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滲性造影劑對行CT檢查高血壓研究

時間:2022-09-01 08:57:28

導語:等滲性造影劑對行CT檢查高血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等滲性造影劑對行CT檢查高血壓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等滲性造影劑對行ct增強檢查高血壓患者腎功能的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在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行CT增強檢查的70例高血壓患者的病例資料,并將其分為等滲組46例和低滲組24例。分析比較兩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造影劑腎病(CIN)發生率情況。結果CT增強檢查后第7天,等滲組患者血清肌酐升高率低于低滲組(P<0.05)。CT增強檢查后7d內,等滲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低滲組(8.33%vs.29.17%)(P<0.05)。兩組患者CIN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等滲性造影劑對高血壓患者腎功能影響較小,臨床使用等滲性造影劑進行CT增強檢查可有效降低患者腎功能損傷,同時還能夠減少患者檢查后不良反應的發生。

關鍵詞:高血壓;腎功能;等滲性造影劑;CT增強檢查

CT增強檢查是在CT平掃的基礎上進行補充、用于疾病的診斷和分期,其是通過靜脈注射造影劑后同步CT平掃的一類檢查方式[1]。注入造影劑后能夠更為清晰地顯示組織及血管,可用于血管類疾病的診斷,以及評估病變的供血動脈、引流靜脈等。此外,CT增強檢查小病灶檢出率較高,通過增強掃描可分離出病灶與實質或周圍組織,密度差異擴大可以發現平掃漏檢的病灶,有利于準確認識疾病性質及清晰腫瘤分期,因而對腹部實質性臟器的檢查具有重要意義[2]。但注入造影劑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對腎臟功能存在一定的影響,嚴重者可出現造影劑腎病(CIN)。相關報道稱,CIN患者病死率已達>30%;此外注入造影劑還可能導致部分患者發生過敏,甚至休克。為減輕對人體的傷害,造影劑也在逐步從高滲性向低滲性向等滲性發展,其毒副作用也有所降低[3]。為證實等滲造影劑對高血壓患者腎功能的影響較低,本文回顧性分析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行CT增強檢查的70例高血壓患者的病例資料,以明確等滲造影劑對該類患者腎功能的相關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在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行CT增強檢查的70例高血壓患者病例資料。其中,46例患者使用等滲性造影劑作為等滲組,24例患者使用低滲性造影劑作為低滲組。納入標準:①CT增強檢查前無腎功能損傷,無伴糖尿病;②知情同意并愿意配合研究進行。排除標準:①對造影劑過敏;②正在服用對腎功能有一定損傷藥物;③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及哮喘;④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⑤患有精神疾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質量、血清肌酐濃度及造影劑用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1.2方法1.2.1等滲組使用等滲造影劑碘克沙醇注射液(北京北陸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465)。1.2.2低滲組使用低滲造影劑碘海醇注射液(山東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3129),注射速率均為3mL/s。兩組患者CT增強檢查前24h內常規檢查血清肌酐濃度作為基線值,注射造影劑前靜脈注射預防性用藥地塞米松(廣東三才石岐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0602)5mL,對患者CT增強檢測后第7天的血清肌酐濃度進行檢測,并于檢查前的基線值進行比較。CT增強檢測后對患者進行隨訪調查,觀察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及CIN發生情況,配合常規口服水化進行治療。1.3統計學方法數據分析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檢查前后血清肌酐濃度升高率比較等滲組患者CT增強檢查后第7天血清肌酐升高率低于低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250,P=0.026)。見表2.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CT增強檢查后7d內,等滲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低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990,P=0.025)。見表3。2.3兩組患者CIN發生率比較70例患者中,等滲組患者發生1例CIN,低滲組未發生CIN。兩組患者CIN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529,P=0.467),因而無法證明CIN的發生與造影劑相關。

3結果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醫學影像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人們安全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造影劑的安全性受到了廣泛關注。造影劑的發展經歷了從高滲向低滲、再由低滲向等滲發展,其對人體的危害性也大大降低。雖有研究顯示,等滲性造影劑誘導與低滲性造影劑的CIN發生率比較無明顯差異,但尚未得出肯定結論,可以明確的是等滲性造影劑對腎功能影響要低于低滲性造影劑[4-5]。這一結果在本研究也得到了證實,CT增強檢查后第7天,等滲組患者血清肌酐升高幅度明顯低于低滲組,比較有差異。CIN作為急性腎功能衰竭(ARF)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ARF為臨床危急重癥,可在數天內甚至數小時內造成腎功能急劇減退,對患者生命安全存在極大的威脅;同時CIN也是造成醫院獲得性腎功能損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在CT增強檢查中要盡可能預防CIN的發生,避免機體受到不必要的損傷。CIN發病機制較多,如腎髓質缺血性損傷、腎小管阻塞及毒性損傷、變態反應和造影劑刺激血管內皮細胞、激活補體造成免疫反應等[6]。因而腎功能不全者發生CIN概率風險相對較高。據相關統計資料,在使用造影劑行CT增強檢查的患者中,腎功能不全者CIN發生率大于腎功能正常的患者[7];此外,糖尿病也與CIN發生有關,糖尿病病程較長(年齡≥50歲,病程≥10年)的患者會合并血管病變及腎功能減退,相關報道稱該類患者若行CT增強檢查,CIN發生率高達100%,這與糖尿病患者代謝異常、血管病變導致腎臟缺血缺氧有關。造影劑造成CIN的發生機制主要是腎缺血、缺氧,使用造影劑可導致血流動力學發生改變。早期腎血管擴張導致腎血流量增加,繼而出現腎血管收縮,腎內血流量被迫減少,導致腎髓質缺血缺氧。因而在探究CT增強檢查對高血壓患者腎功能的影響時應當排除腎功能不全及糖尿病患者。高血壓可作為導致CIN發生的一個獨立因素,高血壓患者可能出現腎小動脈硬化,由于腎動脈分支或小動脈硬化而影響腎血管功能,進而導致缺血性腎病[8]。故造影劑對該類患者腎功能影響較為明顯。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兩組患者CIN發生率比較無差異: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等滲造影劑和低滲造影劑對高血壓患者CIN發生率影響無明顯差異;另一方面考慮本研究樣本數量較少,對研究結果存在一定的影響,故在后續研究中,應考慮加大樣本數量,從而進一步明確等滲造影劑和低滲造影劑的安全性情況。有研究表明,等滲性造影劑造成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要低于低滲性造影劑[9]。本研究中,CT增強檢查后7d內,等滲組患者肺水腫、急性腎功能不全、疼痛、心血管及消化系統事件等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8.33%,顯著低于低滲組29.17%,尤其是消化道事件及疼痛,考慮檢查前使用預防性藥物,造影劑的不良反應可能因此而降低。由于CIN患者死亡率極高,臨床除了使用安全性較高的造影劑外,還應高度重視CIN的早期預防,預防措施[10]主要包括:①水化治療,即通過輸液或增加飲水量來增加血容量,水化后腎臟血流量增加,腎血管收縮減弱,可增加機體基礎代謝代謝,減少造影劑在腎臟內停留時間,以減輕造影劑因停留時間過長而對腎臟帶來不必要的損傷;②藥物預防,即患者可服用一些抗氧化劑和血管擴張劑;③血液濾過,其有利于維持血液動力學穩定和血容量,保證腎臟有足夠的血液進行灌注;④檢查前禁止使用非甾體抗炎藥,該藥物對腎臟存在一定的影響,停用可避免聯合造影劑對腎臟造成雙重損傷;⑤選擇合適的造影劑,根據本研究結果,等滲性造影劑對腎功能影響較小,因而選用該類造影劑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腎臟功能的損害。綜上所述,對高血壓患者進行CT增強檢查時應選擇等滲性造影劑,其不僅可以降低對腎功能的損害,還可減少患者檢查后不良反應情況的發生,從而使患者的安全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朱芳成,陳鴻光,郎清.CT增強掃描在評估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近期療效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CT和MRI雜志,2019,17(2):29-31.

[2]巴提曼·馬拿甫.CT增強掃描碘造影劑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護理干預效果[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10):158-159.

[3]春梅,白春梅.預防多排螺旋CT增強檢查發生對比劑不良反應的優質護理應用效果[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5):166-167.

[4]鄭立東.CT增強中兩種注射方式下碘造影劑對腎功能影響的研究[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9):57-58.

[5]馬濤,楊瑞金.等滲對比劑與低滲對比劑在冠心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及安全性[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16):43-45.

[6]朱佳璐,高傳玉,王憲沛,等.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腎功能狀況及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對比劑腎病的發生情況分析[J].中國循環雜志,2019,34(4):337-342.

[7]周慶春,滕錄霞,周紅輝,等.不同濃度的碘對比劑及注射速度加合理水化與對比劑腎病的相關研究[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9,28(3):21-23.

[8]王勝奇,汪愛丹.碘佛醇、碘克沙醇和碘普羅胺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功能的影響[J].中國藥物警戒,2019,16(4):199-202.

[9]李飛,杜戰衛.CT增強掃描造影劑腎病的危險因素及水化干預效果觀察[J].中國CT和MRI雜志,2018,106(8):115-117.

[10]柳玉華,蔣敏,曹惠紅.腹部增強CT檢查后不同水療法預防造影劑對腎損傷的效果分析[J].國際泌尿系統雜志,2018,38(1):119-122.

作者:姚強 單位: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