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醫學項目保障困境及應對措施
時間:2022-04-09 09:17:00
導語:醫院醫學項目保障困境及應對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中國維和醫療分隊在國際維和行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維和醫療分隊作為聯合國維和行動中的重要保障分隊,承擔著為各國維和人員提供醫療服務的重任及其他授權衛勤保障任務。隨著維和任務的深入,醫療衛生裝備在維和醫療服務保障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醫療衛生裝備是維和醫療分隊開展正常醫療活動的物質基礎,是聯合國分遣隊自攜裝備核查(contingent-owedequipment,COE)核查的重要內容,是衡量醫療分隊衛勤保障水平的重要標志,醫學工程保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醫療分隊的形象和聲譽。
醫學工程保障是醫院在向傷病員提供醫療技術和服務過程中與醫學工程相關的設備技術支持和器材供應等活動。中國第九批赴剛果(金)維和醫療分隊于2008年11月1日抵達布卡武任務區,執行為期8個月的聯合國維和衛勤保障任務。任務期間的醫學工程保障內容主要包括:醫療設備的安裝、維護、巡檢、檢定、維修、操作指導、使用安全等工程技術支持,同時擔負著醫療衛生裝備COE核查的具體工作,另外還承擔互聯網絡、通訊工具、炊事器械、生活器材、營房等維修及其他小型工程建設。醫學工程保障的目的是通過醫療設備的工程技術支持保障臨床醫療工作的正常運行,確保聯合國維和衛勤保障任務的順利完成。其中,醫療設備的質量控制和醫療質量息息相關,是醫學工程保障的重點。
2維和二級醫院醫學工程保障的特點與難點
2.1醫療衛生裝備按聯合國要求配備
聯合國維和行動衛勤保障有一套國際通用的標準行動程序(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s,SOPS),維和二級醫院的醫療衛生裝備必須依據聯合國的要求配備,同時參照聯合國與我國簽署的備忘錄的詳細條款。按照《聯合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于向聯合國剛果(金)特派團提供資源的諒解備忘錄》,維和二級醫院所有醫療衛生裝備采用濕租的形式,即醫療設備由我國提供并相應地從聯合國獲得標準補償。醫院醫療裝備需自我維持、自我保障,醫療裝備及其備件、耗材在任務期內無法補給,出國前必須準備充足,任務期內無后續支援系統[1]。當設備發生損壞時,因當地無法補充,即使從國內重新購買,也需要非常長的周期,如果不能直接修復,就會直接影響醫療保障工作,也會影響聯合國的COE核查[2]。
2.2醫療衛生裝備按要求定期接受聯合國COE核查
COE核查即分遣隊自攜裝備核查,是指聯剛團相關部門按照出兵國與聯合國簽署的備忘錄的條款要求,對各分隊在維和行動中配置并使用的人員數質量、主要裝備、次要(輔助)裝備及消耗物資(耗材)的核查。在對維和二級醫院的COE核查中,醫療衛生裝備的核查是檢驗醫院履行職能水平的重要方式。核查組在分隊到達、任務中期、任務后期對二級醫院進行3次主裝備和自我維持的核查。COE核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確定在濕租情況下,各出兵國為分隊提供的裝備是否能夠達到完成維和任務的標準,并根據核查結果給予出國兵相應的經濟補償。COE核查為執行任務期間重要的檢查之一,核查結果直接關系到派出國的國家利益,關乎分隊自身的形象和信譽。所以,醫療衛生裝備的COE核查是二級醫院工作的重要內容。
2.3工作環境惡劣,醫療衛生裝備容易損壞
中國維和二級醫院位于剛果(金)南基伍省(SouthKivu)省會布卡武(Bukavu)市區,緊靠非洲第三大湖(基伍湖),平均海拔1500m,屬熱帶山地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7℃,最高溫度為38℃,年降水量為1500~2000mm,平均相對濕度80%。醫院用房是簡易的板房結構,經常發生漏雨,其地板因多年使用已經嚴重破損,室內濕度很高。這種高溫、高濕環境條件對設備使用極為不利,醫療設備容易出現機械部分生銹、發霉,內部電路板因潮濕而被腐蝕,電子元器件老化或線路短路,橡膠制品管線的老化,以及儀器設備的漏氣、漏電和漏油等情況,有的設備在高溫下根本無法正常工作。另外,二級醫院的電力供應由聯剛團負責提供,聯剛團用2臺發電機交替供電,每天的電源切換直接導致儀器重新啟動,同時切換電流的沖擊會加快電子元器件的老化,甚至損壞[3]。
2.4維修條件簡陋,醫療衛生裝備維護困難
(1)醫療設備種類繁多。二級醫院雖然不大,但按照聯合國要求設備配置很齊全,從X線機、B超、各項檢驗設備、各種急救和監護設備,到手術設備、理療設備、消毒供應設備一應俱全。各種設備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各不相同,按編制,二級醫院只配備一名工程技術人員,工作壓力很大。(2)配件保障困難。維修室沒有適當數量的配件庫,從國內帶來的配件非常有限;當地經濟落后,沒有專業電子器材商店,絕大部分維修配件根本無法買到。(3)維修工具和維修資料不全。尤其是許多設備沒有維修說明書,更沒有電路圖等技術資料,加之與國內聯系不便,既不能得到廠家保修,又很難得到廠方的技術支持。(4)醫護人員每8個月進行輪換,面對國內大醫院不太常用的維和醫療設備,缺乏操作維護經驗,需要一定的時間熟悉和適應,容易出現操作問題。所以,醫療衛生裝備的維修維護面臨著很多困難。2.5醫療服務對象復雜,醫療衛生裝備使用安全問題事關重大剛果(金)中國維和二級醫院保障對象為維和部隊人員、軍事觀察員、民事警察、聯合國文職人員、聯合國當地簽約人員、當地群眾(聯合國人道命令包括的人群)和需急救的當地群眾(聯合國人道命令不包括的人群)。維和部隊分別由巴基斯坦、印度、南非、孟加拉、烏拉圭和中國共6個國家組成。軍事、文職觀察員主要來自歐洲、非洲和亞洲等十幾個國家。種族膚色、風俗習慣、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各有不同[4]。醫療設備是臨床診治的重要手段,為這些特殊人群提供診療服務時,不允許有任何醫療差錯,否則可能引起醫療糾紛,小則影響維和任務的執行,大則會造成國際影響。醫療服務對象的復雜性對衛勤保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尤其是對醫療設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提高醫學工程保障能力的主要對策
3.1以COE核查為牽引,強化衛生裝備管理
COE核查是以儀器設備的數質量和工作狀態檢查為主。它立足于對醫療分隊在維和行動中配置和使用的人員數質量、裝備及性能的核查,是保證二級醫院提供符合要求的衛勤保障的重要手段,同時對醫療衛生裝備的維護管理起到了引導和督促作用。結合COE核查項目要求,分隊應根據維和具體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使用管理措施,克服“重使用輕管理,重工作輕安全”的現象,提高衛生裝備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在與第八批維和醫療分隊進行交接后,我們立即開展了對醫療設備的摸底和維修工作,按工作需要重新建立了醫療設備檔案,按照隊里建立的醫療設備使用管理制度,嚴格要求,抓好落實。在COE核查前,嚴密組織安排,充分做好迎檢準備。成立核查準備小組,按核查分類進行分工,明確任務,責任到人,使每一個責任人對所管裝備的性能、用途、運行狀態、使用及維護和保養能熟練掌握,并能應用英語進行相關解釋。在正式核查前2~3d,對照核查項目單進行自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補救措施。經過全體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分隊順利通過了任務期的3次COE核查,并得到了核查小組的高度評價。
3.2以提高保障能力為原則,改革維護維修模式
由于大部分醫療衛生設備已在任務區使用多年,不少設備已進入故障多發期,加之高溫、高濕的工作環境,操作人員每8個月進行一次輪換,操作經驗不足,設備極易出現各種故障。同時,這些設備都是按編制要求配置的,一旦損壞就沒有替代產品,勢必影響臨床工作的開展,所以設備的維修保養尤為重要。其維修面臨著遠離祖國、配件供應不足、維修工具簡單、維修資料缺乏等不利因素,常規的維修模式已不能適應此條件下的維修要求。我們必須從現有工作實際出發,轉變維修觀念、創新維修方法、靈活處理種種困難,提高自我維修保障的能力。為此,我們采取了如下做法:(1)加強維護保養和預防性維修。要求操作者熟練掌握設備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規程,盡量保持房間通風干燥,防止儀器受潮后霉變損壞,對長期不用的儀器設備要定期開機通電驅潮;醫學工程人員定期對各類醫療儀器設備進行巡查和保養,對重點設備如X線機、心電除顫監護儀、呼吸機、吸引器等加強預防性維修;對較長時間未開機使用的儀器設備,定期開機測試,一方面檢查儀器是否存在故障,另一方面給設備內部電池充電,為正常使用做準備。(2)發揮維修的靈活性和創造性,提高應急搶修能力。對于沒有技術資料和圖紙的設備,按工作原理推測電路結構和功能,畫出方框圖,再分析元器件的故障;對于沒有配件而又急需搶修的設備,在不擴大故障的前提下,大膽用其他器件替代,使其恢復功能;對于常規維修無法修復的設備,為了保證使用,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進行改裝,以滿足應急使用需求。(3)充分利用當地維修資源。在當地工人的引導下,我們和布卡武市的電器維修點建立了聯系,充分利用他們的廢舊電子元器件,以彌補我們維修元器件的嚴重不足。(4)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積極從網上查詢和下載相關的維修資料,同時通過電子郵件、QQ等和國內同行保持聯系,以得到相應的技術支持。
3.3以強化質量意識為重點,抓好醫療設備安全控制
維和行動中醫療設備質量控制的重點內容是保證設備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使用的合理性以及使用中出現問題的最佳處理方式等。根據二級醫院診療開展的特點,強化質量和風險意識,通過風險分析,對心電監護儀、除顫器、呼吸機、制氧機、洗胃機、吸引器等相關急救設備加強用前檢查、質量檢查和預防性維修。注意設備因素、應用因素、流程因素等引發的安全問題,如針對許多醫護人員對新型呼吸機不熟悉的現狀,分隊組織專人對呼吸機及臨床使用進行專題講座,對呼吸機使用時通氣模式和參數選擇、呼吸機引起相關肺炎、呼吸機依賴、患者不良反應等做了深入講解,為提高呼吸機的臨床使用質量,防范相關醫療事故奠定了基礎[5]。醫學工程師從臨床工程的角度對使用人員加強操作技能方面的指導,以促進使用者提高技能,克服粗心大意、滿不在乎的馬虎心理,強化設備安全和醫療安全意識,使各崗位人員熟練掌握設備使用和注意事項,注意設備的清潔和維修保養,嚴格按照儀器設備的使用說明書和工作程序進行操作,杜絕違反操作規程的事件發生。在管理上,按照“誰使用誰管理誰維護”的原則,重點做到“一化、二嚴、三定、四會”,即操作使用標準化,嚴格操作規程、嚴格交接手續,定人操作使用、定人保管維護、定期檢查保養,會正確使用、會按時保養、會正常檢查、會排除一般故障,保障了醫療設備的使用安全。
3.4從改善環境條件入手,逐步提高整體保障能力
針對任務區依靠發電機供電,每天切換,電壓不穩,容易對設備造成損壞的現狀,我們第九批醫療分隊專門從國內帶來了大功率的UPS電源,分別給X線室、B超室、實驗室、ICU病房、急診室、手術室安裝了電源。這樣,一方面降低了電壓波動對設備的影響,克服了因電源切換引起的設備重啟現象;另一方面,確保在停電情況下基本診療和緊急救治活動能夠正常進行,這對于聯合國維和行動衛勤保障的應急性、突發性具有特殊的意義。
聯剛團為二級醫院提供的網絡服務主要用于聯剛團所屬維和各部門的聯系,有嚴格的管理和流量限制,幾乎不能進行資料下載。為了解決資料查詢、下載以及和國內的信息溝通問題,分隊購買了3個無線網卡,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網,使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方便地檢索、求助,許多急需的設備使用和維修資料都通過網絡順利得到解決。另外,后勤官積極和HQ后勤主管部門協調,對分隊醫療用房的地板進行了維修加固,對漏雨的屋頂進行了修補,給醫療設備比較集中的手術室加裝了分體空調,使環境條件逐步得到改善,為進一步提高醫學工程保障能力奠定了基礎。總之,駐剛果(金)中國維和醫療分隊處于動蕩不安的戰爭條件下,環境惡劣、條件艱苦、遠離祖國,充分把握保障對象和保障任務的特殊性,不斷積累工作經驗,積極做好醫學工程保障工作是不辱使命、高標準完成維和任務的重要環節。
- 上一篇:夏季火災隱患排查整改辦法
- 下一篇:林業局副科級競爭上崗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