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手術患兒血流動力學及躁動研究

時間:2022-12-16 09:14:28

導語:腹腔鏡手術患兒血流動力學及躁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腹腔鏡手術患兒血流動力學及躁動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氣管插管腦電雙頻譜指數(BIS)靶控丙泊酚靜脈麻醉對腹腔鏡手術患兒血流動力學躁動的影響。方法選擇2018年10月—2020年10月于運城同德醫院行腹腔鏡手術的患兒82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2組各41例。對照組采用丙泊酚靜脈注射全麻,觀察組采用氣管插管BIS靶控丙泊酚靜脈麻醉,比較2組血流動力學、躁動情況、蘇醒時間及不良反應。結果2組T0、T1、T2時血氧飽和度(SpO2)及T0時心率(HR)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T1、T2時HR[(97.24±9.31)次/min、(95.38±6.27)次/min]高于對照組[(90.74±8.25)次/min、(90.34±12.10)次/min],有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蘇醒期躁動量化評分表(PAED)評分(1.26±0.39)分及不良反應總發生率(4.88%),低于對照組的(2.67±0.81)分、19.51%;蘇醒時間(3.24±0.86)min,短于對照組的(6.92±1.10)min,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小兒腹腔鏡手術中采用氣管插管BIS靶控丙泊酚靜脈麻醉有利于穩定血流動力學,減少躁動發生率,患兒術后蘇醒快速,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腹腔鏡手術;氣管插管;腦電雙頻譜指數

丙泊酚靜脈麻醉血流動力學躁動靜脈全麻為小兒腹腔鏡手術中常用方法,丙泊酚作為短效麻醉藥,具有良好的可控性,但由于無法實時監測血藥濃度且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若僅僅依據麻醉醫師的判定給藥,存在一定的盲目性[1]。BIS靶控裝置有利于對麻醉深度進行有效控制,提供個體化的麻醉深度,以改善由于麻醉過淺或過深所致的疼痛恐懼及嗜睡等現象,提升麻醉效果[2,3]。本研究探討了氣管插管BIS靶控丙泊酚靜脈麻醉對腹腔鏡手術患兒血流動力學及躁動的影響,以優化小兒腹腔鏡手術的麻醉方案,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10月—2020年10月于運城同德醫院行腹腔鏡手術的患兒82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2組,各41例,研究獲該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觀察組:男22例,女19例;年齡2~12歲,平均年齡(7.34±1.05)歲;手術類型:疝修補15例、闌尾切除26例;體重11~39kg,平均(22.08±1.13)kg。對照組:男24例,女17例;年齡2~12歲,平均年齡(7.29±0.98)歲;手術類型:疝修補17例、闌尾切除24例;體重11~37kg,平均(22.15±1.10)kg。2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1.2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患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②意識清晰,精神狀態良好;③美國麻醉醫師協會分級Ⅰ~Ⅱ級。排除標準:①患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②存在過敏史;③嚴重肝腎功能損傷。1.3方法2組術前常規禁食禁水,入室后完成靜脈通道的建立,監測基礎生命體征。對照組采用丙泊酚靜脈注射全麻,以0.25%羅哌卡因0.5mL/kg行骶管阻滯,隨后將6~10mg/kg丙泊酚經靜脈通道持續靜脈滴注,術畢丙泊酚停止用藥,采用1μg/kg芬太尼鎮痛。觀察組采用氣管插管BIS靶控丙泊酚靜脈麻醉,以2mg/kg丙泊酚、2μg/kg芬太尼、0.1mg/kg維庫溴銨誘導麻醉,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根據BIS反饋的信息對丙泊酚靶向輸注速度及劑量進行控制,采用瑞芬太尼麻醉維持,控制BIS值在40~60,依據患兒實際情況添加0.05mg/kg維庫溴銨。1.4評價指標①血流動力學:記錄2組麻醉前(T0)、插管即刻(T1)、術畢(T2)時SpO2、HR水平。②躁動:蘇醒即刻采用蘇醒期躁動(PAED)量表[4]評估,主要包括患兒知道自己所處的環境、行動帶有目的性、眼睛注視護理人員、無法被安撫、不安寧等方面,總分為20分,躁動程度與評分間呈正相關。③統計2組蘇醒時間。④不良反應:嗜睡、嗆咳。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和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SpO2、HR水平2組T0、T1、T2時SpO2及T0時HR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T1、T時HR水平高于對照組,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2.2PAED評分、蘇醒時間觀察組PAED評分低于對照組,蘇醒時間短于對照組,均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2。2.3不良反應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3。

3討論

小兒各個器官及功能仍未發育成熟,對藥物耐受性較差,同時小兒手術時間較短,若無法對術中麻醉深度進行有效控制,可能會導致麻醉鎮靜過淺而增加蘇醒期恐懼及疼痛程度,麻醉過深則可導致患兒進入深度沉睡狀態,延長蘇醒時間,不利于術后恢復[5]。故采取何種麻醉方法以在保障手術的順利進行下,緩解患兒疼痛程度、減輕拔管及插管等刺激所致的不良反應,縮短蘇醒時間,提升恢復質量,成為臨床關注的課題。BIS作為監測麻醉深度的重要儀器,已獲美國FDA認可,被用于監測鎮靜深度及催眠[6]。BIS主要是在功率譜分析基礎上與患者腦電頻率、功率等數據相結合,完成相關函數的分析,從而對患者腦組織皮質結構狀態進行反映,準確評估患者使用鎮痛、鎮靜及肌松藥物后的鎮靜深度,并以數字分值形式進行反饋,有利于對患者大腦皮質抑制程度進行評估[7,8]。BIS能夠連續實時反映麻醉深度,預測意識消失及恢復過程,客觀評估麻醉藥物濃度,對麻醉用藥劑量及靜脈滴注速度進行調節,避免麻醉過深或過淺所致的相關不良反應,保障蘇醒質量[9,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T1、T2時HR水平高于對照組,PAED評分及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蘇醒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提示小兒腹腔鏡手術中氣管插管BIS靶控丙泊酚靜脈麻醉能夠達到適宜的麻醉深度,對藥物用量及速度進行有效控制,以促使患兒及時清醒,縮短蘇醒時間。該麻醉方式還能夠對抗手術過程中機械性牽拉或損傷,抑制蘇醒及拔管期間的應激反應,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降低蘇醒期躁動及嗆咳等發生風險,提升患兒麻醉蘇醒期的安全性。綜上所述,氣管插管BIS靶控丙泊酚靜脈麻醉有利于穩定腹腔鏡手術患兒血流動力學,降低躁動發生率,減少不良反應,患兒蘇醒時間短,有利于促進術后恢復。

參考文獻

[1]董正華,魏曉永,李黎,等.氯胺酮與舒芬太尼對丙泊酚誘發小兒呼吸抑制的影響[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8,35(1):57-60.

[2]郭軍,李寧,丁銳,等.腦電雙頻指數判斷兒童腦損傷程度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19,26(5):386-389.

[3]陳晨,于泳浩,李清.腦電雙頻譜指數預測急性腦出血患者預后的準確性[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7,37(5):606-608.

[4]付雄,趙澤宇,曾會明,等.不同劑量舒芬太尼在小兒短小手術麻醉誘導中的效果比較[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8,15(12):1720-1722,1726.

[5]陶守君,雷衛平,黃婭琴,等.國產麻醉深度監測儀和腦電雙頻指數監測儀在腹腔鏡手術中的一致性分析[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8,34(9):878-881.

[6]宋曉陽,韓彬.丙泊酚聯合雷米芬太尼復合麻醉期間右旋美托咪啶對BIS和AAI的影響[J].西北藥學雜志,2017,32(4):500-504.

[7]劉素霞,許鐵,石遠峰.BIS評分,丙泊酚血藥濃度在ICU重癥腦損傷伴意識障礙并機械通氣患者鎮靜評估中相關性研究[J].臨床急診雜志,2018,19(2):117-120.

[8]何永冠,曹曉霞.BIS聯合AAI指導麻醉深度對老年腹部手術應激反應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6):887-889.

[9]吳茂彬,張同霞,谷建華,等.腦電雙頻譜指數與聽覺誘發電位指數在麻醉深度量化評價中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學裝備,2019,16(9):109-112.

[10]安慎通,王煜,范倩倩.基于腦電雙頻譜指數的不同麻醉深度對老年腹腔鏡手術患者炎癥反應和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9,30(19):2490-2493.

作者:楊震 單位:運城同德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