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分析學教學改革研究

時間:2022-10-18 10:26:44

導語:藥物分析學教學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藥物分析學教學改革研究

【摘要】藥物分析是藥學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其技術方法應用在藥品的研發、生產、管理、貯藏、檢驗以及監管等各個環節。一般來說,有藥物的地方就有藥物分析,因此該課程的學習對培養藥學應用型高素質人才起到關鍵作用。目前的藥物分析的教學模式還有不足,需要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建立新的教學方法。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藥物分析思維,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效率,我們將多種教學方法用于藥物分析教學,如網絡平臺教學,崗位任務訓練,實驗課程整合以及思政教育引導等。結果表明,新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藥物分析的思維方法和實驗技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的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藥物分析;應用型人才;教學改革;高等教育;思政教育;整合實驗

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目的在于指導和推動普通高校將辦學思路轉向服務地方經濟,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加強畢業生就業能力,更好的服務于區域性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藥學應用型高素質人才,一方面需要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理論功底,全面掌握藥學的相關知識;另一方面需要培養學生具有熟練的實驗技能和操作水平,二者不可偏廢[1-2]。藥物分析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藥學專業課程,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藥品質量控制意識,掌握全面的藥品質量控制技術和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藥物分析與其它藥學專業課程具有密切的聯系,從廣義上講,只要有藥物的地方就藥物分析,所以學好該課程對于藥學學生至關重要,是其就業和升學的重要必修課程[3]。由于藥物分析學內容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交叉性,因此為了提升該課程的教學質量,我們依據該課程的特點,采用崗位任務訓練,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藥學實驗整合,以及思政與法規教育相結合等多種方法對該課程進行必要的改革[4-5]。

1藥物分析課程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們所采用的是杭太俊主編《藥物分析》第八版人民衛生出版社教材。該教材內容大體可以分為總論和各論兩部分,總論包括藥物分析的任務和研究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發展及概況,以及藥品質量標準的內容、研究方法、方法學驗證和藥物制劑分析等;各論則對不同類型藥物的分析方法進行了詳細和完整的介紹,教材邏輯嚴謹系統性強。藥物分析教材中總論部分所占比例較大,涉及的概念比較抽象,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的凡例、正文和通則等,這些概念對于剛進入專業課程學習的學生,理解和掌握起來比較困難[6-7]。另外,總論中關于藥品質量標準和方法學驗證的內容是藥物分析學理論的核心和實踐的指南,也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然而對于沒有實踐經驗的初學者,只能死記硬背,理解其含義更是難上加難。藥物分析的各論部分雖然內容直觀,知識性強,容易理解,但是由于知識點多而且分散,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教材的內容,學習積極性不高,效率較低。因此,為了解決以上這些問題,更好的完成藥物分析課程教學的任務和目標,我們藥物分析教研組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對該課程的理論和實驗部分教學進行必要的改革。

2藥物分析教學改革

2.1教學方法改革

2.1.1網絡平臺建設與應用為了解決傳統教學“滿堂灌”,教師唱“獨角戲”,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現狀,針對藥物分析課程的特點,我們通過互聯網建設藥物分析的線上教育教學平臺。教師利用本校網絡平臺“知行醫苑”以及“中國慕課”和“愛課程”等,建設藥物分析線上課程,并將每章節的思維導圖、知識點、重點內容、難點內容、多媒體連接和課堂測試等內容導入網絡平臺[8-9]。學生可以通過平臺登錄課程,對學過的章節進行復習,也可以提前預習下一堂課的內容,并提出問題,教師在課堂上有的放矢的對這些問題進行解答,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的難點和重點。例如,在講授第一章《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凡例、正文和通則等概念之前,學生可以在網絡平臺上對該內容提前進行預習,通過平臺課程中提供的圖片、視頻和鏈接,全面直觀的了解藥典概況及其內容,這樣既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又節省了課堂講授的時間。如果學生在平臺學習后仍然對其中的內容難以理解,可以在平臺上提問,教師在授課的時候會進行相應的解答,這樣既增強了師生間的互動,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2.1.2以就業崗位為導向的任務訓練藥物分析學是一門來源于實踐的學科,藥品檢驗、管理、生產和監督、新藥研發以及臨床藥學研究都離不開藥物分析,理解其理論內涵、熟悉其研究方法、掌握其操作技術對藥學學生未來的就業有極大的幫助,是培養應用型高素質藥學人才的重要課程[10-11]。從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剛接觸這門課程的學生往往存在以下問題:(1)將看似簡單的概念相互混淆,產生理解上的偏差或錯誤;(2)對藥品質量標準、檢驗方法和方法學驗證等重要概念的內容、含義,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難以深入的理解和掌握;(3)藥物分析學的知識點多且分散,學習容易顧此失彼,難以抓住重點,這些問題大大阻礙了學生們對于藥物分析學的學習和理解。雖然實驗課的開設可以在一定程度的幫助學生們掌握理論的內容,但是單憑實驗課還不能解決全部的問題,還需要對學生進行藥物分析實驗設計的訓練,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的基礎上形成藥物分析學的思維,使之能更好的服務于實踐。以就業崗位為導向的訓練,能夠很好的將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具體的做法是,事先擬定幾種藥品行業的工作崗位,如新藥研發、質量檢驗和藥品監督等,然后對不同崗位擬定各自的工作任務,學生分組后自行選擇感興趣的工作崗位,并完成各自崗位下設置的任務。如在“質量檢驗崗位任務”下設定任務“左氧氟沙星片的質量檢驗”,選擇該任務的同學需要查找相關的文獻資料,設計該任務所需的檢驗項目,明確檢驗所需要的試劑、制備方法和含量測定方法等。除此以外,他們還要確定含量測定的儀器、藥品、試劑以及實驗參數等內容。如果選擇的崗位是“新藥研發”人員,崗位任務主要是圍繞質量標準的建立和方法學驗證的內容進行,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質量標準研究的內容,學會建立不同藥品及其制劑的質量標準,了解方法學驗證的步驟和意義。上述過程都是以課堂訓練的方式進行,教師先說明訓練的內容和方法,然后同學們可以分組,每組選擇一個崗位任務進行討論并完成。這種以崗位任務為導向的訓練方法,能夠讓同學們的思維在藥品的研發者和檢驗者之間進行切換,從不同角度了解質量標準、檢驗方法的確定和方法學的驗證的內容和意義,幫助他們掌握藥物分析的思維方式以及實驗設計方法。

2.2實驗課改革

藥物分析實驗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主要包括雜質檢查和不同檢測方法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是聯系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12]。以往的藥物分析實驗課偏重于實驗操作、儀器使用以及分析方法的應用,學生完成實驗后,可以對藥物分析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實驗操作以及計算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是由于實驗課中實驗對象都是質量合格的藥品,容易使學生形成先入為主的意識,難以形成強烈的藥品質量控制觀念[13]。因此,筆者組織藥物分析教師與藥劑教研組合作,開設“阿司匹林原料、制劑和含量測定”的整合實驗,將藥劑學與藥物分析實驗結合起來,讓學生自己“生產”藥品自己進行評價,加強學生藥品質量控制意識。在本實驗中,學生先按照藥劑學實驗工藝要求,將阿司匹林原料制成阿司匹林片劑或栓劑,然后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質量標準的內容對制劑中阿司匹林的含量進行分析測定,并與已上市的阿司匹林藥品進行對比和評價。實踐證明,通過該實驗整合,可以使學生對影響藥品質量的生產環節形成初步的認識,同時也直觀感受到藥品質量控制的意義[14]。另外,學生們通過查找《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的藥品標準,讓他們更好的理解藥典的使用方法和質量標準的含義,對培養和提高學生藥品質量控制意識有很大的幫助。

2.3藥物分析的思政教育改革

藥品是治療疾病的特殊商品,具有嚴格的質量要求和社會公共福利性。將思政教育引入藥物分析課程中,有助于學生建立藥品質量的法制意識[15]。藥學專業畢業的大學生,除了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以外,最需要加強的就是法制教育,因為這往往是他們思想意識中的薄弱環節。由于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學生們的法制觀念比過去提高了很多,但是對藥品生產和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缺乏了解,十分不利于他們未來在藥品行業從事相關工作。筆者在藥物分析教學過程中,將《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的內容引入教學,讓學生了解該法案時間、修訂過程和相關內容,了解藥品質量要求的法律依據,使他們充分認識到“藥品必須符合國家標準”,不符合標準的藥品上市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后果,教育學生藥品質量控制的嚴肅性,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將思政教育內容引入藥物分析課程中,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學生“誠信”是貫穿于藥品質量控制的內在基石。藥物分析學在藥品質量控制過程中起到“眼睛”的作用,其技術手段貫穿于整個藥品質量控制之中,是生產合格藥品的技術保證。但是,保證藥品質量僅靠生產者扎實的藥物分析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術還不夠,更需要具備“誠信”的道德素養。過去曾發生的一些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藥品質量事件,如“毒膠囊”、“齊二藥”、“欣弗”等,充分說明藥品質量控制不僅與技術有關,而且與生產者的道德法制觀念有直接的關系,因此,通過思政教育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法律意識和正確的道德觀念是藥物分析教學必不可少的內容。

3教學改革評價反饋

培養藥學應用型高素質人才,實現藥物分析的教學目標,必須通過教學改革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16-17]。在理論教學上,利用多種教學方式,從不同角度指導學生理解藥物分析的概念、術語和研究方法;在實踐上,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設計掌握藥物分析的實驗操作和技能。任課教師通過線上平臺的應用,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線下教學的內容,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及時了解和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和困惑,彌補了線下教學的不足;采用以就業崗位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了解藥物分析學的應用領域,同時也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更深入的理解藥物分析學研究內容和思維方法;通過實驗課的整合,使學生從藥品生產的源頭開始樹立全面的藥品質量控制觀念,明確藥物分析學的任務;將思政教育融入藥物分析課程,能夠提高學生的法制和道德觀念,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和人生觀,為培養合格的藥學應用型人才提供必要的保證。藥物分析課程教學改革后,從線下課堂教學的情況來看,學生對藥物分析學的學習興趣有明顯的提高,增強了課上的互動;在實驗課中,學生能夠積極動手,遇到問題能夠獨立思考,提高了學生對實驗課的參與程度和滿意度。

4總結與展望

隨著時代的發展,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高校學生的學習需求。網絡平臺的使用、實驗課整合以及思政教育的引入等多種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夠補充傳統教學的不足,幫助學生全面掌握藥學知識技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為培養藥學應用型高素質人才提供必要的保證,也為學生將來進入醫藥行業,提高自身就業競爭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茜,張全,張仲林,等.高素質藥學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廣州化工,2019,47(16):164-166.

[2]時偉,冀占江,韋雪嬌.理科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實踐與探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1(4):54-55.

[3]孫麗君,王煥蕓,張屏,等.藥物分析混合式教學模式探析[J].基礎醫學教育,2021,23(3):158-160.

[4]黃曉巍,趙昕彤,韓冬,等.高等院校教育教學改革之課程思政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35):1-4.

[5]林俊毅.以崗位創業為導向的高校創業教育策略分析[J].法制與社會,2020(12):144-145.

[6]朱志飛,劉有志,樊啟猛,等.淺談藥學專業藥物分析的教學改革研究[J].廣東化工,2020,47(4):214-215.

[7]王玉梅,王勤.藥物分析課程教學現狀與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20,6(2):189-190.

[8]劉陽,馬明蘭,畢曉賓,等.藥物分析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研究[J].科技風,2021(10):73-74.

[9]胡揚,楊波,李文蘭,等.淺談網絡平臺在藥物分析課程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藥,2020,33(1):40-42.

[10]梁鑫,李莉.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藥物分析教學模式[J].藥學教育,2020,36(1):32-35.

[11]蔣博,姚永萍.崗位導向項目化教學法在藥物分析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19):72-73.

[12]舒朋華,鞠志宇,謝智宇,等.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藥物分析實驗教學改革[J].基礎醫學教育,2018,20(11):984-987.

[13]熊印華,周斌,方海紅,等.藥物分析實驗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J].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報,2020(6):122-125.

[14]周群,侯飛燕,寧倩,等.以生藥學為導向構建藥學多學科綜合性實驗[J].廣州化工,2020,48(8):154-155,202.

[15]蔡歐.藥物分析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18):33-35.

[16]李炳龍,劉常麗,郝立勇,等.基于藥物開發過程的藥學綜合實驗教學新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0(53):391-392.

[17]李莉.基于國家教學標準的地方特色藥學人才培養目標設置[J].藥學教育,2020,36(4):15-18.

作者:盧方晉 劉婷 高金薇 姜美花 王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