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思考
時間:2022-03-10 09:03:30
導語: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進城務工的農民逐年增多,他們是國家生產建設的巨大推動力,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和歷史的創造者。近年來我國農民工群體逐步擴大,關于農民工合法權益的保障問題也成為了國家及社會關注的焦點。只有建立完善的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切實保障農民工的切身利益,才能進一步加快城市發展的步伐。本文嘗試闡述構建農民工保障體系的意義,并提出了具體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當前,我國農民工合法權益被侵犯的事件頻繁發生,農民工在社會保障、勞動工資、就業培訓及公共服務等方面還有很多問題。尤其是農民工,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其社會保障問題直到今天也沒有真正解決好。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農民工是其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城市化進程中作出了巨大貢獻,因此為農民工提供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是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的民生問題。要通過構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幫助農民工解決后顧之憂。
一、構建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的意義
1.促進社會和諧。黨和政府歷年來非常重視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加快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能夠將公平公正的社會保障權利提供給農民工,以此讓社會更加公平正義,實現社會和諧穩定的目標。此外,完成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能夠讓農民工產生更強的城市歸屬感,感受到社會的溫暖。2.滿足農民工現實需要。農民在進入城市之后,本質上就是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在很大程度了解決了“三農問題”,不過在此過程中,容易出現醫療、養老及失業等方面的風險。因此,構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有利于解決農民工的現實問題。3.加快城市化進程。近年來城市人口數量逐步遞增,主要是因為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流向城市,要為這部分人口提供同等的權利和待遇水平。在完善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后,能夠減小城鄉間的差距,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并優化城鄉資源配置,統籌城鄉發展。
二、完善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的對策
1.實行教育培訓制度。要實行教育培訓制度,讓農民工有更強的就業能力,這是解決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的前提。地方政府要重視農民工教育培訓工作,從本地實際經濟發展情況入手,制定切實可行的農民工培訓計劃。對培訓資金來源進行明確,激發農民工參與培訓的熱情,提高培訓工作的有效性與針對性,確保最終培訓成效。要讓農民工崗前培訓、轉崗培訓和在職培訓更加制度化,幫助農民工提高自身素質,從而更好的實現就業,改善生存情況。2.抓好配套制度的改革。當前,我國在建立社會保障制度與社會福利制度時,主要以戶籍制度為基礎。我國戶籍制度一直都是農村城市雙軌管理模式,分為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兩種,導致農民工享受不平等的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農民工雖然在城市里面工作,但是由于是農村戶口,所以不能和城市居民一樣享受到相同的社會保障。所以,要盡快對戶籍制度進行改革,解決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中的阻礙。3.改革現有社會保障制度。當前,各地為農民工構建的分散性和綜合性的社會保險,因為農民工流動性較大、統籌層次不高,導致保險關系轉移難度很大。為解決這個問題,第一,需要有更高的社會保障統籌層次,要將社會保障資金管理的統籌層次提升到省級水平;第二,在當前已有條件下,讓農民工自由進行選擇,完善相關制度,確保社會保障關系能夠順利轉移。農民工主要在城市或城鄉間流動,比如對養老保險來說,農民工在流動到其他城市之后,流出地社會保障機構要為農民工開具參保繳費憑證,同時根據農民工務工時間長短帶動一定比例的社會統籌部分,流入地社會保障機構為農民工累計計算。農民工在流動到農村務農后,要讓他們根據自身意愿參與新農保,讓他們在原所在地以個人身份進行繳費,直到規定年限能夠享受的養老保險待遇。4.加強社會保障法制建設。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制定《農民工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好農民工的失業、工傷、醫療、保險、培訓就業、社會救濟以及社會福利等,構建與憲法、法律法規、政策措施相配套的法律法規體系。執法上來說,應加大執法力度,對維護農民工社會保障權的執法部門的職能明確下來,嚴肅處理不為農民工辦理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司法上來說,應構建便于農民工維護自己社會保障權益的司法制度,鼓勵農民工利用好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此外,還要實行法律援助制度,將法律援助提供給農民工,為其權益提供保障。
總之,要進一步完善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要正確認識到現行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的缺陷,積極探索解決措施,構建完善的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充分發揮其在農民工社會保障、勞動工資、就業培訓及公共服務中的作用。
作者:杜天天 單位:山西大學
參考文獻
[1]謝垚凡,申鵬.基于流動視角的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4(1):201-205
[2]李紅浪.新生代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及對策[J].江西社會科學,2013(10):194-197
- 上一篇:電力輸配體系安全生產分析
- 下一篇:油田車輛安全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