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藥物分析教學改革研究

時間:2022-03-23 11:28:20

導語:淺談藥物分析教學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藥物分析教學改革研究

[摘要]藥物分析作為藥學類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之一,隨著時代的發展,必須不斷對其進行教學質量的改革。本文將從藥物分析理論教學、實驗教學、考核方式三個方面提出探索性改革措施,為今后的藥學專業藥物分析的良好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撐。

[關鍵詞]藥學專業;藥物分析;理論教學;實驗教學;考核方式

藥物分析作為藥學專業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利用物理化學等分析方法,研究藥物的質量及其規律,對藥物質量進行全面控制的一門綜合應用型學科[1]。其中實驗教學與藥物分析理論教學相輔相成,不僅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但是作為藥學專業領域中重要的工具學科,它要求藥學專業學生對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等涉及分析和化學的專業課知識掌握熟練,涉及范圍廣,學時長,內容多,對學生來說,要學好藥物分析這門必須要有扎實的化學專業基礎,所以需要在理論知識和實驗教學上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2]。如今,隨著新技術和新儀器的不斷進步,藥物分析專業不僅只是用于藥品質量的控制,其研究和教學范圍已經延伸到藥學專業研究的各個環節,而且占據著重要地位。因此,本文從藥物分析了理論教學、實驗教學以及考核模式三個方面中存在的問題,結合了藥學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對藥物分析教學改革進行探討。

1《藥物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理論教學。藥物分析與以化學為基礎的藥學專業課有著廣泛的聯系,尤其是藥物化學、分析化學聯系最為密切[3]。以杭太俊主編的藥物分析,第八版,人民衛生出版社為例,其中涉及了大量的分析化學的知識,主要介紹藥物的結構、鑒別、雜質檢查和含量測定的方法,與藥理學一比較,很少涉及到疾病,學生上課的時候難免覺得枯燥無味,加上藥物分析這門課程通常被安排在大四上學期,在這期間學生要面對找工作和考研的壓力,更加失去了學習這門課的興趣[4]。1.2實驗教學。目前大部分藥物分析實驗教學模式單一,教師先提前幫學生準備好做實驗所需的儀器,再把具體的實驗原理、步驟、內容等都會詳細的講解給學生,最后學生按照老師的講義照做實驗,完成實驗。這樣的教學模式,雖然能保證實驗順利的完成,但學生依賴于老師,賴于思考和預習,使得學生在實驗中處于被動位置,缺乏學習的主動性[5-6]。1.3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是決定學生上課的積極性的一大重要因素,目前,大部分高校把該課程期末考核分為期末考試卷面(實驗報告)成績與平時成績以7:3的方式相結合,小部分采取6∶4的形式。期末的卷面成績直接反應了一個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這門課程,然而平時的表現才是真正決定到期末考試成績,教師在平時考核上面更應該科學化。

2《藥物分析》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

2.1理論教學。2.1.1學科交叉。藥物分析、分析化學、儀器分析以及藥物化學這四門課程在教學上交叉,互為基礎,第八版藥物分析中,第二三、四章藥物的鑒別和雜質檢查和含量測定中光譜和色譜鑒別法最為常用,其中涉及了大量的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的知識;第六章到第十七章講了具體哪類藥物的分析,先要清楚這類藥物的結構特點才能對其進行理化、含量以及雜質的分析,這就需要學生掌握大量的藥物化學知識。所以首先在課程安排上應該合理,應當讓學生先學習分析化學,其次在安排學習藥物化學,最后再是學習藥物分析。這樣循序漸進才能讓學生容易學習藥物分析這門課程,提高學習效率。2.1.2翻轉課堂。傳統的“授課型”教學,整節課45分鐘主要是由教師主導傳授知識,學生很少在課堂上提出自己的疑問,這種填充型教學無法體現出不同類型的教學內容,學生上課的學習效率不高。因此,通過建立“教師”和“學生”角色互換的翻轉課堂,老師作為課堂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學生是知識的主動探究者和構建者,“翻轉型”課堂從將學生劃為3或4人的學習小組,自主進行學習、設計實驗,有效的激發、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和學習的能力[7]。2.1.3互聯網+教學模式。隨著“互聯網”這個熱詞的產生,采用“互聯網+”開展高校課堂教育已是大勢所趨,培養藥學類應用型人才。互聯網+教學模式的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應用于理論授課,引進新的教學媒介(設立藥物分析學習微信公眾號、藥物分析網絡學習網址、微信、QQ群)等新媒體,并內設課后討論、作業、小測驗等,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互聯網+模式下的課堂模式引入提問與討論、課后總結與討論等環節,增強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開闊思路,有效提高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8]。2.2實驗教學。2.2.1優化實驗內容。藥物分析實驗主要是藥物質量的控制和藥物實驗評價展開,為了加強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教學內容可以分為驗證性、綜合性、設計性三個層次的實驗,實驗課開始先開設與理論課進度一致的驗證性實驗,讓學生掌握藥物分析實驗基本的鑒別方法,例如藥物的一般、特殊雜質檢查等。綜合性的實驗,比如復方乙酰水楊酸(APC)片的含量測定,讓學生采用兩步滴定法、重氮法、碘量法對復方乙酰水楊酸中乙酰水楊酸、非那西丁、咖啡因進行系統含量測定操作,使藥物分析學科能夠與相關的分析化學、儀器分析、有機化學等學科內容相結合,通過藥學各學科知識的相互交融,培養學生獨立創新、科學研究等綜合能力。最后,老師根據實驗室能夠向學生提供的儀器、試劑、藥品,選擇難度適當并且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的實驗,讓學生成組查閱文獻,設計實驗方案,師生共同討論修改方案,由學生獨立進行實驗,寫出實驗報告。這樣使得學生主動探索相關的專業知識,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藥物專業知識和實驗技能的成績[9-10]。2.2.2多元化教學方式。藥物分析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理論結合實踐,學生主動思考、動手做實驗才能加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實驗教學中,應當采取“翻轉型”、媒體教學方法。傳統的注入型課堂無法突出教學內容,學生積極性不高,學習效率低。因此,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角色互換,讓學生主動思考,主導實驗,實驗老師提前通過微信、QQ給學生提供實驗試劑、器材、目的等,讓學生自己分組去設計實驗內容,完成實驗后再由教師來指出不足之處,這樣相結合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理論課的知識并且散發思維,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2,8]。2.2.3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分為學習過程和最后(考核)的結果,大多數高校的考核方式看重結果而忽略過程,直接引起學生互相抄作業、思考不積極等現象出現。翻轉型課堂與互聯網+結合的多元化教學模式下的考核模式,將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過程評價依據學生學習情況(視頻學習、課后作業、討論)以及課堂評價(課堂簽到、課堂互動),結果評價依據學生學習成果(PPT展示)以及期末考試成績[7]。具體的列于下表1。

3展望

綜上所述,藥物分析學作為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強的科學,是多門學科的綜合,其教學改革需要結合藥物分析理論、實驗教學、考核方式的科學性等方面加強教學,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優化理論、實驗教學,完善考核方式,以建設良好的可持續發展的藥物分析課程。

作者:朱志飛 劉有志 樊啟猛 賀鵬 李海英 劉潤南 賀玉婷 賀福元 周晉 單位:1.湖南中醫藥大學 2.中藥成藥性與制劑制備湖南省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