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存在問題及建議
時間:2022-05-11 03:59:14
導語: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存在問題及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社會保障制度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17世紀的英國,其實質含義是為了保障社會成員生存和發展權利。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社保資金欠缺,覆蓋范圍狹小和管理能力有限等不足。因此需要我國對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進行完善,加大社保資金投入,拓寬社?;鸬母采w范圍并提升其管理和服務能力,從而保障我國農村村民生存和發展的權益。
關鍵詞:農村社會保障;利益;制度完善
一、社會保障概念
社會保障一詞由來已久,最早來源于美國1935年頒布的《社會保障法》中的SocialSecurity,后來此概念被人們逐步認可與接受。社會保障制度的最早源于英國1601年頒布的《濟貧法》,隨后德國、瑞士以及其他及其他的工業化國家也都相繼推出了社會保障制度。[1]本人認為社會保障就是國家政府為了社會成員生存和發展的利益,在其年老、患病、工傷、失業和生育時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保障社會成員的正常生活。我國社會保障雖然在建國初就已經建立,但是真正實施卻在改革開放之后,因此,我國社會保障制度起步晚,發展比較緩慢,整體水平不高,尤其是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問題最為突出。
二、我農村社會保障中出現的問題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由于起步晚,發展水平十分落后,存在許多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一)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分散,缺乏一個完整、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作為其支撐,從而統籌社會保障運行與發展,保證社會保障制度順利進行。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中包含了許多內容,比如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農村醫療保險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險制度等,雖然它們保障的內容不同,但是其實際就是為了維護農村村民的生存與發展的權利。(二)農村社會保障資金欠缺。我國農村社會保障資金一直以來是制約著農村社會保障的發展短板。我國對于社會保障的資金很大一部分都被投入到城鎮社會保障中去,導致農村社會保障資金嚴重短缺,因此出現了城鎮與農村社會保障的嚴重不平衡。我國政府財政用于社會保障的金額占中央財政總支出的比例只有10%左右,這遠遠低于世界其他國家水平。并且,我國10%的財政投入絕大部分給了城鎮居民,農村居民所享受到的份額極小。[2]社會保障資金的缺乏會嚴重影響社保制度的運行和管理,難以讓村民真正享有其所帶來的福利。(三)農村社會保障保障范圍狹小。我國社會保障是為了保障全體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利益,但是,我國卻長期以來將農村村民排除在此范圍之外,導致農民生存和發展的權益得不到保障。根據相關材料調查,農村和城鎮社會保障金的投入都有很明顯的差距。國家由于對農村社會保障資金投入有限,導致農村社保范圍和水平都十分有限,這遠遠不能滿足農村村民生存和發展的需求。(四)農村社會管理能力有限。農村社會保障分別由政府的衛生、民政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對其進行相應的管理,而農村社會保障的資金則是由政府的專門的部門對其進行相應的管理,形成了農村社會保障管理體制的多頭管理的多元化格局[3]。我國對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進行多元管理和控制,肯定會帶來一些列的問題和矛盾,政府部門之間互相推諉和不作為等行為都會導致農村社會保障管理混亂,保障水平不高,人們難以享有其帶來的益處。
三、解決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問題的建議
(一)完善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完善,需要對其制度進行完善,從而才能更好保障農民的正當利益。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包括兩個大的方面:一方面是應當建立一個統籌協調的部門,對社會保障的各個部門和社會保障的方方面面進行有效的協調和管理。另一方面,對社會保障中的養老保險制度,最低保障制度,醫療保險制度等進行相應的管理。(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基金管理制度。對于農村社會保障的資金的管理應當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來源,一個是合理分配,防止農村社保基金挪做他用。我們對于社保資金的來源方面,國家應當對農村社會保障資金進行相應的傾斜,畢竟農村村民無論是數量還是在生活水平上,遠遠低于社會的正常水平。我們對于農村社會保障資金的管理上,應當增加其透明力度和管理水平,保障社會保障資金能夠物盡其用,避免被挪做他用,侵害農民的正當利益。(三)拓寬農村社會保障覆蓋范圍。我國農村社會保障資金欠缺導致其覆蓋范圍和服務水平都十分低下,因此需要拓寬農村社會保障的范圍,加大對農民社會保障力度,保障其合理的生存和發展權益。我國在農村的社會保障范圍僅僅包括養老、醫療和低保等制度,這和城鎮社保內容比十分欠缺,因此我們應當在其他方面多做一些努力,從而保障其權益。(四)完善農村社會保障的管理和服務。我國由于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社會制度設置不合理,社會保障資金欠缺等原因導致農村社會保障管理和服務水平不高,這會嚴重影響農民社會保障利益的損失,不利于社會保障措施的實施。因此,我國應當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增加其資金投入,選拔合格的適業人才去管理和服務,從而保證社會保障制度的順利進行。
四、結語
社會保障制度是保障全體成員的生存和發展的權益,它不僅包括城鎮市民的利益,也包含農村村民的利益。我國農村雖然社會同條件大大提升,但是農村社會保障總體還比較落后,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4]我國政府歷來十分重視我國三農問題,社會保障更是其中內容。隨著政府對其不斷的重視,我相信農村村民的社會保障利益能夠很好地解決。
作者:齊宇希 單位:河北大學政法學院
參考文獻:
[1]張瑛.南京市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07.
[2]曹佩佩.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經濟,2015(20):10-11.
[3]清照.加快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J].山東勞動保障,2009,5:28-29.
[4]陳少暉,李麗琴.財政壓力視域下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變遷(1949-2009)[J].福建論壇,2010(11):20-22.
- 上一篇:防疫員社會保障體系落實和完善
- 下一篇:工商管理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