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版業的發展趨向淺析論文

時間:2022-12-14 09:58:00

導語:中國出版業的發展趨向淺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出版業的發展趨向淺析論文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日益臨近,出版作為捕捉前沿科技資訊和傳播最新人類文明成果的重要媒介,在應對國際化的挑戰中,出版業的全球化趨勢無疑對出版組織的競爭能力、應變能力、適應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我國出版業的發展走向

我國的出版改革和發展是相互促進的。現階段,就出版領域而言,新聞出版總署提出了五大戰略:精品戰略、集約化戰略、科技興業戰略、“走出去”戰略和人才戰略,作為推動出版業發展的重點。中國要由一個出版大國盡快向出版強國轉變,需要大發展,發展才是積極的生存。目前,我國出版業的發展主要呈現出以下幾種態勢:

1.精品戰略帶動出版發展。精品力作是帶動產業發展的關鍵,在商品社會里就是品牌意識。品牌從樹立到轉化為品牌資產,需要不懈努力去打造。中國文化悠久,出版資源豐富,國內市場廣闊,我們只有組織出版具有自主品牌,思想性、藝術性和可讀性俱佳的優秀出版物,才能為中國出版走向世界開辟廣闊前景。

2.“走出去”戰略檢驗出版實力。現今是一個傳播技術日新月異,開放的、競爭有序的市場統一的世界,各種文化相互滲透,共同發展。在開放的環境里進行文化競爭,我們必須走出去,實現跨越式發展。從產業發展來看,就是行業的跨越。從經營地域來看,走出去,就要跨省、跨境,還要跨國,開拓國際市場,放開經營,把經營做大做強。我們可以在同行業之間融資,可以進行社會融資,也可以和國外進行合作,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放開投資渠道,支持出版業的發展。在廣闊的世界大市場,我們的精品力作能否走出國門,進世界市場,這是檢驗我們實力的根本。

3.科技創新推動出版發展。科技創新是出版發展的重要動力,出版技術每一次的技術革新都會引領出版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出版業內數字化進程的加快,適應數字化媒介的出版物也隨之出現了多樣化,出版業的發展與進步離不開數字技術作全方位的支持。隨著寬帶技術暢流化、因特網普及化的趨勢,以及電子出版、網絡出版和數字印刷出版等數字化技術本身發展的日益完備,將會對出版物生產和經營模式產生較大撞擊,并進行較大的結構調整和全面的技術提升,以提高出版物的出版時效,適應人們對文化產品不斷日益增長的多樣豐富的需求,催生出版經濟的繁榮。

二、應對挑戰的核心競爭力建構

企業要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優勢并獲取豐厚利潤,必須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任何一個想在未來競爭中獲得成功的企業,必須明確應怎樣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面對我國加入WTO給出版企業帶來的發展機遇與嚴峻挑戰,面臨全球化浪潮和海外傳媒的沖擊,探尋我國出版業的改革、創新與發展之路,必須建構和培育我國出版業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適應國際市場挑戰的核心競爭力。筆者認為,我國出版業的核心競爭力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觀念創新是核心競爭力的先導。民族進步、國家興旺離不開創新,出版業的發展更離不開創新。發展需要觀念創新,觀念創新是其他方面創新的先導。要樹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新觀念,沖破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改變一切束縛發展的做法和規定,摒棄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在市場經濟基本機制框架下,用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和基本規則指導我國出版及生產經營活動,充分利用出版資源,既要積極“引進來”,也要大膽“走出去”,利用優勢,務求實效。創新是出版業進步的靈魂和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只有不斷地進行觀念創新,才能帶動體制創新、管理創新、營銷創新、人才創新和科技創新,從而形成和鞏固我國出版業的核心競爭力。

2.人才優化是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出版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作為知識密集的智力型產業,隨著產業發展和高新技術的應用,出版業對人才的需求量將越來越大,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將越來越高,對人才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能的要求將更加多樣化。面對國外出版集團強大的資本優勢、激勵機制優勢和我國相應方面存在的某些弊端,應探索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選人用人機制,盡快建立健全適應市場競爭的人才激勵和約束機制,形成良好的人才培養、會集機制。只有廣納群賢,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業務精、懂管理、善經營并且有全球眼光和應變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隊伍,才是形成市場競爭力的關鍵。

3.品牌延伸是核心競爭力的方向。國際上成功的出版集團,無一不是以一個或幾個國際知名出版物作為立業之本、擴張之基。我國出版業在日益激烈的國際國內競爭中必須精心打造自己的品牌,努力塑造自己的市場形象。加入WTO后,國際文化交流與日俱增,讀者眼界日漸開闊,認同名牌出版物,引領新的市場需求和競爭態勢。我們只有培育品牌,深度開發品牌,整合各種社會資源,提升自己的規模和技術,利用品牌效應,跨行業經營,多元化滾動發展,才能使我國出版業具有持久的國際競爭力。可以預見,開展多元化的跨傳媒經營,就是品牌延伸。公務員之家

4.營銷開發是核心競爭力的保障。營銷是有計劃、有組織的經營全過程,強調創意和策劃的含量。加入WTO,外商憑借雄厚的資金逐步深入中國的出版業。我國出版業迫切需要熟悉現代企業管理,掌握資本運營規律的新型人才,需要既是優秀編輯又是精通市場營銷和管理的雙料人才,來引導消費和開拓市場。因此,要確立現代營銷理念,制訂銷售方案,分析讀者心理,發掘潛在需求和市場。適應市場需要和外資進入中國分銷業市場的現實,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創新發行體制和機制,多渠道、多方面地拓展發行市場。以客戶為導向,一手抓讀者需求,一手抓可滿足讀者需求的供應鏈,已成為現代出版企業的營銷理念。市場的開拓從根本上說就是主動地適應和滿足市場,以提升出版業參與國際競爭的綜合能力。

總之,出版業面向全球發展,挑戰與機遇并存。面對這一前所未有的國際化壓力,我們只有立足本國,放眼世界,深切了解自己所從事行業的優劣態勢,悉心培植我國出版業在WTO規則下參與國際競爭的資質和實力,尋求與大環境的契合,才能在當今世界出版大潮中拓展出生存的空間和發展的可能,從而推動我國出版業的快速發展,實現中國出版產業的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