保險,一方面這是企業應肩負起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也是政府部門的職責所在,尤其應將工傷、醫療、養老保險作為重點項目進行落實。另外,還應積極采取多種措施不斷擴展社會保障覆蓋范圍,尤其是農村地區更應引起足夠的重視,例如,為保證社會保障在農村中有效開展,應借助法律法規手段加以強調。同時還應明確政府、企業、個人在社會保障中的相關職責,以此保障全體社會勞動者能夠享受到公平的社會保障。

(二)縮小地區差異,提高社會保險統籌層次

提高社會保險統籌層次有助于擴大互助互濟范圍,符合社會保險大數法則要求,不但能夠增強社會風險的抵抗力,而且還能體現社會的公平性。因此,相關部門應積極采取措施提升社會保險統籌層次。另外,針對社會保障中的其他制度也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的創造條件,不斷推動省級統籌工作的進行,這樣以來一方面能夠顯著增強不同地區間的轉移支付力度,另一方面還能很好的縮短不同地區間的差異。

(三)結合經濟增長情況,適當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我國經濟發展迅速,財政收入飛速增長,在崗職工的待遇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因此,我國應結合經濟發展狀況,適當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以此激勵廣大社會勞動者,使其積極參加社會保障,為社會保障在我國的穩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首先,應建立科學的養老金調整機制,適當調整個人醫療保險自付比重;其次,增加對最低社會保障、失業、工傷等方面的保障投入,這里不能將社會保障水平的提高局限在城鎮職工上,還應注重農村養老和醫療保險的改善,以此確保全民享受經濟發展帶來的成果。

(四)注重社會保障適度水平的可持續發展

應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將社會保障支出比例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為此,應加強不同社會保險征繳力度,在實際工作中要求保險費用的征繳做到“應收盡收”,以此確保社會保障適度水平的可持續發展,尤其不能刻意的阻礙社會保障的良險發展,同時還應客觀、理性的看待我國老齡化進程加快與社會保證結構體系問題。另外,當社會保險制度成功渡過調整期后,應適當的將保險投入轉移給其他方面,例如增加醫療保險的投入等,以此使我國的社會保障真正實現穩定、安全可持續發展。

二、總結

社會保障關系著每個勞動者的切身利益,并在社會穩定發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為此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用人企業,均應正確認識社會保障潛在價值,尤其應理性看待我國社會保障存在的問題。首先,政府部門應全面分析影響社會保障推進的各項因素,進而采取有效措施縮小不同地區社會保障存在的差距,不斷擴展社會保障覆蓋范圍,進而使全民享受公平的社會保障;用人企業應肩負社會責任,為社會保障的有效落實創造條件。

作者:呂馬單位:義煤集團社保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