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婦科藥學監護實踐和認識

時間:2022-05-25 09:58:00

導語:腫瘤婦科藥學監護實踐和認識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腫瘤婦科藥學監護實踐和認識

目前,我國大多數三級醫院的藥學部門都已經開展了臨床藥學工作,有專職的臨床藥師,深入臨床,參與臨床藥物治療,提高了用藥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但是在面臨高風險的腫瘤化療方面,臨床藥師如何指導腫瘤病人合理用藥的具體工作方法上,還處于摸索階段。筆者根據自己在腫瘤婦科開展臨床藥學工作的實踐,總結了一些經驗和方法,供同仁參考。

1配合醫師制定合理的用藥方案

在參與腫瘤婦科查房過程中體會到,臨床醫師在診斷及腫瘤臨床分期、手術、化療適應征的掌握及其他綜合治療方面有許多值得藥師學習之處,但在藥物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藥品不良反應的預防方面有許多問題需要糾正。例如,將昂丹司瓊與地塞米松磷酸鈉配伍使用,而有文獻表明[1],兩者之間配伍禁忌不確定,不能混合使用。又如西米替丁能抑制胃酸分泌[2],與昂丹司瓊和地塞米松聯用為常用有效止吐方案,但西咪替丁是細胞色素P450-3A4同工酶強抑制劑,并能降低肝血流量,能降低一些抗腫瘤藥物如紫杉醇、多西他賽等合用藥的代謝,使其毒性增強,兩者合用后,應注意監測可能會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再如,一些中藥注射劑用于癌癥病人,配合化療、放療有明顯的增效減毒作用,能改善癌癥病人全身健康狀況、保護骨髓造血功能,改善腫瘤病人的細胞免疫功能,提高腫瘤消失、縮小率,減少化療藥物所引起的毒副反應,但一般應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后靜滴,而不宜選用氯化鈉注射液及離子成分較多的乳酸鈉林格氏液,也不適宜添加氯化鉀等強電解質,這是因為中草藥提取制劑成份較為復雜,與氯化鈉中強電解質溶液配伍后可能會因鹽析作用而產生大量不溶性微粒,提高輸液反應的發生率。臨床藥師參與查房后,往往能及時避免各藥物之間由于藥效學和藥動學的相互影響而增加不良反應,同時指導護師進行輸液配制,盡可能避免藥物之間因配伍不當產生理化性質的改變或發生藥理性拮抗,最大限度降低了藥源性疾病的發生。

2協助并促使護師有效執行用藥方案

護師是藥物治療的執行者,在發揮藥物最佳療效和減少不良反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但在查房中發現護師執行醫囑過程中在藥物使用方法的細節上不夠規范,存在一定的隨意性,例如,紫杉醇治療引起過敏反應幾乎都發生在用藥后最初的10min內[3],因此前10min滴速宜慢,但紫杉醇的滴注時間應不超過3h,延長靜滴時間會使毒性增大;實際工作中發現護師在執行紫杉醇給藥時會因病人要求調慢滴速,未嚴格按藥品說明書要求正確給藥。另外使用紫杉醇后立即給予表柔比星,也可加重毒性。有些抗腫瘤藥物,可根據機體對藥物反應的晝夜節律性來確定給藥時間,以提高療效、減少毒性。比如鉑制劑和5-Fu聯合應用時[4],下午4點給予鉑制劑,臨晨4點使用5-Fu,可以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這主要是因為腎臟對鉑的排泄在傍晚達到峰值,下午4點給予鉑制劑,可以減少腎毒性。另一方面,5-Fu的最高血藥濃度出現在每日臨晨4點左右,而此時直腸黏膜上皮細胞和骨髓細胞不活躍,機體的耐受性相對較高,也可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臨床藥師根據抗腫瘤藥物的具體特性、用法等,在參與科室的交班時,對護士開展抗腫瘤藥物的藥學知識介紹,讓護士了解抗腫瘤藥物的特殊性并引起重視,并對藥品說明書上的專業術語提供解釋,對藥物的特殊用法提供一些指導與幫助,發現不對之處,及時給予糾正,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3關注藥品不良反應的預防、觀察和處理情況

臨床醫生在工作中大部分精力是放在藥物的療效方面,對藥品造成的不良反應研究進展關注較少。掌握藥品不良反應的第一手資料,不僅能夠在醫生進行藥物治療時給予及時提示,更能夠減輕由不良反應給患者造成的病痛和更大損失。例如,多柔比星、表柔比星等蒽環類抗腫瘤藥物致心臟毒性作用較為突出[5],可表現為兩種類型,急性毒性在用藥后數小時或數天之內即可發生,主要表現為竇性心動過速、心律常、傳導阻滯、心電圖ST段下移、T波低平等,這類毒性與藥物劑量無關,多可恢復;而慢性毒性與藥物的累積總量有關,遲發的嚴重噴射性心力衰竭大多在用藥半年以后或總劑量逾450~550mg•m-2和700~800mg•m-2時發生,這種嚴重心肌損害有時可突發而無任何先兆,與環磷酰胺同用時,心臟毒性更強,因此,化療前后及化療期間應注意監測患者心功能的變化,如心電圖、心臟生化指標、超聲心動圖的變化等,化療時除注意用量外,可聯合應用VitE、輔酶Q10和微量元素硒[6]等藥物預防可能發生的心臟損害,改善心肌細胞能量代謝,增強和促進受損正常細胞的恢復。又如化療引起口腔潰瘍可在進食漱口后用魚肝油滴劑涂抹,促進潰瘍面愈合[7]。對抗腫瘤藥物靜注時不慎外漏,可在局部立即注入生理鹽水稀釋,采取4~6h內冰敷或硫酸鎂溶液濕敷等措施。

4針對腫瘤患者的心理特點,對患者進行用藥教育,提高患者用藥的依從性

多數婦科惡性腫瘤患者會出現緊張、焦慮、恐懼和情緒失控等問題,臨床藥師應十分重視病人在心理、精神方面所需要的幫助和治療,這不但有益于病人的治療效果,而且將大大提高治療后生存病人的生活質量。臨床藥師參與查房,通過與患者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拉近了距離,增進了理解,告訴病人如果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將會取得良好的效果,使病人對疾病有正確的了解,增強信心,主動配合治療,獲得最佳療效,同時又改善了醫患關系,促進和提高了患者合理用藥的意識,對藥物治療的作用與不良反應有辯證的看法和心理準備,解除了一些不必要的顧慮。對化療藥副作用產生的用藥恐懼,可以事先對癥處理一下,比如患者注射干擾素一般都會發熱,建議臨床醫生在注射干擾素前,給患者口服新癀片,發熱癥狀能明顯減少或減輕[8],改善了患者的依從性,增強了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臨床治療。通過在腫瘤婦科的實踐,臨床藥師在醫療過程中提出的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都能為臨床所接受,其工作的重要性已逐漸受到醫師、護師和患者的認可,開展臨床藥學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有了臨床藥師的參與,能提高合理用藥水平和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減少不合理的藥物伍用,從而減少了可防范的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改善了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但臨床藥師必須加強臨床醫學專業知識的學習,只有具備醫學知識,才能了解患者的綜合情況,明確臨床用藥目的,并將自身藥學知識變成服務的優勢,承擔起合理用藥的責任。同時對藥學知識也需要及時更新,掌握藥學領域的最新動態,只有這樣,臨床藥師才能在臨床醫療實踐工作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臨床藥師的醫、藥學專業知識均需要進一步學習提高,臨床實踐需要更長時間的磨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