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蓬提取工藝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28 05:14:00

導語:飛蓬提取工藝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飛蓬提取工藝分析論文

1儀器與材料

1.1儀器日本島津高效液相色譜儀(N2000色譜工作站);UV-1700紫外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超聲波發生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HHSY21-Ni4-C型電熱恒溫水浴鍋(北京長源實驗設備廠)。

1.2材料飛蓬干燥全草(采自長白山,經長春中醫藥大學鄧明魯教授鑒定);野黃芩苷對照品,蘆丁標準品(供含量測定用)購于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2方法與結果

2.1飛蓬總黃酮含量測定

2.1.1對照品溶液制備精密稱取干燥至恒重的無水蘆丁對照品5.05mg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適量70%的乙醇超聲處理5min,用乙醇定容至刻度,搖勻,得濃度為0.202mg/ml的對照品儲備液。

2.1.2供試品溶液制備精密稱取樣品干燥粉末1g,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適量70%的乙醇超聲處理5min,用乙醇定容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液。

2.1.3測定波長選擇精密吸取蘆丁對照品溶液0.5ml和樣品溶液1ml于具塞試管中,精密加入5%亞硝酸鈉溶液0.3ml,搖勻,放置6min,再加入10%硝酸鋁0.3ml,搖勻,放置6min,加4%NaOH溶液4ml,用70%的乙醇定容至10ml,搖勻,放置10~15min。以相同試劑為空白。在400~900nm波長范圍內掃描,記錄最大吸收波長為510nm,見圖1。

圖1蘆丁和飛蓬樣品最大吸收波長圖

2.1.4標準曲線制作精密吸取標準蘆丁溶液0.0,0.5,1.0,2.0,3.0,4.0,5.0ml分別加入6支具塞試管中,按照“2.1.3”項操作,于510nm處測定吸光度。并以吸光度(A)為縱坐標,蘆丁對照品溶液濃度(C,mg/ml)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A=11.227C-0.013,r=0.9999(n=6),見圖2。結果表明:在0.101~1.01mg范圍內蘆丁對照品顯色后的吸光度與濃度呈良好線性關系。

圖2蘆丁標準曲線圖

2.1.5供試品含量測定取供試品溶液0.2ml于具塞試管中,按照“2.1.3”項下操作,于510nm處測定吸光度,然后根據線性方程計算其總黃酮的含量。

2.2飛蓬燈盞乙素含量測定

2.2.1色譜條件ChmmasilC18柱(5μm,4.6mm×150mm);測定波長λ=335nm(依衛生部頒發的藥品標準);流動相:甲醇-0.1%磷酸(40:60);流速1.0ml/min。

2.2.2對照品溶液制備精密稱取野黃芩苷對照品1.05mg,置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過濾,搖勻,制成濃度為0.105mg/ml的標準儲備液。

2.2.3供試品溶液制備精密稱取樣品干燥粉末1g,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過濾,搖勻,作為供試品液。

2.2.4標準曲線制作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2,4,6,8,10,12,14,16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野黃芩苷色譜峰的面積。并以吸收峰面積(A)為縱坐標,進樣量(C,μg)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A=1359349.2409C-68257.6517,r=0.9999(n=8),結果表明野黃芩苷濃度在0.21~1.68μg范圍內與峰面積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

2.2.5供試品含量測定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見圖3。

2.3提取工藝的優選

2.3.1提取溶劑的優選稱取100g飛蓬,分別加入14倍量不同的提取溶劑,80℃水浴恒溫提取2h,抽濾,定容,分別按“2.1”測定總黃酮含量,按“2.2”項中方法測定燈盞乙素含量,結果見表1。表1不同提取溶劑的總黃酮和燈盞乙素含量

從表1可知,堿液提取雖然得膏率很高,但是總黃酮和燈盞乙素含量低,且堿液提取加熱容易破壞黃酮類化合物的母核。用水和乙醇作為提取溶劑,雖然得膏率相同,但是水提取的總黃酮和燈盞乙素含量較低,且由于其極性大,易把蛋白質、糖類等溶于水的成分浸提出來,使得提取液存放時,易腐敗變質。乙醇提取的總黃酮和燈盞乙素含量高,因此為這3種溶劑中的最佳提取溶劑。下面的實驗均采用乙醇作為提取溶劑,分別選取乙醇浸漬法、滲漉法、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法、超聲波法進行提取。

2.3.2提取方法的優選稱取100g飛蓬,分別選取乙醇浸漬法、滲漉法、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法、超聲波法進行提取,提取液抽濾,定容,分別按“2.1”項中方法測定總黃酮含量,按“2.2”項中方法測定燈盞乙素含量。不同方法提取的飛蓬總黃酮和燈盞乙素含量測定結果見表2。表2不同提取方法的總黃酮和燈盞乙素含量

經過實驗證明,不同提取方法直接影響著醇提工藝中的總黃酮和燈盞乙素的測定結果。綜合考慮,用回流法提取飛蓬中的總黃酮和燈盞乙素是比較合適的方法。為此,設計正交,進一步優化采用乙醇回流法進行提取的最佳醇提工藝。

2.3.3正交實驗法優選飛蓬乙醇回流提取工藝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乙醇濃度、溶媒量、提取時間、提取次數作為考察因素,每個因素選擇3個水平,因素水平表見表3。表3正交實驗設計因素水平按均勻取樣的規則取飛蓬100g,按L9(34)正交實驗表安排實驗,每組兩次平行實驗,以總黃酮和燈盞乙素含量為評價指標,測定結果取平均值。結果見表4。表4正交實驗方案與結果表5方差分析

以總黃酮提取率為考察指標,直觀分析結果表明A2>D3>C1>B2;以燈盞乙素提取率為考察指標,直觀分析結果表明A2>D3>C3>B3,方差分析(表5)結果表明A因素和D因素對總黃酮及燈盞乙素的提取均具有顯著性影響,而B因素及C因素對提取結果沒有影響,為了節省時間和能源,最終確定工藝條件為A2B1C1D3,即以70%乙醇回流提取3次,1h/次,加醇量為每次14倍量。

2.4驗證實驗稱取藥材按最佳工藝進行驗證實驗,結果表明總黃酮和燈盞乙素含量與正交實驗結果吻合,取得較好的結果,說明該工藝可行。

3討論[4]

目前,提取工藝篩選試驗中常用化學法、生物學法及有效浸出物綜合評價的方法,因此實驗中僅用一種評價指標篩選提取工藝條件往往不夠全面。而且飛蓬中含有多種黃酮類化合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得結果通常是總黃酮的含量,并不能準確反映燈盞乙素的含量,本實驗經研究建立了燈盞乙素含量測定的HPLC法,提高了準確度,穩定可靠。

在實驗中,曾試用了甲醇-0.5%磷酸溶液(45∶55)、甲醇-1%磷酸溶液(35∶65)、乙腈-1%冰醋酸(25∶75)為流動相條件,經反復比較,以正文所選流動相重復性最佳,出峰時間較快,峰形尖銳、對稱,且燈盞乙素主峰與雜質峰明顯分離。

通過L9(34)正交實驗,最終確定了飛蓬中總黃酮和燈盞乙素醇提工藝的最佳條件,并通過驗證實驗證明該工藝,穩定可靠,有效富集了飛蓬中總黃酮和燈盞乙素的含量,為進一步開發飛蓬中總黃酮有效部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林容,陳藝林.中國飛蓬屬及其鄰屬的研究[J].植物分類學學報,1973,11:399.

[2]吉林省中醫中藥研究所,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東北師范大學生物系.長白山植物藥志[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1177.

[3]胡宇慧,張浩,張志鋒.飛蓬屬多種植物的化學成分含量研究[J].藥物分析雜志,2005,25(1):21.

[4]謝秀瓊.中藥新制劑開發與應用[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14.

【摘要】目的對飛蓬中總黃酮有效部位進行研究,并以此為依據開發中藥五類新藥。方法以總黃酮和燈盞乙素提取率為評價指標,選取不同提取溶劑和提取方法,利用正交實驗L9(34)優選乙醇回流提取飛蓬的工藝。結果飛蓬最佳提取工藝為70%乙醇回流提取3次,1h/次,加醇量為14倍量。結論優選的工藝穩定可行,可作為開發飛蓬藥材資源的參考。

【關鍵詞】飛蓬總黃酮燈盞乙素正交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