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學生藥學服務實踐能力探索
時間:2022-03-06 08:48:56
導語:提升學生藥學服務實踐能力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分-全帶模式對提高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水平、實踐技能能力的效果。方法:通過對藥品設立電子定位碼,建立基于HIS系統的處方干預系統,增設處方對比功能等信息化建設應用在分-全帶教模式中,通過優化調配過程、處方用藥審核、處方點評信息等完善教學方案。結果:持續優化分-全帶教后,實習生的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有明顯提升,藥學服務水平也有所提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持續完善的分-全帶教模式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能更全面地提升學生的藥學服務能力。
關鍵詞:分-全帶教;信息建設;實習帶教;西藥房
東莞市第五人民醫院是市屬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以下簡稱我院),年門急診服務177萬人次。藥學是醫院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經歷了從單純藥品供應向技術服務型的轉變[1],其中信息系統擔任著重要角色。門診藥房是直接面對患者的窗口科室,肩負著改革的先鋒作用。藥學專業生進入門診藥房實習面臨著新挑戰,與以往“我教你聽”、填鴨式教學等脫機模式不一樣[2],從2016年開始,我院門診藥房實施分-全帶教模式,加強學生對藥師的職業代入感和責任心,降低學生對陌生環境的游離感,提高實習積極性和教學質量。分-全帶教模式充分運用“聚零為整,化整為零”的方法[3-4]。分-全帶教模式是先分后全的帶教過程,“分”是以分診斷窗口為教學基礎[5];“全”是以全面能力綜合培養提升為結果。我院西藥房在2016年對實習生采取分-全帶教模式至今,與傳統帶教模式相比,有效提高了實習生專業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取得了較好的帶教工作質量和效果,實施過程中,隨著我院業務量上升,帶教工作也面臨著新的考驗,為平衡工作效率和帶教質量,分-全帶教工作需要持續完善。下面筆者介紹我院如何應用分-全帶教模式在全面培養藥學專業生們提升處方事中審核[6]、處方點評、藥學咨詢服務等能力,培養高質量藥學專業新血液的探索與實踐。
資料與方法
現狀分析:藥師對于患者的疾病發展過程往往無相關信息可供參考,造成獲取有效信息的滯后,從而無法提供精準的處方審核,讓相關帶教工作也難以全面展開。門診藥房一直在尋求更高效率,給帶教老師和藥學專業生更多互動學習的時間,在門診藥房工作過程中發現問題處方干預流程耗時長,處方調配環節壓力大,壓縮實習生實踐操作時間,往往依靠事后問題處方分享和相關考核學習,缺乏現場及時處理實際問題的思考主動性。西藥房應用分-全帶教模式提升學生藥學服務能力的探索與實踐:優化教學團隊:師資團隊方面,根據年資、職稱、學歷、年度考核評價等為參考指標,選出合適的帶教老師團隊,其中優秀帶教老師擔任總帶教老師,其余為固定帶教老師。因此帶教老師均為藥房骨干,有豐富的窗口工作經驗,但在臨床用藥思維方面有所欠缺,需要不斷學習先進知識,緊跟醫學發展步伐,建立完善的教學方案。帶教老師團隊(以下簡稱團隊)由1名“總帶教老師”和7名“一對一帶教老師”組成,均為本科學歷,工作經驗5年以上的骨干藥師。從2017年開始,帶教老師們陸續外出參與審方培訓班、全國和省繼續教育培訓班等。從中吸收新知識,并提煉出精華部分,在部門定期培訓。藥房常用公共文獻資料更新周期慢,使用頻率低,沒有形成規范化的通用文獻,習慣口頭共識,容易造成同一個知識點說法五花八門,不利于教學工作。因此團隊合理利用信息系統上的公共文獻,包括各疾病用藥指南電子版,從而規范教學內容。見表1和圖1。巧妙利用藥品定位碼,進行藥品分類教學:我院門診藥房藥品種類多,對剛進入學習的藥學專業生們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我們依據分診斷單元合理安排藥架擺放[7],并且設立藥品電子定位碼,該定位碼顯示在處方上藥品名稱左側,分別由藥架編碼+藥架層數組成,能讓實習生快速將藥品名稱、定位碼、適應證等,在調劑的過程中掌握。帶教老師歸納相關定位碼藥品的適應證、藥品注意事項、儲存條件等等,讓教學時間更多應用在講解方面,保障學生與固定帶教老師有充足交流和學習反饋,讓帶教老師掌握學生學習進度,制定相應教學方案。見圖2。處方用藥審核與用藥干預教育:2018年6月的《醫療機構處方審核規范》中明確規定,藥師是處方審核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而處方審核成為其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藥學專業生在實習期間也應加強處方審核的學習。傳統的人工干預方式流程繁瑣,藥師告知患者,患者傳達給醫生,醫生再進行處理,這一套容易出現患者不配合或患者表達不清晰的情況,導致醫生不理解不配合,容易造成藥師與患者、醫生矛盾激化,使工作無法順利進行[8],故傳統模式下現場干預環節多由老師進行,實習生偏重于“旁觀者”的學習方式,缺少真正實踐機會,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審方責任感。為保障分-全帶教模式,實習生能真正參與到處方審核及與醫師的有效溝通,我們基于醫院信息系統(HIS)的基礎上,建立“用藥干預”系統,讓實習生能夠迅速、有效地掌握本診斷單元窗口中常見的用藥錯誤,利于處方審核工作開展;并且鼓勵實習生在調配處方過程中發現存在的問題時,積極提出,并參與到與醫師溝通的過程中。用藥干預表,見圖3。用藥咨詢教育:為患者提供藥學服務是我們最根本的目的,要達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學習《患者藥物咨詢本》,結合患者信息,了解疾病用藥指南,分析用藥合理性,才能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藥學服務,其中藥物咨詢服務是最直觀的體現,也是藥學實習生重點學習內容。溝通是藥物咨詢環節必不可少的部分,學生通過前期各分診單元利用信息化功能學習積累后,在窗口“固定帶教老師”帶領下面對患者進行用藥交待,接受患者藥物咨詢,這一環節應以引導鼓勵為主,讓學生熟練掌握檢索工具的運用,查找文獻,學會把藥學專業用語翻譯為通俗易懂的語言。處方點評學習:處方點評是指藥師進行事后處方審核,部分藥師受傳統調劑模式的影響,認為只要不出現調劑差錯就可以了,缺乏處方點評的責任感,存在思維惰性,沒有履行在合理用藥方面應盡的職責。因此處方點評教學是一個持續提升相互學習的過程,對老師和學生知識儲備有較高要求,是帶教工作中的難點。門診藥房信息系統中增設處方對比功能,臨床上病情發展有一定過程,單張處方體現患者情況具有片面性,且同種藥物在疾病初期、中期、后期等有不同用量和注意事項。
結果
持續優化分-全帶教后,實習生的工表1分-全帶教團隊教學方案學習對象學習任務總帶教老師為帶教團隊歸納各科疾病用藥指南,定期匯總問題處方,總結藥物咨詢情況,分享臨床用藥最新知識固定帶教老師學帶教老師匯總資料,定期進行處方點評,為教學提供案例;進行藥物咨詢模擬,共同學習作質量與工作效率有明顯提升,藥學服務水平也較前有所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和表3。
討論
一般情況下,對于藥房實習生而言,其服務過程中會出現局限性,鑒于此服務人員需要將最少的工作加入至實際服務中,確保患者可以獲取優質的服務,將患者對于藥房服務滿意度提升。然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藥房依舊具有需要處理的問題,而較為重要的問題分別為:①實習生相關方面資源缺少;②工作方式具有單一性;③實習生工作場所局限。以上因素均會對工作質量產生影響,在進行藥房工作的過程中,實習生主要工作內容則是配備需要的藥物,然而單一工作會引發疲勞,進而降低了工作質量。對于此種情況采用分-全帶教模式可確保藥房工作處于透明以及公開狀態,并合理利用人力資源。一種帶教模式的完善是需要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我們結合時展,通過信息化建設提高分-全帶教在門診藥房帶教中的作用效果。通過對藥品設立電子定位碼,建立基于HIS系統的處方干預系統,增設處方對比功能等信息化建設應用在分-全帶教模式中,通過優化調配過程、處方用藥審核、處方點評信息等完善教學方案,有效提高實習生學習效率,有效提高藥學專業生的教學質量。研究結果表明,持續完善的分-全帶教模式更有利于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培養,能更全面地提升學生的藥學服務能力。
作者:張倩雯 盧銳輝 王桂桃 何碧娟 賴佩瑩 單位:東莞市第五人民醫院
- 上一篇:藥學干預抗菌藥物評估分析
- 下一篇:用藥咨詢窗口對藥物咨詢服務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