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膠囊對腫瘤模型動物扶正祛邪論文

時間:2022-07-24 08:16:00

導語:新生膠囊對腫瘤模型動物扶正祛邪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生膠囊對腫瘤模型動物扶正祛邪論文

【摘要】目的驗證新生膠囊扶正祛邪的主要藥理作用。方法試驗選用ICR小鼠、BALB/C品系裸鼠,建立S180肉瘤腫瘤模型和MGC-803腫瘤模型,觀察口服灌胃新生膠囊對腫瘤小鼠腫瘤的抑制作用,選用S180腹水腫瘤模型小鼠觀察新生膠囊對小鼠生命存活時間的影響。結果新生膠囊能顯著抑制S180荷瘤小鼠和BALB/C裸鼠MGC-803移植瘤的生長,與腫瘤模型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小鼠灌胃新生膠囊,對S180腹水腫瘤小鼠生命存活時間與模型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但與環磷酰胺合用,可以延長S180腹水腫瘤小鼠存活時間,生命延長率為33.2%~38.86%,提示新生膠囊與環磷酰胺合用對S180腹水小鼠存活時間有協同增效作用的趨勢。新生膠囊還具有一定的扶正作用,對注射環磷酰胺引起的小鼠免疫功能降低有一定的改善,對血流中碳粒的吞噬廓清能力有一定的增強作用。提高吞噬指數(K),增加血清溶血素含量,與模型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新生膠囊具有一定的扶正祛邪、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關鍵詞】新生膠囊;S180肉瘤腫瘤模型;MGC-803腫瘤模型;扶正祛邪

新生膠囊是由黃芪、乳香、沒藥等多味中藥組成的中藥復方制劑,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消癥、散結止痛的功效,臨床上用于食管癌、胃癌及惡瘡腫毒等癥的輔助用藥。為驗證其主要藥理作用,我們選用ICR小鼠、BALB/C品系裸鼠,建立S180肉瘤腫瘤模型和MGC-803腫瘤模型,觀察新生膠囊扶正祛邪的藥理作用,并以參芪顆粒、注射用環磷酰胺為陽性對照,試驗結果如下。

1材料

1.1動物小鼠:ICR品系,等級:SPF(清潔級);裸鼠:BALB/C品系,等級:SPF。由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供給源許可證號:SCXK(京)2002-0003。

1.2藥物新生膠囊批號:20040118,含量:每克原藥提取物相當3.68g生藥。提供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注射用環磷酰胺生產單位: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產品批號:0208211。臨用時用生理鹽水配成所需濃度。參芪顆粒生產單位:江西山高制藥有限公司,臨用時用0.5%羧甲基纖維素鈉配成所需濃度。

1.3瘤株小鼠S180瘤株由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提供;小鼠MGC-803瘤株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動物室提供。

1.4儀器與試劑TU-1901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制造。

2試驗方法

2.1祛邪作用的研究

2.1.1對小鼠S180肉瘤瘤體生長的影響[2]腫瘤模型建立于超凈工作臺中,取S180肉瘤瘤液,以生理鹽水稀釋,顯微鏡下計算1ml瘤液中活體瘤細胞數,用生理鹽水稀釋成所需濃度(1.6×107個/ml),按每只小鼠0.2ml接種于右腋皮下。

取上述健康ICR品系小鼠75只(每次同性別),體重19~21g,無菌條件下,于右側腋下接種上述配置的S180腫瘤瘤液0.2ml,24h后隨機分成5組,模型組,新生膠囊大、中、小劑量組,環磷酰胺陽性對照組,每組15只(分組和給藥劑量見表1)。每天各組小鼠灌胃相應藥物0.5ml/20g,連續給藥8天。陽性對照組小鼠隔日腹腔注射環磷酰胺20mg/kg。共4次,模型組灌胃同體積0.5%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于末次給藥24h后處死小鼠,稱體重并剝離皮下瘤塊,稱瘤重,計算各組瘤體重量,并按下列公式計算抑瘤率,以抑瘤率>30%為有效。

抑瘤率=(1-T/C)×100%(T為給藥組瘤重,C為對照組瘤重)

以上實驗重復3批。表1新生膠囊對S180肉瘤瘤體生長的影響注:與模型組比較,**P<0.01,*P<0.05

2.1.2對BALB/C小鼠MGC-803肉瘤瘤體生長的影響[2]取上述健康BALB/C品系雌性裸鼠50只,體重13~16g,無菌條件下,于右側肩后接種MGC-803肉瘤瘤塊3mm×3mm±2mm,24h后隨機分成5組:模型組,新生膠囊大、中、小劑量組,環磷酰胺陽性對照組,每組10只(分組和給藥劑量見表2)。每天各組小鼠灌胃相應藥物0.1ml/20g,連續給藥25天。陽性對照組小鼠每隔6天腹腔注射環磷酰胺20mg/kg,共連續4次,模型組小鼠灌胃同體積0.5%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于末次給藥24h后處死小鼠,稱體重并剝離皮下瘤塊,稱瘤重,計算各組瘤體重量,并按下列公式計算抑瘤率,以抑瘤率>30%為有效。

抑瘤率=(1-T/C)×100%

(T為給藥組瘤重,C為對照組瘤重)

以上實驗重復2次。表2新生膠囊對MGC-803肉瘤瘤體生長的影響注: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2.1.3對S180腹水腫瘤小鼠生命存活時間的影響[1]取上述健康ICR小鼠75只,按體重隨機分為5組,無菌條件下,以生理鹽水稀釋S180腹水腫瘤細胞(1.2×107個/ml),每只小鼠腹腔注射S180腫瘤腹水液0.2ml,24h后按體重隨機分為5組(分組、給藥劑量及方法同2.1.1),連續給藥14天,觀察記錄各組小鼠存活的天數,并計算生存率。以上實驗重復3次。見表3。表3新生膠囊對S180腹水腫瘤小鼠存活時間的影響注:與模型組比較,**P<0.01

2.2扶正作用的研究(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

2.2.1對荷瘤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影響取上述健康ICR雌性小鼠60只,體重20~22g,無菌條件下,于右側腋下接種S180腫瘤細胞(1.6×107個/ml)0.2ml,24h后隨機分成5組:模型組,新生膠囊大、中、小劑量組,環磷酰胺陽性對照組,每組12只(分組、給藥劑量見表4)。另設一組空白對照組,每天各組小鼠灌胃相應藥物0.5ml/20g,連續給藥8天。陽性對照組小鼠隔日腹腔注射環磷酰胺20mg/kg。共4次,模型組和空白對照組灌胃同體積0.5%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于末次給藥24h后處死小鼠,解剖,稱取胸腺、脾臟重量,按下列公式計算器官系數。

胸腺指數=胸腺(mg)/體重(g)

脾指數=脾臟(mg)/體重(g)表4新生膠囊對荷瘤小鼠免疫器官的影響注:與模型組比較,**P<0.01;與空白組比較,△△P<0.01

2.2.2對小鼠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的影響[3](小鼠碳粒廓清法)取健康ICR品系小鼠78只,雌雄各半。按體重隨機分為6組(分組及給藥劑量見表5),各組小鼠每天分別灌胃相應藥物0.5ml/20g體重,連續14天。除空白對照組外,其余各組小鼠分別于給藥后第8天、10天小鼠腹腔注射環磷酰胺100mg/kg,造成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于末次給藥后1h,每只小鼠尾靜脈注射印度墨汁0.1ml/10g體重,分別于注射后1min、5min從小鼠眼靜脈叢取血20μl,溶于2.5ml0.1%Na2CO3溶液中搖勻,照分光光度法,在680nm處測定吸收度(OD)值,最后將小鼠頸椎脫臼處死,分別稱取肝脾重量。按下列公式計算廓清指數(K)和校正廓清指數(a)進行統計學計算。

K=logOD1-logOD2T2-T1

ɑ=3K×體重/(肝重+脾重)表5新生膠囊對小鼠RES吞噬功能的影響注: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5

2.2.3小鼠體液免疫功能的影響(溶血素法)取健康ICR品系小鼠78只,雌雄各半。按體重隨機分成6組(分組、給藥劑量見表6),每組13只。各組小鼠每天分別灌胃相應藥物0.5ml/20g體重,模型組、空白對照組灌胃同體積0.5%CMC-Na溶液,連續給藥14天。于給藥后第7天,各組按0.2ml/只腹腔注射5%雞紅細胞生理鹽水混懸液進行免疫。第8天、10天除空白對照組小鼠外其他各組小鼠每只腹腔注射環磷酰胺100mg/kg,造成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并于免疫后第7天,各組動物取血,將血清稀釋100倍。取稀釋血清,與5%雞紅細胞、10%豚鼠血清(補體)作用后,離心,取上清液于540nm處測定光密度(OD值),各組進行比較,進行統計學計算。表6新生膠囊對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的影響注:與空白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2.3增效作用的研究(與環磷酰胺合用對S180腹水小鼠存活時間的影響)取上述健康ICR小鼠90只,按體重隨機分為6組,無菌條件下,以生理鹽水稀釋S180腹水腫瘤細胞(1.2×107個/ml),每只小鼠腹腔注射S180腫瘤腹水液0.2ml,24h后按體重隨機分為6組,模型組,新生膠囊大、中、小劑量組,環磷酰胺5mg/kg、20mg/kg劑量組,各組每天灌胃給藥(藥劑量及方法同2.1.1),同時新生膠囊各組隔日腹腔注射環磷酰胺5mg/kg體重,連續14天,觀察記錄各組小鼠存活的天數。以上實驗重復2次。

2.4統計學方法以SPSS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實驗結果用平均值±標準差(x±s)表示,組間差異用t檢驗。

3試驗結果

3.1祛邪作用的研究(抗腫瘤作用研究)

3.1.1對小鼠S180肉瘤瘤體生長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S180腫瘤模型小鼠口服新生膠囊大、中劑量組能顯著抑制S180移植瘤的生長,與腫瘤模型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結果見表1。

3.1.2對BALB/C小鼠MGC-803肉瘤瘤體生長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MGC-803腫瘤模型小鼠口服新生膠囊大、中劑量組能顯著抑制BALB/C小鼠MGC-803移植瘤的生長,與腫瘤模型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果見表2。

3.1.3對S180腹水腫瘤小鼠生命存活時間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S180腹水腫瘤小鼠口服新生膠囊小鼠的存活時間與模型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注射環磷酰胺組小鼠與模型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結果見表3。

3.2扶正作用的研究(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3.2.1對荷瘤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與模型對照組比較,新生膠囊大、中、小劑量對荷瘤小鼠胸腺、脾臟重量,差異無顯著性(P>0.05)。結果見表4。

3.2.2對小鼠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的影響(小鼠碳粒廓清法)試驗結果表明:小鼠灌胃新生膠囊3.15g生藥/kg、1.58g生藥/kg14天后,對環磷酰胺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有提高K值(廓清指數)的作用,與模型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果見表5。

3.2.3對小鼠體液免疫功能的影響(溶血素法)試驗結果表明:小鼠口服新生膠囊3.15g生藥/kg、1.58g生藥/kg、0.79g生藥/kg,可提高血清溶血素含量,與模型組小鼠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果見表6。

3.3增效作用的研究(與環磷酰胺合用對S180腹水小鼠存活時間的影響)結果表明:新生膠囊大劑量組小鼠合用環磷酰胺5mg/kg,生命延長率為33.2%,38.86%提示新生膠囊與環磷酰胺合用對S180腹水小鼠存活時間有協同增效作用的趨勢。結果見表7。表7新生膠囊與環磷酰胺合用對S180腹水腫瘤小鼠存活時間的影響注: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4小結

新生膠囊是由黃芪、乳香、沒藥、重樓、人工麝香等中藥組成的復方制劑,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消癥、散結止痛的功效,臨床上將用于食管癌、胃癌及惡瘡腫毒等癥的輔助用藥。動物試驗表明:(1)新生膠囊具有一定的祛邪作用。大、中劑量組能顯著抑制S180荷瘤小鼠和BALB/C小鼠MGC-803移植瘤的生長,與腫瘤模型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2)小鼠灌胃新生膠囊,對S180腹水腫瘤小鼠生命存活時間與模型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但小鼠灌胃新生膠囊3.15g/kg同時注射環磷酰胺5mg/kg可以延長S180腹水小鼠存活時間,生命延長率為33.2%~38.86%,提示新生膠囊與環磷酰胺合用對S180腹水小鼠存活時間有一定協同增效作用趨勢。(3)新生膠囊具有一定的扶正作用。小鼠灌胃新生膠囊,對注射環磷酰胺引起的免疫功能降低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對血流中碳粒的吞噬廓清能力有一定的增強作用。提高吞噬指數(K)、增加血清溶血素含量,與模型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

5討論

腫瘤,尤其是惡性腫瘤是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臨床上對腫瘤的治療,無論是放療或是化療,都有一定的副作用,給患者帶來痛苦和肌體免疫力的下降,新生膠囊是中藥復方制劑,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消癥、散結止痛的功效,動物試驗也表明具有一定的扶正祛邪、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這對于臨床上治療腫瘤,減少放化療帶來的痛苦又增加了新的治療途徑。

【參考文獻】

1陳奇.中藥藥理研究方法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019-1021.

2徐淑云,卞如濂,陳修.藥理實驗方法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757-1773.

3李儀奎.中藥藥理實驗方法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15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