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中藥研究與開發
時間:2022-05-18 05:21:00
導語:透析中藥研究與開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研究大黃中5種羥基蒽醌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pH梯度萃取法從大黃中提取出蒽醌成分,采用體外實驗及二分法測定各成分的抑菌效果。結果大黃中大黃素、蘆薈大黃素、大黃酸有抑菌作用,大黃酚與大黃素甲醚無抑菌作用。抑菌效果大黃素最好,蘆薈大黃素次之,大黃酸最差。結論大黃具有抑菌作用。
關鍵詞:大黃;金黃色葡萄球菌;二分法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大黃具有抗菌、抗腫瘤、降低血壓、健胃、利膽、保肝、強心、延緩衰老、調節免疫功能等作用。大黃中含有的最主要的5種羥基蒽醌是:大黃酸、大黃素、蘆薈大黃素、大黃酚、大黃素甲醚。本實驗主要通過對這5種羥基蒽醌的提取、分離及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進行比較,旨在為大黃在抗菌方面的應用提供一定的實驗依據。
1實驗材料
大黃購于沈陽中街新藥特藥,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209P購于遼寧省藥品檢驗所。
2方法與結果
2.1大黃總蒽醌的提取[1]
稱取25g的大黃粗粉,置于圓底燒瓶中,先加入50mL的20%硫酸,再加入125mL的氯仿,75℃回流4h。
2.2游離蒽醌的分離[2]
本實驗采用pH梯度萃取法進行分離。氯仿總提取液50mL,加pH8的緩沖液17mL,振搖,靜置,緩沖液層加鹽酸酸化至pH3,靜置,沉淀,抽濾得大黃酸,用冰醋酸重結晶得大黃酸精品。剩余氯仿層加pH9.9的緩沖液30.5mL,振搖,靜置,緩沖液層加鹽酸酸化至pH3,靜置,沉淀,抽濾得大黃素,用冰醋酸重結晶得大黃素精品。剩余氯仿層加pH13的緩沖液60mL,振搖,靜置,緩沖液層加鹽酸酸化至pH3,靜置,沉淀,抽濾得蘆薈大黃素,用冰醋酸重結晶得蘆薈大黃素精品。剩余氯仿層回收氯仿,得大黃酚與大黃素甲醚混合物。
2.3提取物溶液的配制
將各提取物用其相應的緩沖液配制成濃度6mg/mL的溶液。
2.4大黃中5種游離蒽醌抑菌作用的檢驗
2.4.1培養基的制備
牛肉浸膏0.15%,酵母浸膏0.6%,蛋白胨0.6%,葡萄糖0.1%,瓊脂1.8%,pH6.9~7.1,常水配制。
2.4.2操作過程
制備50mL培養基,滅菌30min。在超凈工作臺上,先倒出30mL至培養皿中,再于50℃左右向另外20mL培養基中迅速加入0.6mL菌懸液,混勻,倒入同一個培養皿中。待培養基凝固后,分別點上5μL、濃度為6mg/mL的各提取物溶液。在37℃恒溫培養箱中培養10h,然后進行美藍染色。量取100mL95%乙醇,加濃鹽酸1滴,即為酸性乙醇。量取100mL95%乙醇,加氫氧化鈉2g,振搖,待溶解后即為堿性乙醇。取美藍溶液20mL倒入平板中,用三角耙涂勻,2min后傾去,倒入酸性乙醇20mL,2min后傾去,倒入堿性乙醇20mL,2min后傾去。細流自來水沖洗3min,傾去并吸干浮水,快速貼上濾紙1張,用三角耙趕走氣泡,10min后揭下濾紙,晾干。5種游離蒽醌抑菌圈直徑:大黃酸為5mm,大黃素為9mm,蘆薈大黃素為3mm,大黃酚與大黃素甲醚混合物為0mm。
2.4.3二分法測定各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濃度[3]
準備16支試管,其中1支作為空白對照組,其余15支平均分成3組,分別代表3種不同的成分,每組分成Ⅰ、Ⅱ、Ⅲ、Ⅳ、Ⅴ號,并用記號筆標明。然后用相應的緩沖液配制成不同濃度的提取物溶液,向試管中加入培養基(配方與2.4.1相同,但不加瓊脂),將培養基與提取物溶液充分混合后,滅菌。最后在超凈工作臺上分別向3組試管中(除空白對照組)分別加入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懸液。具體加入量見表1~表3。培養24h酸的Ⅱ、Ⅲ、Ⅳ、Ⅴ號試管全部長菌,只有Ⅰ號試管沒有長菌;蘆薈大黃素的情況與大黃酸一樣,只有Ⅰ號試管沒有長菌。大黃素的抑菌作用最好,Ⅰ、Ⅱ管都沒有長菌,Ⅲ、Ⅳ、Ⅴ號試管全部長菌表1大黃酸不同濃度溶液的抑菌作用(略)表2大黃素不同濃度溶液的抑菌作用(略)表3蘆薈大黃素不同濃度溶液的抑菌作用(略)。
3討論
二分法具有簡便、準確、省時等特點。將待測成分按其前一個的一半濃度稀釋,首先在數值計算上很方便,不用大量的計算;其次在配溶液時不容易弄亂出錯,只進行稀釋半倍即可;第三是在做出結果后,直接用肉眼就可以觀察結果,方便快捷,無須動用其他儀器,節省時間。實驗結果表明,大黃中大黃素、蘆薈大黃素、大黃酸有抑菌作用,大黃酚與大黃素甲醚無抑菌作用。抑菌效果大黃素最好,蘆薈大黃素次之,大黃酸最差。
參考文獻:
[1]張梅.中藥化學基礎.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85.
[2]袁倚盛.大黃游離蒽醌的制備與純化[J].中草藥,2000,31(7):508.
[3]鄭鈞鏞.藥品微生物學及檢驗技術[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9.149.
- 上一篇:探究人性論與法
- 下一篇:國內執行知識產權策略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