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脈靈治療缺血性分析論文

時間:2022-06-18 06:58:00

導語:軟脈靈治療缺血性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軟脈靈治療缺血性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飛蚊癥;視網膜動脈;缺血性;軟脈靈

論文摘要:目的:對應用軟脈靈治療視網膜小動脈缺血所致飛蚊癥30例的療效進行觀察。方法:對排除了玻璃體液化和晶體病變的30例飛蚊癥患者,應用滋補肝腎、益氣活血的軟脈靈治療21~45d,并隨訪60d,進行療效總結。結果:經治療,所有患者眼前黑影全部消失。結論:飛蚊癥不僅可見于玻璃體液化等病變,亦可見于腦動脈硬化循環障礙者,軟脈靈療效顯著也證明了這點。

近兩年來筆者應用中成藥軟脈靈治療視網膜動脈缺血所致飛蚊癥30例,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56~71歲,平均年齡65歲。病程18~42d,平均23d。有高血壓病史者21例,血壓分布于130~160/90~100mmHg。有糖尿病史者3例。酗酒者8例,平均日飲酒精量約為96~144g。

1.2臨床表現

本組30例均為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半數病例有明顯誘因,其中6例發病于精神緊張和勞累之后,4例發病于感冒氣管炎之后,3例發病于乘飛機和汽車長途旅行之后,2例發病于醉酒之后。其癥狀均表現眼前出現點、片狀黑影,黑影多位于視野周邊,并隨頭部和眼球運動方向而同步移動,無自主飄移,亦無朝頭部和眼球運動的相反方向移動。所有病例均無復視,但常伴頭暈頭痛、耳鳴重聽、視力模糊、雙目干澀脹痛、心悸氣短、失眠多夢、腰酸腿軟等。個別病例眼球運動時眼前出現自發性閃光,舌質紅或淡、苔少,脈細弱或虛大或濡細。

所有病例均行裂隙燈顯微鏡和檢眼鏡檢查,大多數病例除有不同程度的視網膜動脈硬化改變外,無其它異常。眼壓檢查正常,視野檢查亦無異常發現。所有病例均行腦MRI和腦MRA檢查,25例顯示輕度腦萎縮,并有腦動脈硬化改變。18例有多發性腦腔隙性梗死灶;21例腦電圖或動態腦電圖檢查無明顯異常;28例血常規檢查正常;26例血生化檢查,其中16例血清膽固醇、甘油三脂偏高,7例血尿酸偏高,3例血糖偏高。

2治療與結果

2.1治療方法

本組所有病例均應用軟脈靈1支tid,每15d一療程,療程間休息3~5d。血壓偏高者加用安內真(氨氯地平)2.5~5mgqd;血脂、血糖、血尿酸偏高者控制飲食,并戒煙戒酒;睡眠欠佳加用靈芝膠囊2片tid,氯硝西泮1~2mgqn;眩暈明顯臨時加樂喜林(尼麥角林)5mgtid,眩暈停(鹽酸地芬尼多)25mgtid或敏使朗(甲磺酸倍他司汀)6mgtid;酗酒者加大劑量維生素B1、B6和煙酰胺。

2.2治療結果

經軟脈靈等治療21~45d后,23例眼前飛蚊消失,另7例眼前黑影縮小變淡,出現頻率也減少。繼續治療觀察60d,所有病例眼前黑影完全消失,同時頭昏眼花、眼前閃光、心悸氣短、失眠多夢等亦有不同程度改善,16例血脂偏高者也有所降低。

3討論

飛蚊癥(飛蠅幻覺)多指玻璃體液化時混濁物投影到高度敏感的視網膜上的結果,患者自覺眼前黑影飄動[1]。其與人眼球內的玻璃體變化有關。正常的玻璃體是由極為細長的纖維絲所組成,纖維絲間隙充滿粘性半流體,還充滿粘蛋白,呈透明的凝膠狀態,但隨著人的年齡增長,特別是老年期,玻璃體發生退行性改變,使原來的凝膠狀態發生液化,出現細點狀、條狀、網狀等混濁,隨著眼球的轉動而飄浮游蕩。當光線進入眼內時,這些混濁的陰影就透射到視網膜上,于是眼前就出現了“飛蚊現象”。此與視網膜血管痙攣和分支小動脈阻塞所致偏中心暗點的位置始終不變不同。前者黑影飄移不定,后者黑影多固定于周邊視野,但可隨頭部和眼球運動方向而同步移動[2]。常見病因有:①眼內的炎癥:是較常見的原因之一,主要有虹膜睫狀體炎、葡萄膜炎、視網膜炎等。②玻璃體、視網膜的出血,輕則只有點片狀混濁,重則可使瞳孔區一片漆黑。多見于糖尿病、高血壓患者。③視網膜脫落,玻璃體混濁常為此癥發病初期的主要表現,并逐步加重伴隨眼前固定的黑影,影響視力;④眼外傷,可因穿通傷時的出血或感染所致。⑤全身性疾病:如腎炎、妊娠中毒癥、寄生蟲病(玻璃體內寄生蟲)等。

慢性進行性高血壓病或有動脈硬化的老年患者,由于精神或軀體創傷、感染、煙酒、藥物過敏等刺激,可致視網膜血管痙攣或分支小動脈阻塞,出現局限性視野缺損,若為毛細血管或分支小動脈阻塞,則受損區小,只能出現小暗點。視野計、裂隙燈顯微鏡、檢眼鏡等檢查,一般不能發現明顯異常[2]。

飛蚊癥中醫稱之為“翹蠅黑花”、“云霧移睛”。多系肝腎虧損,氣虛血瘀所致。常見于老年患者,表現為眼前云霧浮移。常伴隨頭暈耳鳴、心悸氣短、失眠多夢、腰膝酸軟等。舌質紅或淡,脈多細弱或濡細。治宜滋補肝腎,益氣活血[3]。軟脈靈是福建新大陸藥業有限公司根據中西醫結合理論關于動脈粥樣硬化所致的腦卒中、冠心病等心腦血管供血障礙性疾病的病機,多系肝腎陰虛、氣虛血瘀所致,用滋補肝腎、益氣活血治法設計研制的。主要成分有熟地黃、五味子、枸杞、何首烏、白芍、懷牛膝、人參、淫羊藿、當歸、川芎、丹參等。根據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軟脈靈有調節血脂、血壓,改善血液流變學效應,改善血液循環,增加心腦血供等功能。對腦動脈硬化、各型高脂血癥、腦卒中及冠心病等有預防和治療作用[4]。

本組30例眼前黑影固定,但可隨頭部和眼球運動方向而同步移動。裂隙燈顯微鏡、檢眼鏡等檢查,除發現眼底視網膜動脈硬化外,未發現晶體和玻璃體病變。說明飛蚊癥不僅可見于玻璃體液化等病變,亦可見于腦動脈硬化循環障礙者。我們應用滋補肝腎、益氣活血的軟脈靈治療獲得良好效果,也說明了這點。

參考文獻:

[1]劉英奇、趙亮主編.現代眼科學[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570-592.

[2]何守志主編.臨床眼科學[M].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67.

[3]趙金鋒主編.中醫癥狀鑒別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5:162.

[4]唐肖洪、林求誠.軟脈靈治療腦動脈硬化癥289例報告[J].中醫,1986(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