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時代影視藝術發展
時間:2022-04-16 10:21:00
導語:新技術時代影視藝術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年前,國務院辦公廳了《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個《意見》講到了電影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環境污染少的產業。這次的國務院《意見》,對電影技術對于電影創作和電影產業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支撐性作用、保障性作用、助推性作用的認識表述達到了新的高度。在1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科技是電影發展的一個先決條件,尤其是數字技術的出現,對電影藝術的創作、傳播和接受都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我們不可避免地進入了一個技術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技術決定藝術、決定生產、決定市場、甚至決定觀眾的電影趣味。
第一,新技術改變了電影影像的生成和構成方式。人們利用虛擬可以創造他們所想要創造的任何影像,人類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新技術的運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真實與虛擬之間的關系。這些虛擬技術創造出來的影像具有多大的真實性,我們該如何重新認識?對電影美學又是一個新的課題。第二,新技術強化了電影的敘事手段,提高了電影的敘事能力,給電影藝術創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大的空間。但并沒有改變和顛覆電影的敘事本質,沒有改變和顛覆電影內容為王、敘事為先的藝術創造規律。第三,新技術在改變生產方式的同時也改變了電影傳播方式,大大擴充了電影的疆域。
互聯網傳播也好、其他新的傳播也好,上網看電影、手機看電影等等,都使傳統電影的概念發生了一些改變,電影與電腦、多媒體和網絡之間的界限也趨于模糊。新技術在使電影變得更加好看的同時,也會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使電影純粹變成了一個技術的游戲和一種影像奇觀。無論是好萊塢還是我們自身都有很多的失敗例證,即使像卡梅隆這樣的電影技術和藝術大師也有思索的時候,他的《終結者3》票房也不好。從中國電影來講,我們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后按照美國的概念來制作電影,大明星、大導演、大制作、大投入,基本上就是一個“組合”,而不是一個創造。
片面的追求景觀效應陷入了類型雷同、人物單一,不會講故事,陷入了所謂票房好口碑差的怪圈。新技術的濫用使我們在電影創作中缺乏對現實人生人性的觀察,失去了電影原創力。我們應該強調,真正有價值的景觀是建立在敘事的基礎之上的,如此它才有美學意義,才會產生藝術的魅力。我們中國電影在創造視聽奇觀的時候還要塑造文化景觀,就像《集結號》和《十月圍城》那樣,把技術和藝術很好地結合起來。對于電影這樣的一個內容為王的藝術形式來講,故事與技術的意義一樣重要,都是必不可少的。美國南加州傳媒學院有一個教授,他說真正感動人的故事是電影吸引人的核心。
而美國大學教育也是有一個變化的,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時候,美國大學更多的也是教技術,講高科技新的發展。但是后來發現這些很難創作出高票房的電影,后來他們發現對電影來講技術最終是一個保障,是基礎、支撐,是助推,電影產業本身最需要的還是故事的因素。好萊塢編劇集體罷工的時候,對好萊塢電影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對中國電影觀眾來說,看美國好萊塢電影心態又不一樣。我們看國產電影的時候希望看到一些能打動我們的因素,跟我們現實人生、現像《唐山大地震》創造6個億票房跟這個是密切相關的,這就是我們中國電影的優勢。
中國電影產業有兩個優勢:一個是文化的優勢。我們有本土的古老歷史,有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中國的這種元素,其實是外國人很羨慕的,我們很多故事版權都被美國買走了。但我們目前還缺乏把這些故事最終轉化成現實的生產能力,這個方面需要技術來引領。另外是市場的優勢。我們的市場空間潛力是無限的,目前中國3000多個城市,其中80%沒有進入主流院線市場?,F在的中國電影占領的只是20%的高端電影市場,也就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加上成都、重慶和南京這樣的高端城市。即使拋開了農村市場不說,如果能把我們的主流院線市場提高到40%,那么票房翻一倍是很容易的事情。
所以我們現在需要全方位地消化吸收電影新技術,把高科技轉化成藝術創新能力,來豐富藝術創造手段和藝術表現手段。在這樣的一個基礎上來推進電影制作和生產,打造我們具有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的主流電影,借助新技術、高科技來推進電影創作的現代化、電影生產的現代化,在新技術、高科技層面盡快實現跟國際的接軌。對中國電影來講,視聽奇觀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視聽奇觀也是萬萬不能的!我們憑什么要進影院看電影?可以肯定,影院電影能給我們提供電視、網絡、手機所不能提供的視聽奇觀和場面。但只有視聽奇觀和影像奇觀也不是萬能的,電影最終必須是要有張力的故事,要講好一個故事。
中國電影在創作層面和生產層面都實現現代化,才能創造我們的主流電影,有效占領市場。中國電影從電影大國轉化為電影強國,不僅要有市場指標、經濟指標、文化指標,而且還要有技術指標。只有當這幾個指標都可以跟好萊塢電影、跟世界先進電影在藝術、技術上相媲美的時候,我們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電影強國,才能實現中國電影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 上一篇:審計局信息公開重點工作計劃
- 下一篇:審計機關綜治宣傳指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