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1550nm系統加強網絡傳輸監管
時間:2022-03-15 03:15:00
導語:調整1550nm系統加強網絡傳輸監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前言
近年來,隨著貴州省網絡的全面整合,數字有線電視的整體轉換平移,杜絕了傳統模擬電視的私拉亂接,大中城市有線用戶的發展處于緩和期,廣電網絡的發展轉為:(1)建設雙向網絡,(2)擴大傳輸距離,解決鄉鎮村農村用戶的收視問題,建立綜合服務體系,把“村村通”等業務納入廣電網絡的服務范圍,形成一個長效機制的服務體系。結合省公司統一的發展思路,根據桐梓有線網絡實情,桐梓縣公司認真規劃了縣鄉聯網實施方案。
2技術方式
桐梓縣包含縣城所在鄉鎮一共24個鄉鎮,距離最近鄉鎮6km,而最遠鄉鎮有137km,如圖1,桐梓縣在地理上呈帶狀結構。有線網絡初期建設都是以13lOnm系統的HFC網絡形式,隨著覆蓋范圍和用戶的增長,全縣1310nm二次發射機房已經增加到有8個之多,分別在縣機房、官倉、楚米、高橋、花秋、新站、夜郎、木瓜設有有源機房,機房相應需要增加相關設備保障不問斷播出,如UPS電源、避雷設備、發電機等。維護難度高,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近幾年,隨著1550nm外調制光發射機、摻鉺光纖放大器發展的成熟,產品價格的下降,使得1550nm傳輸系統得以推廣應用,因此,縣鄉聯網方案確定為1550nm系統。由于農網電壓不穩,因此,盡可能不在鄉鎮設立有源機房,從而減少故障,提高網絡傳輸安全。基于以上原則,在廣泛調研、考察的基礎上,經過實際的測試,選取凌云的設備。
根據全縣各鄉鎮距離及用戶分布共設三個有源機房,分別是縣機房、新站鎮機房、木瓜鎮機房。光放大器集中在這三個機房進行布置,在原有光分路器上作延伸。桐梓縣機房采用一臺雙9dBm輸出的1550nm外調制光發射機,一路輸出進17dBm的光放大器,主管北面距離較遠鄉鎮、村;一路進20dBm的光放大器,主管南面距離較近鄉鎮、村。村級光節點接收光功率設計在一2dBm,由于村級光節點距離都比較近,加上1550nm波長平均損耗小于0.25dB/km,所以在實際中村級光分路器盡量采用等光分路器。鄉鎮光節點接收光功率設計比村接收點略高。具體如下:(1)南面開通燎原、九壩、官倉、高橋、花秋、馬鬃、風水、容光、茅石鄉鎮及各村光節點,中間不設有源機房,桐梓機房增加兩臺17dBm,兩臺20dBm光放大器。(2)北面開通大河、楚米、新站、夜郎、小水、松坎、木瓜、羊磴、坡渡、水壩塘、獅溪、芭蕉12個鄉鎮及村級點,只在新站鎮和木瓜鎮設1550nm光放大器有源中繼機房,縣機房一臺17dBm光放大器,新站鎮增加20dBm光放大器一臺,17dBnm光放大器兩臺,木瓜鎮一臺17dBm光放大器。
3智能網管的建立
一個好的網絡,需要有好的設計建設方案和及時有效的維護管理措施。桐梓縣利用“農村黨員遠程教育網”聯通全縣鄉鎮這個有利條件,在縣機房有一臺三層交換機通過光纖收發器與鄉鎮、村實現1550nm設備的監控,將光發射機、光放大器、光接收機等有源設備通過其各自的RJ45口用網線連接到交換機或光纖收發器接口上,在縣機房通過凌云公司的TBNMSHFC網絡管理系統連接管理全縣1550nm設備,從而起到準確找到故障點,及時處理故障,縮短故障查找時間的作用。
4結束語
通過升級成1550nm系統以后,減少了全縣的有源機房數量,由8個減為3個,減少的5個鄉鎮機房避免了有源設備的使用,降低了鄉鎮維護難度,提高了信號傳輸的安全,減少了有源機房的維護費用。智能網管的運用提高了運行維護處理故障的速度。
- 上一篇:秋冬水產開發建設方案
- 下一篇:交通運輸局年度幫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