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監護對糖尿病患者的臨床價值
時間:2022-09-10 03:04:10
導語:藥學監護對糖尿病患者的臨床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開展用藥咨詢和藥學監護的臨床價值。方法從洛陽東方醫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就診的5715例糖尿病患者中,選取實施藥學監護的126例作為觀察組,隨機選取同期的126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管理,觀察組開展用藥咨詢和藥學監護,對比兩組患者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和糖尿病控制情況。結果對照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為28.6%,而觀察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4.8%,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后,糖尿病控制情況,觀察組DBP、FPG、BMI、2hPG、SBP和HbAlc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糖尿病患者臨床治療中,臨床藥師積極提供藥學服務,實施藥物干預,可促進臨床用藥的合理性,有效發揮藥學服務。
關鍵詞:糖尿病患者;用藥咨詢;藥學監護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1-2]。糖尿病屬于一種代謝性疾病,主要臨床特征為血糖指標不斷增高,多發于中老年人,隨著生活模式和飲食方式的改變,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逐年增加,大部分老年患者合并其他慢性基礎病,肝腎功能較差,自身免疫力較低,控制感染難度較大[3-4]。在治療過程中,臨床藥師積極對患者開展用藥咨詢,給予科學的用藥指導,并實施藥學監護,保證其用藥的合理性,能夠有效發揮自身專業知識技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從洛陽東方醫院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0日就診的5715例糖尿病患者中,選取實施藥學監護的126例作為觀察組,隨機選取同期的126例作為對照組。其中,觀察組中男64例,女62例,年齡44~64歲,平均年齡(54.9±4.8)歲,病程為0.9~5年,平均(2.3±0.4)年;對照組男66例,女60例,年齡45~63歲,平均年齡(54.1±6.5)歲,病程為1~4.8年,平均(2.3±0.4)年。對比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和病程等一般資料,均無顯著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診斷標準;②空腹血糖測試值超過7.0mmol/L;③簽署同意書,自愿參加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血液系統、呼吸系統等疾病;②意識清醒,無精神障礙;③合并感染、冠心病等疾病。1.2干預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管理,觀察組開展用藥咨詢和藥學監護,包括建立監護檔案、藥物重整、疾病相關知識健康宣教、用藥咨詢指導和不良反應監護等,具體內容如下:①建立監護檔案:統計患者姓名、年齡、病史、用藥情況、過敏史等基礎資料;②用藥指導:針對患者需要長期服用瑞格列奈片、二甲雙胍片或者其他藥物進行降糖治療,可給予用藥指導,增加患者對服用藥物的了解,規范使用,保證用藥的合理性。注射胰島素時,臨床藥師可親自示范,或者協助護師進行操作講解,保證胰島素注射的正確性,實現對血糖的有效控制;③糖尿病知識健康宣教:積極開展用藥宣教,患者入院后,全面講解相關糖尿病知識,提高患者疾病認知;叮囑患者注意飲食,保持低糖低脂;合理運動,規范用藥,積極控制血糖;④藥學監護:告知患者相關的藥物不良反應,包括長期用藥會導致低血糖,或者長期注射會造成皮下脂肪增生等。根據患者的控制目標,結合實際情況,調整相關服用藥物的品種和劑量,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1.3觀察指標。隨訪6個月,依據藥品說明書和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等制定不合理用藥評價標準[5],計算患者不合理用藥率。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后糖尿病指標,舒張壓(DBP)、空腹血糖(FPG)、體質指數(BMI)、餐后兩小時血糖(2hPG)、收縮壓(SBP)和糖化血紅蛋白(HbAlc)。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計數資料[n(%)]和計量資料sx±分別行χ2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對比兩組患者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包括品種、用法和用量等方面,其中對照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為28.6%;而觀察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4.8%,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2.2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后糖尿病控制情況。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后,糖尿病控制情況,觀察組DBP、FPG、BMI、2hPG、SBP和HbAlc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糖尿病作為一項常見的多發疾病,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危及生命安全[6]。隨著患病人數的不斷增多,加強對疾病知識的宣傳教育,做好用藥咨詢和藥學監護工作顯得十分重要,部分患者對疾病知識了解較少,服用降糖藥物時對藥性認識不足,無法得到良好的控糖效果[7]。臨床藥師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開展用藥咨詢和藥學監護,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保證患者用藥的合理性,避免藥物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不良反應的發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水平[8]。從本次研究中分析可知,觀察組開展用藥咨詢和藥學監護用藥不合理發生率為4.8%,而對照組給予常規管理,用藥不合理發生率為28.6%,明顯高于觀察組(P<0.05)。分析實施干預后,患者糖尿病指標控制情況,觀察組DBP、FPG、BMI、2hPG、SBP和HbAlc指標也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由此說明,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開展用藥咨詢和藥學監護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具有良好的效果。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臨床治療中,臨床藥師積極提供藥學服務,實施藥物干預,可促進臨床用藥的合理性,有效發揮藥學服務,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趙輝,陳麗華,桂光保,等.開展藥物咨詢工作對提高社區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探討[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4(8):154-156.
[2]趙彩霞.320例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的降壓用藥情況分析[J].醫學臨床研究,2012,29(7):1359-1360.
[3]ZhaiP,LiQ,GillaniAH.Theimpactofshortmessageservicesandpersonalconsultationbypharmacystudentsonmedicationadherenceandbloodpressurecontrol:studyprotocolforaclusterrandomizedtrial[J].Patientpreferenceandadherence,2019,13(11):627-636.
[4]郭樹英.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在二甲雙胍聯合格列齊特治療2型糖尿病效果不佳中的應用觀察[J].臨床研究,2019,12(15):1664-1667.
[5]陳愛芳,陳東,廖婧,等.臨床藥師參與糖尿病伴頸部癤癰感染患者個體化藥學監護的優勢[J].中國醫藥,2017,12(11):1664-1667.
[6]陳安妮,范成龍,范國榮,等.急性冠脈綜合征合并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圍術期藥學監護與血栓平衡管理[J].廣東藥科大學學報,2019,35(1):107-111.
[7]李洪英.淺析糖尿病患者用藥咨詢及藥學監護[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8):195-196.
[8]肖萬和,王志堅.接受多藥治療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采用藥學干預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28):112-114.
作者:曹珊珊 蘇永立 單位:洛陽東方醫院
- 上一篇:利用思維導圖提升中職會計教學質量
- 下一篇:藥學專業本碩博人才培養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