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藥學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02-28 04:31:00
導語:生藥學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樹立學生學習該課程的信心
該門課程開設在藥學專業中,并被安排在大學四年級上學期。筆者結合學生需要找工作或繼續深造的現實需要,在課程開始,就結合該門課程的性質特點及就業形勢做了明確的介紹。近年來專業生藥學學生培養較少,處于相對冷門階段,而隨著中藥產業不斷擴大,中藥材的用量和價格近年來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企業單筆藥材的采購數量和金額也隨之不斷上漲,藥材的真偽及質量的優劣成為擺在藥品生產企業面前的頭等大事,沒有大量優質藥材做基本保證,企業不可能生產出合格的藥品。越來越多的企業愿意出重金聘請具有扎實生藥學背景的人員為企業藥材采購把關。由于生藥學具有實踐性特別強的學科特點,所以在職位競爭中具有優秀藥材鑒定能力的本科生與理論能力較強但對藥材實際辨別能力較弱的碩士甚至博士相比,并不處于劣勢,相對職位競爭能力較強。而對于希望繼續深造的學生,我們也積極引導他們向生藥學方向發展。通過對于生藥學學科特點、就業、深造前景的介紹,學生端正了學習態度,對于生藥學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大幅提升。
2對于課堂教學的改革
2.1使用多媒體教學生藥學作為一門形態學科,有大量的形態學方面的知識,例如植物形態、性狀特征、顯微特征,以前在課堂上教師僅憑課堂講授很難講清其特點,而課本上大多為墨線圖,彩色圖片較少,不夠生動,學生在學習當中不能準確理解。近年來由于多媒體技術的逐漸成熟,越來越多人認識到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越性。合理使用一些豐富多彩的原植物圖片、生藥圖片、飲片圖片、粉末及組織顯微圖片,可豐富課堂內容,使內容進一步直觀化。如講到黨參的“獅子頭”,黃芪的“菊花心”,蒼術的“朱砂點”,何首烏的“云錦花紋”等術語時,學生由于缺乏實踐經驗很難理解這些術語,我們利用多媒體課件將這些生藥特征性狀制成圖片播放給學生觀看,課堂上只需稍加說明學生就能輕松的理解這些內容且印象深刻。對于貴重藥材的真偽鑒別,應用多媒體技術更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天麻是一種名貴而常用的中藥材,價格比較高,市場常以芭蕉芋、馬鈴薯、紫茉莉、大麗菊、商陸、山芋及多種蘭科植物的塊根冒充天麻藥用。通過大量特征圖片并結合教師的講解,學生對天麻的真偽一目了然。在使用圖片的同時,我們也制作了大量的視頻小短片,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理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2尊重并突出傳統鑒別心得古代勞動人民在藥材鑒別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時也注意到生藥材鑒別存在要點散亂,內容枯燥,不便記憶等問題。為此古人進行了非常言簡意賅的總結,歸納為“歌訣”或經驗術語。該部分內容在一般的生藥學教學過程中僅僅是作為了解內容來處理,對學生教學通常是一帶而過,但這恰恰是非常寶貴的財富,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時至今日,其中大部分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指導意義,如描述野山參的“蘆長碗密棗核艼,緊皮細紋珍珠須”;貝母類生藥的“大貝單瓣似元寶,珠貝元寶瓣合抱,松貝粒小懷抱月,青貝扁圓開口笑,爐貝圓錐有黃斑,平貝上下兩面凹,貝母鱗莖皆分瓣,若不分瓣是假冒”;大黃的“星點”;天麻的“鸚哥嘴”等等,這些歌訣或經驗術語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字或幾句,卻朗朗上口,把藥材的性狀特征傳神的表達出來了,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藥材性狀的理解,另外也方便了學生對藥材的記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課堂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對“歌訣”或經驗術語需要熟記,將其從考察內容提升到必考內容,增強學生對該部分內容的理解記憶。
2.3將實踐引入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好的辦法莫過于讓學生親身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以往的參與局限于實驗課上,我們引入討論課程,在每個章節的理論及實驗課程完成后,學生以5人一組進行分組,然后將該章節所有重點介紹的藥材按優質真品、偽品、混淆品以及劣品打包后分發到各組,要求學生不僅鑒別其真偽,更要鑒別其品質優劣,并提出相應的理論證據。同時引入競爭機制,各組之間相互打分,鼓勵學生進行討論,通過課堂討論,使得學生對于本章介紹的重點藥材有了非常難得的深刻理解。
3對于實驗教學的改革
3.1調整實驗課教學內容大幅度調整了實驗課的比例,與理論課程的比例達到了1∶1,在實驗的安排上由于在前期的藥用植物學課程中已經進行了大量的藥材性狀及顯微實驗,所以在生藥學實驗中適當減少了該部分內容在實驗中所占比例,增加介紹藥典中常用其他的鑒定方法,如藥材的灰分、水分檢測、薄層掃描等,同時積極與藥學其他專業展開綜合實驗,比如在天然產物化學經典的《槐米中蘆丁的提取實驗》中,首先要求學生對所提供的槐米藥材按照藥典收錄該藥材中包括的性狀、鑒別、檢查等各項下要求的指標進行檢測,確定藥材真偽及品質是否達到藥典要求。
3.2配備生藥學標本室遵照教學大綱并結合職業藥師考試的要求,配備了包括根莖類、莖木類、皮類等各大類型的二百多種生藥標本,完全對學生開放。同時增加常用偽品,劣質藥材標本,達到對比學習加深印象的效果。并在學期期末之前專門抽出兩周時間,將所有藥材都拿出來,要求學生強化掌握所有藥材的鑒別要領。
4對于實踐教學的引入[2]
在理論及實驗教學之外我們結合生藥學自身特點,積極走出教室,走出校門,讓學生參與課外實踐活動。藥用植物園是生藥學一個非常好的教學實踐基地,我院在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建立了生藥學實習基地,依托中國科學院的雄厚理論及實踐平臺,邀請植物園研究員對藥用植物進行講解,使學生能夠更清楚地認識和掌握藥材各生長期的植物形態特征,增強了感性認識,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想了解這些藥材的求知欲望,煥發其極大的學習熱情。雖然藥用植物園的生態環境與天然藥材的生長環境有些差別,但經常、隨時地觀察藥用植物的形態、不同生長期的特點,使生藥材原植物的講解更加生動具體,便于學生熟練掌握藥材的形態特征,培養野外認藥的技能,以具備特殊條件下利用天然藥材的能力。同時還開展了實地拉樣方測產量等簡單的野考活動,使得學生對于野考活動有了基本的認識。
5小結
通過多媒體教學以及討論式教學的引入,實驗內容的與時俱進,以及因地制宜地開展野外實踐活動,原本呆板的生藥學理論及實踐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學生學習積極性得到極大的激發,大大地提高生藥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鄭漢臣.藥用植物學與生藥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
[2]黃寶康,秦路平,鄭漢臣,等.藥用植物園作為實踐教學基地的功能模式探討[J].藥學教育,2007,23(1):34.
【摘要】目前生藥學教學中存在著內容重復單調死板等明顯不足,多媒體以及討論式教學的引入可以顯著提高生藥學課堂教學質量,實驗內容的更新和實用性的加強為生藥學學生實踐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因地制宜地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是對生藥學教學的有益補充。以上幾點的結合可大大地提高生藥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生藥學;教學方法;教學改革
- 上一篇:絞股藍化學成分分析論文
- 下一篇:化淤通絡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