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技術在服裝史課程的作用
時間:2022-03-28 10:28:41
導語:新媒體技術在服裝史課程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新媒體技術在高校教學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它具有鮮明的優勢,能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創新性人才的培養。但在實際運用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將對于新媒體技術在高校服裝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新媒體;服裝史;教學
21世紀,新媒體技術已經成為諸多行業的重要技術手段,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學習方式。在高校服裝專業課程教學中,如何科學合理的運用新媒體技術,充分發揮其優勢來服務于教學,是高校服裝專業教師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眾所周知,將新媒體技術運用在課堂教學中,確實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但是,如何把新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有效結合,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與時俱進,突出特色”,是應用新媒體技術的關鍵。
一、新媒體的概念及特點
所謂新媒體是指利用網絡技術、數字技術、通信技術以及手機、電腦和數字電視機等終端設備,為用戶提供各類信息服務的傳播形態[1]。新媒體技術具有如下特點:一是傳播信息的速度快,受眾廣。新媒體時代,各類信息的傳播打破了傳統媒體的時空局限,人們可以借助新媒體快速獲得各種信息,信息的傳播速度日益加快,信息的交流面日益廣泛,逐漸形成了靠受眾自主篩選信息的格局。二是信息資源豐富且開放。傳統媒體時代,信息必須經過媒體專業人員的審核才能,信息傳播滯后且帶有主流思想傾向性。新媒體時代,受眾可以借助各種媒體形式自由表達觀點,闡發思想,使信息更為開放豐富。三是信息交流具有交互性和平等性。新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不受時空和階層的局限,大家可以平等的交流信息,這種平等交流使個體在發表個人觀點的同時保持著個體思想的獨立性。而且,依托新媒體大數據平臺,能夠迅速反饋受眾需求,真正做到人人交互、人機交互。
二、在服裝史課程教學中運用新媒體技術的意義
在服裝史課程教學中運用新媒體技術具有重要的意義,新媒體技術不僅能增強服裝史課堂的活力,而且能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與形式。借助新媒體技術,可以生動感直觀地展示服裝史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身臨其境,對學習內容形成深刻印象。運用新媒體技術,能真正實現教學的與時俱進。新媒體技術本身就體現著很強的時代氣息。對于任課教師而言,在課堂教學中大膽嘗試應用新媒體技術,這種探索精神對學生會形成吸引力并形成引導師范作用,激勵并帶動學生養成積極探索的思維習慣。此外,運用新媒體技術還能全方位提升教學效果。現代信息社會,新媒體技術無孔不入,學生本身已經形成了借助新媒體獲取信息和知識的習慣。在服裝史課堂教學中,通過微課、動漫和視頻等形式,以新媒體為載體來傳播知識,可以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使課堂教學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將新媒體技術應用于高校課程教學尚存在的問題
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高校教師的課程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微信、QQ等多樣化、自由化的信息傳播渠道使大學生獲取信息變得輕而易舉,而課堂教學只是構成學生認知信息的來源之一。此外,信息技術的發展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閱讀方式,知識、信息變得越來越數字化。無論是教師的教學管理和教學模式,還是學生獲取知識、解決學習難題的途徑等都發生了質的改變,大學生主動運用新媒體技術獲取知識已經變的常態化。相對而言,部分教師卻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在運用新媒體技術方面甚至落后于學生,沒有充分發揮媒體技術應有的作用來引導與指導學生,與時代脫節,與高校教學要求脫節。因此,與時俱進,熟練運用新媒體技術是高校教師面臨的關鍵問題。21世紀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信息充斥著學生的視野,在為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干擾著其價值判斷。如何利用新媒體技術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也是高校教師面臨的關鍵問題。
四、新媒體技術在服裝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1、運用新媒體技術改革服裝史課堂教學模式。首先,基于新媒體技術進行差異化教學,真正實現因材施教。每個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只有關注差異,并進行個性化、差異性教學才能實現教育的最大價值。新媒體技術的普及為教師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愛好和特長等提供了方便。其次,基于新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實現寓教于樂。新媒體技術的多樣化使教學形式更為豐富,例如:將智能手表、可穿戴設備、虛擬眼鏡等運用于課程教學,可以在虛擬現實中完成各種教學任務。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輕松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三,利用微課教學,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近年來,微課教學興起。微課教學主要是以網絡視頻為載體,圍繞某個知識點制定不同的教學方式,借助網絡傳遞給學生,學生可隨時進行學習,靈活方便。較之傳統的教學模式,微課具有重點突出、靈活方便的優勢。例如,在古代服裝史部分,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難點,教師可通過短視頻進行說明,在解決難點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此外,微課教學還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教學模式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2、運用新媒體技術整合服裝史教學的網絡資源。新媒體環境下,整合優質多元、開放共享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對于提高服裝專業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服裝專業教師可以通過整合數字媒體技術、流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等多樣化的網絡教學資源,并將個人的優秀教學資源實現共享,來提高服裝史課程的教學質量。網絡教學資源內容豐富,包括文檔、圖片、音頻、視音頻等多種形式,服裝專業教師通過凝練篩選,從網絡資源中為學生精選出具有較高價值的資源和信息并及時傳遞給學生,可以使學生學習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率。3、基于新媒體技術實現教師的角色轉換。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教學的大環境已經改變。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角色轉換,大膽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提升新媒體技術的教學能力,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適應信息時代的新要求。教師要從傳統的理論講授轉變為學習引導和指導。新媒體時代,雖然高校專業教師已經從傳統的教學負擔中解脫出來,但是也面臨新的挑戰。因為當學生面對大量充斥的信息時會無所適從,對信息的選擇和判斷產生質疑,影響了學習效率。因此,服裝專業教師應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信息篩選、教學內容組織和引導學生學習,從單純的知識講授者轉變為教學指引者,全面提升服裝史教學的質量。新媒體環境下,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已經被改變,人們在利用新媒體獲取信息資源的同時也在共享自己的資源。因此,以新媒體介入教學時,教師的主導角色應該更多的體現為教學的組織者、學習的引導者、教學系統方法的設計者和學習目標的責任者[2]。4、基于新媒體技術進行服裝史教學評價。新媒體技術具有互動性、數字化和網絡化等特征,可以為教師的教學效果評價和學生的自評提供服務。具體來說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學生可充分發揮智能手機的作用,借助數字化和網絡化的環境進行學習和實時測評,并根據測評結果開展有針對性的自我訓練。在學習、測評的過程中,不斷自我反思、自我修正和提高。第二,學生還可充分利用QQ、微信等社交平臺,實現學生之間的互評。新媒體提供的交互性學習環境,為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評價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學生通過無拘無束地交流、討論和互評,激發彼此的學習動機,提高自身的評價和反思能力。第三,新媒體環境下,教學評價不受時空限制,學生可以實現按需學習、即時訓練、即時評價。
總之,在新媒體環境下,服裝史教學評價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只有正確認識對待這些變化,才能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信息時代,科技日新月異,作為一名高校服裝專業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服裝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還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更新觀念,掌握先進的新媒體技術并合理運用于教學,開發新的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手段和方法,豐富教學內容,才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優秀的服裝卓越人才,從而滿足經濟發展與人才培養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高麗娜,韓麗艷.新媒體技術與計算機學科教學結合策略研究,科技信息,2014(6):106-109.
[2]抗文生,楊慶.新媒體環境下教學多信源聚合探討.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09(1):30-32.
作者:穆慧玲 單位:德州學院
- 上一篇:語文課堂多媒體技術探討
- 下一篇:醫院新媒體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