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醫師對膀胱過度活動癥的認知
時間:2022-11-19 05:29:56
導語:婦產科醫師對膀胱過度活動癥的認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調查中國婦產科醫師對女性膀胱過度活動癥(overactivebladder,OAB)的病因、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及治療的認知情況。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通過醫院內發放自行設計問卷,對全國23個城市1061例從事婦科臨床工作的醫生進行女性OAB相關認知的調查。結果共收回有效調查問卷1056(99.5%)份。87%(919/1056)的婦科醫生清楚地知道多種婦科疾病常伴有尿急、尿頻等OAB癥狀;41%(433/1056)不清楚女性OAB的發生與其特殊生理因素有關。在有OAB可能的患者就診時,約51%(539/1056)婦科醫生不完全清楚女性OAB患者的病史問診信息;50%(528/1056)不完全清楚導致女性OAB癥狀的病因,并且40%(422/1056)不會對每一例可能出現OAB的患者進行癥狀問詢。83%(876/1056)不會準確使用膀胱過度活動癥狀評分(overactivebladdersymptomscore,OABSS)判斷患者OAB癥狀的嚴重程度。在OAB的診斷調查中,僅有13%(137/1056)的婦科醫生完全清楚女性OAB患者的篩選性檢查項目,7%(74/1056)完全清楚急迫性尿失禁與混合性尿失禁的區別,76%(803/1056)認為M受體拮抗劑是OAB的首選藥物治療方案。結論婦產科醫師對有關女性OAB的主要癥狀表現、發病相關的特殊生理因素、常見病因、檢查內容、鑒別診斷及治療方案的認知不強,不能準確使用OABSS判斷女性OAB患者的癥狀嚴重程度。
【關鍵詞】膀胱過度活動癥;婦科醫生;調查問卷;認知
國際尿控協會2001年9月將膀胱過度活動癥(overactivebladder,OAB)定義為一種以尿急癥狀為特征的癥候群,合并或不合并急迫性尿失禁,常伴有尿頻、夜尿,尿動力學表現為逼尿肌過度活動,或其他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礙,實驗室檢查無明確感染證據和其他明顯的病理改變。中國婦產科醫師目前對OAB的認知存在明顯不足,使得許多OAB患者在婦產科門診失去診斷治療的機會。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婦科醫生在女性OAB診療中的認知現狀,為提高中國婦產科醫生對OAB的認知和規范治療提供理論支持。
資料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于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由北京大學國際醫院婦產科通過醫院內發放問卷方式,在全國23個城市對從事婦科臨床工作的婦產科醫生共發放了自行設計的OAB調查問卷1061份,收回有效問卷1056份(99.5%)。二、問卷設計。問卷主要包括關于OAB的常見病因,主要癥狀(尿急、尿頻、夜尿及急迫性尿失禁),發生OAB相關的特殊生理因素(絕經雌激素水平下降、產后、分娩),女性OAB癥狀的相關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內異癥)、壓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脫垂(POP)、盆腔腫塊、無張力陰道吊帶術(TVT)后、子宮切除術后、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纖維化)。膀胱過度活動癥狀評分(overactivebladdersymptomscore,OABSS)使用、篩選性檢查和選擇性檢查內容、與SUI及混合性尿失禁的鑒別診斷及藥物治療方案等方面問題。并由獨立的第三方對所有原始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
一、基于定義與病因的調查。87%(919/1056)的婦科醫生清楚多種婦科疾病常合并OAB癥狀,90%(950/1056)認為自己了解OAB的主要表現,但仍有18%(190/1056)未能準確描述OAB癥狀;還有76%(803/1056)未能完全正確地判斷OAB的各種癥狀。1.發病的特殊生理因素:41%(433/1056)的婦科醫生不清楚女性OAB的發生與某些特殊生理因素有關,67%(708/1056)不完全清楚與女性OAB發病率高的特殊生理因素的種類。51%(539/1056)不完全清楚女性OAB患者的病史問診需要的重點信息。2.病因:84%(887/1056)的婦科醫生認為一些常見婦科疾病或盆腔手術后易出現OAB癥狀,57%(602/1056)自認為熟悉導致女性OAB癥狀的常見婦科疾病或手術,然而,進一步調查顯示:50%(528/1056)并不完全清楚導致女性OAB癥狀的相關疾病。并且近40%(422/1056)不會對每一例可能出現OAB的女性患者進行癥狀問詢。3.癥狀嚴重程度:96%(1014/1056)的婦科醫生認為OAB癥狀對女性患者的影響較大。47%(496/1056)的婦科醫生認為會使用OABSS評分表來衡量女性OAB癥狀嚴重程度,然而,調查顯示:83%(876/1056)不會準確使用OABSS判斷患者OAB癥狀的嚴重程度。39%(412/1056)不會對內異癥患者伴發的OAB癥狀進行正確處理。二、診斷評估的調查。83%(876/1056)的婦科醫生認為通過篩選性檢查和選擇性檢查后才能確診OAB,且有45%(475/1056)醫生會采用常規的篩選性檢查方法對OAB進行初步評估,但僅13%(137/1056)醫生完全清楚女性OAB患者的篩選性檢查項目,75%(792/1056)未能選擇正確的選擇性檢查項目來診斷女性OAB。84%(887/1056)醫生認為婦科疾病或手術后患者伴發的OAB癥狀與SUI癥狀不完全一樣,54%(570/1056)能熟練地鑒別診斷急迫性尿失禁與混合性尿失禁癥狀,但僅7%(74/1056)完全清楚急迫性尿失禁與混合性尿失禁的區別。三、治療認知的調查76%(803/1056)的婦科醫生認為M受體拮抗劑是OAB的首選藥物治療方案,42%(444/1056)熟知不同M受體拮抗劑的適應證和禁忌證。82%(866/1056)醫生選擇使用索利那新治療女性OAB,然而,仍有19%(201/1056)的婦科醫生不知道索利那新是一種高選擇性M3受體拮抗劑。
討論
美國OAB患者超過3400萬(17%),歐洲研究數據顯示40歲以上人群中OAB總患病率為16.6%[1],我國2014年發表的數據顯示,41歲及以上人群OAB的患病率為11.3%[2],其中女性OAB患病率略高于男性。OAB嚴重影響女性患者生活,2/3患者病程長達2年以上,在中國僅不到20%尋求醫療幫助,而80%未得到及時診斷、治療。究其原因,患者方面:尷尬、習慣、忍耐、對治療效果缺乏信心,且懼怕有創治療方法和高額費用。醫生方面:對OAB認知缺乏,診斷率低,所以廣大婦產科醫生應更多地關注OAB的病因和治療。從本調查顯示,87%的婦科醫生清楚地知道多種婦科疾病常會伴有尿急、尿頻等OAB癥狀,說明對OAB疾病的認知度是高的,但是76%的婦科醫生卻未能完全正確地判斷OAB的各種癥狀,50%的婦科醫生并不完全清楚導致女性OAB癥狀的相關疾病,并且近40%的婦科醫生不會對每一例可能出現OAB的女性患者進行癥狀問詢。育齡女性的OAB癥狀與SUI之間存在強相關性;11%~16%伴有SUI癥狀的女性存在逼尿肌過度活動[3];OAB與POP之間亦存在強相關性,近70%的POP患者伴隨尿急、尿頻等OAB癥狀[4];絕經亦是女性OAB癥狀發生的危險因素;患有內異癥的女性,發生尿急、尿頻等癥狀的概率是正常對照組的3倍(57.4%vs18.2%)[5];TVT會增加絕經后婦女尿急、尿頻等癥狀的發生率;抗壓力性尿失禁手術后新發壓力性尿失禁可高達27%。據此,基于定義與病因部分的調研結果,需要強化以下認知:女性OAB的主要癥狀表現,女性OAB發生相關的特殊生理因素,女性OAB的常見相關疾病。OAB是以臨床表現為主的一種排他性、癥狀性的診斷。具有典型尿急(多伴有尿頻,可伴/不伴尿失禁)的患者,在排除感染、結石、膀胱原位癌等病理狀況后,可作出OAB的診斷。日本東京大學YukioHomma教授采用病患自我報告的問卷表形式,建立的一個綜合癥狀評分表——OABSS,對OAB的癥狀進行量化,用于診斷及評價OAB的嚴重程度。OABSS量表簡單,適合門診患者的簡單評估。本研究顯示僅有13%的婦科醫生完全清楚女性OAB患者的篩選性檢查項目。SUI和OAB是婦產科最常見的下尿路癥狀,關于二者的鑒別診斷,僅有7%的婦科醫生能夠準確診斷,需要加強相關概念的培訓,需要強化女性OAB患者的篩選性檢查和選擇性檢查內容,使醫生能準確鑒別診斷女性OAB癥狀與SUI及混合性尿失禁。OAB的治療包括膀胱訓練、盆底肌訓練、生物反饋治療及藥物治療[6-7]。研究表明,行為和藥物聯合的效果好于單一方案,聯合方案的有效率可提高至85%[8],為OAB一線治療方案。抗膽堿能藥物(M受體拮抗劑)被廣泛用于治療OAB。
本研究有42%的婦科醫生熟知不同M受體拮抗劑的適應證和禁忌證。膀胱中的M3受體主導膀胱逼尿肌的收縮,是與OAB癥狀密切相關的受體亞型,高選擇膀胱的M3選擇受體拮抗劑,療效更好,副作用更低[9]。本研究有19%的婦科醫生不知道索利那新是一種高選膀胱的M3受體拮抗劑。OAB是一種慢性狀態,應長期使用M受體拮抗劑治療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在國外主要是由婦產科醫生開抗膽堿能藥物,且80%的M3受體拮抗劑是婦產科醫生處方,而在國內M3受體拮抗劑80%是泌尿科醫生處方,婦科醫生處方的占有率僅1%。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及人們對生活質量的不斷追求,婦產科醫師應該具備OAB相關診療知識,對婦科醫生開展繼續醫學教育,最終達到推動女性OAB診療規范化、提高臨床診治水平的目標。
作者:郭文萍 楊欣 單位:1.北京大學國際醫院婦產2.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產科
- 上一篇:婦產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研究
- 下一篇:婦產科門診就診孕婦高危因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