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臨床治療慢性盆腔炎探究

時間:2022-06-28 10:24:55

導語:婦產科臨床治療慢性盆腔炎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婦產科臨床治療慢性盆腔炎探究

盆腔炎主要是因為女性盆腔臟器的炎癥沒能夠及時地進行治療,導致盆腔炎癥性組織學發生改變。其臨床癥狀有下腹部脹痛、發熱、陰道分泌物增多和腰骶部酸痛等,下腹部一般表現為隱痛和鈍痛。慢性盆腔炎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全身癥狀不明顯[1]。本次研究就婦產科臨床治療慢性盆腔炎的效果進行深入的分析,總結如下:

1研究對象與治療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投硬幣的方法將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所在科室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為A組和B組進行統計分析,每組研究對象是30例。A組患者的最大年齡是38歲,最小年齡是20歲,平均(62.6±7.4)歲;B組患者的最大年齡是37歲,最小年齡是21歲,平均(63.5±8.5)歲。排除標準:排除具有肝、腎、心、腦疾病等相關性器質性病變的患者。本組研究中兩組患者在上述資料上的差異不顯著,P>0.05,可為之后觀察指標的系統研究做好鋪墊,展開充分的對比。

1.2研究方法

A組采用西藥治療,給予患者頭孢塞肟鈉,靜脈滴注3g+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2次/1d,左氧氟沙星,靜脈點滴200ml,1d/1次,過敏患者可換用甲硝唑注射液;B組在A組的基礎上采用中藥灌腸治療結合理療治療,灌腸藥物的基本處方:蒲公英50g,紫花地丁45g,銀花、香附、赤芍、丹參、丹皮、土茯苓、黃芩、連翹、白花蛇舌草、雞血藤各30g,水煎至100ml,冷卻到38~40℃,每日一劑,每天一次,連用7天;理療:采用中藥塌漬紅外線燈照射結合拔藥罐進行治療即可[2]。

1.3判定標準

[3]①治療效果判定標準分為明顯好轉:患者的子宮血流動力學指標改善較好;基本有效:患者的子宮血流動力學指標改善開始改善;基本無效:患者的子宮血流動力學指標無明顯的改善。②子宮血流動力學指標率改善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利用Epidata3.0軟件錄入所有的數據,采用SPSS15.0的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的觀察指標開展有效的統計,并且做出系統的分析,其中包括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本次研究中治療效果為計數資料,采用平均數[n(%)]表示,c2進行檢驗,子宮血流動力學指標改善情況為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兩組間的數據差異明顯,即(P<0.05)。

2結果

2.1治療效果

2.2子宮血流動力學指標改善情況

3討論

目前,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外交流更加密切,慢性盆腔炎的發病率有所提高,在性意識淡薄,性生活混亂的地區發病率較高,臨床上指出引發盆腔炎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的原因較多[4]。目前,我國一部分地區的個人衛生條件和醫療條件差,部分小醫院婦科小手術的無菌操作意識十分淡漠,患者經期感染、房事不注意衛生、產后發生感染、刮宮、婦科檢查消毒不嚴格,炎性疾病的頻發,使得該病的發病率逐漸升高[5]。盆腔炎在臨床上分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急性盆腔炎病情的發病速度較快,嚴重者會導致患者發生不孕、異位妊娠,慢性盆腔炎大多數是因為患者的急性盆腔炎治療不當導致的,當患者的自身抵抗力不斷下降,患者發生一系列的彌漫性腹膜炎、敗血癥和感染性休克等[6]。對此,臨床上要高度重視對盆腔炎患者的治療,采取積極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案,提高盆腔炎患者的綜合治療效果。臨床上采用中藥灌腸治療結合理療的療法對慢性盆腔炎患者進行治療具有較多的優點,中藥灌腸治療可直接促進藥物經結腸、直腸的吸收,提高局部組織血藥濃度,進一步促進局部血液的循環,活血化瘀的作用較強,直接消除患者的炎癥反應,修復因炎癥受損的組織,減少藥物對肝臟的損傷[7]。另外,結合綜合護理干預,可直接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存性,使患者能夠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配合醫生的治療,為患者提供舒適的治療環境,進一步加強患者的營養,提高患者的機體抵抗力,綜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8]。這次研究結果顯示,在西藥治療基礎上采用中藥灌腸療法結合理療對慢性盆腔炎患者進行治療,效果顯著,B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6.67%)顯著高于A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73.33%)。因此,值得臨床上進一步的學習與借鑒。

作者:崔桂榮 單位: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呼熱圖淖爾蘇木衛生院

參考文獻

[1]潘昌婭.慢性盆腔炎婦產科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5):220-2205.

[2]劉萍萍.探討中醫綜合方案在慢性盆腔炎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及療效[J].中外醫療,2016,35(8):143-145.

[3]李雪青.慢性盆腔炎婦產科臨床治療效果探討[J].醫療裝備,2016,29(04):76-77.

[4]楚佳楠.慢性盆腔炎婦產科治療效果的觀察與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20):74,77.

[5]尤伯儉.慢性盆腔炎婦產科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4,9(10):68-69.

[6]楊菊春.慢性盆腔炎婦產科臨床治療效果觀察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24):146-147.

[7]李玉洋.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03):174.

[8]孫瑞紅.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58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2(24):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