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感染預防及護理干預
時間:2022-06-16 10:16:16
導語:婦產科感染預防及護理干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實驗病例選自時間為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總計200例,術前均無感染,對所有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產科手術患者71例,婦科手術患者129例;年齡在22~62歲之間,均值(36.60±12.30)歲。按照護理方案不同,將200例婦產科手術患者分為觀察組、對照組,組間基本資料對比P>0.05。1.2護理方法。對照組———常規護理。包括患者入院后的檢查輔助、生命體征監測、完善護理記錄等。觀察組———常規護理+護理干預。(1)心理干預。護患之間建立友好溝通關系,綜合評估患者心態、社會關系以及經濟條件等情況,進行患者心理情緒針對性疏導。并向患者主動介紹醫院、病房環境,緩解患者對陌生環境的恐懼心理。同時,針對患者病癥普及治療方案、注意事項,建立患者心理準備。(2)日常防護。為了提高患者的機體免疫力,需要增加營養物質的攝入。同時,做好病房消毒、衛生工作,進行探訪人員防護,禁止感染人員探望。另外,對患者日常用具進行定期更換以及消毒工作。(3)病癥管理。對術后患者進行體溫、心率等生命體征監測,維持創口清潔以及干燥狀態,并及時更換敷料,要求操作嚴格執行無菌原則。患者飲食上,禁食高熱食物,禁止咳嗽情況下進食。1.3觀察指標。記錄婦產科手術患者感染(手術切口處有紅腫,甚至流膿表現)發生率、高熱(患者高燒不退)發生率、高熱持續時間、感染類別占比情況。1.4統計學分析。200例婦產科患者術后觀察指標以SPSS19.0計算。高熱、感染發生率以及感染類別占比以%形式展開,進行χ2檢驗;高熱持續時間以χ珋±s形式展開,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組間感染、高熱發生率對比。兩組婦產科手術患者術后感染以及高熱發生率結果見表1。經統計學計算,觀察組患者感染、高熱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2.2高熱持續時間對比。觀察組婦產科手術患者高熱持續時間為(33.5±6.6)h,對照組婦產科手術患者高熱持續時間為(50.5±12.0)h。經統計學計算,觀察組高熱持續時間更短,t=12.4130,P=0.0000。2.3組間感染類別占比對比。兩組婦產科手術患者術后感染具體類別以及占比結果見表2。經統計學計算,觀察組患者呼吸系統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護理干預是在臨床檢查、診斷的指導下展開的符合患者實際需求的針對性護理,保證了護理工作的有效性以及價值[3]。婦產科圍術期感染有內、外源性感染兩類,其中內源性感染誘發因素以患者自身免疫力、原有內科病癥為主,外源性感染以不規范醫療操作以及醫源性感染為主[4]。護理干預可以在提高患者機體免疫能力的基礎上控制病菌傳播、抑制并防控院內感染[5]。本文結果顯示:經護理干預的觀察組在術后感染、高熱等情況方面均有明顯優勢,P<0.05。另外,此次實驗研究結果和湯小均研究結果有明顯一致性,干預組圍手術期的感染率為3%,對照組的感染率為12%,兩組進行比較,(P<0.05),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由此說明,護理干預具有預防婦產科圍術期感染的價值和實施推廣優勢。綜上所述,針對婦產科既往圍術期感染原因進行預防性護理干預,可以降低患者感染幾率,提高術后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彭樹花,駱琴.研究針對性護理干預對婦產科圍手術期感染的預防效果和作用[J].河北醫藥,2014(12):1913-1915.
[2]周銀玲,郭惠玲.護理干預在預防婦產科圍手術期感染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12):228-229.
[3]幸享良.護理干預在婦產科圍手術期感染預防中應用[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6(8):203-204.
[4]海昕.婦產科圍手術期感染的產生原因及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指南,2015(27):245-246.
[5]湯小均.關于預防婦產科圍手術期感染的護理干預及效果[J].養生保健指南,2016(27):123.
作者:李靈英 單位:儀隴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 上一篇:婦產科品質管理圈服務研究
- 下一篇:安全護理模式在婦產科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