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醫療衛生保障系統情況

時間:2022-08-28 10:15:27

導語:鄉村醫療衛生保障系統情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村醫療衛生保障系統情況

一、調研背景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采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從2003年起在全國部分縣(市)試點,到2010年逐步實現基本覆蓋全國農村居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特點歸納起來有兩大模式:

1.基本醫療

補助與大病統籌補助相結合模式。基本醫療指門診或住院費用小于5000元(含5000元),大病醫療統籌指5000元以上至個人最高補償額內的住院費用和規定特殊病癥符合規定范圍的報銷。

2.大額

費用補助與小額費用補助相結合模式。對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醫療費用的補助,分為小額醫療費用補助和大額醫療費用補助兩部分。小額醫療費用補助指門診費用補助,每年8-10元。大額醫療費用補助指住院醫療費用補助,每年5000-8000元。關于新型農村醫療合作政策,從通俗的層面理解是這樣的:大家都把錢交到一個賬戶里,誰有需要就先給誰。[2]

二、結果分析及原因分析

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91份。其中的對象年齡分布從13~80歲,涉及了幾乎各個職業以及各個年層次,分布廣泛。主要以金華市羅店鎮為調查地點。

(一)農村醫療衛生保障體系實施現狀

目前,羅店鎮老齡化現象突出,高血壓是高齡人口的高頻率病。鎮醫院長期以來免費為村民量血壓,并向前來咨詢的村民提供防治高血壓的基本常識。從每年的民意調查來看,村民對醫院的滿意度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除此之外,鎮醫院每兩年組織一次大型的免費體檢活動,活動會開展三到五天,幾乎每個醫護工作者都參與其中。體檢項目涉及血壓、心率、肝功能等。體檢在每個村設點,服務對象涉及到所有參加合作醫療的村民和辦理醫療保險的居民。很多家庭因病致窮。村民作為政府的惠民措施,該政策的出發點就是解決“看病貴、看病難”問題,改善民生。目前,鄉鎮級醫院普通門診的報銷比例為30%,針對低保戶的報銷高達90%。[3]

(二)村民的醫療保障意識喜憂摻半

目前,羅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于醫療費用的報銷工作不夠簡化,一般的報銷過程無需過多的手續,方便快捷,服務周到,少則幾分鐘,多則十幾分鐘,就可以完成整個報銷流程。該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務人員認為,村民只要對農村醫療合作政策有大致了解即可。羅店鎮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政策多年,那么村民究竟對該政策了解多少?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對羅店鎮村民發放了調查問卷并走訪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問卷調查中,認為自己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比較了解的人占了很大比例。醫院相關工作人員對此表示認同,絕大多數村民有醫療保障意識,他們知道進醫院看病的部分費用是可以向政府報銷的。但少數村民對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缺乏了解和認同的現象卻依舊存在。羅店村目前共有500多戶人家,總人口數達1500多。直到2009年,宣傳工作是由醫院職工負責的,近兩年,鎮政府將資料經村委會發放給每戶居民。但無論如何,由于時間和人力有限,不可能當面向每個村民詳細解釋。不光是醫療,其他方面也存在著類似問題。

(三)農村醫療衛生保障體系尚有不足

1.政策宣傳力度不夠。一有新政策下達,羅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會制作活頁,挨家挨戶地發放。村民對信息的接收顯得被動。據了解,羅店鎮的大多數青壯年常年在外打工,常住村民中,老人和小孩占了很大比例。總體說來,村民的文化程度不高,有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根本不識字,這在一定程度上給醫療保障政策的宣傳工作增加了難度。

2.外來務工人員享受不到優惠。由于戶籍管理等方面存在問題,外來務工人員不能享受到農村醫療合作政策的優惠。因此,每年的免費體檢只針對本地居民,外來民工被排除在外。外來務工人員兩三年來沒有體檢的狀況比較普遍,除了他們的健康意識有待加強外,經濟條件也是一個重要原因。[4]

3.統計工作有待加強。雖說當地居民在體檢前都會被通知到,但是事后卻沒有切實統計真正去體檢的人數,不能保證免費體檢開展產生的實際效果。另外,羅店鎮常因在外打工而錯過體檢時機,現在他們可以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免費體檢。這也給統計工作帶來了很大麻煩。

三、如何完善農村醫療衛生保障體系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受到家庭收入、政府的政策推行和資金調配、村民的醫療保障意識、從醫人員的專業素養、農戶集資、醫院的醫療條件等多方面的影響。因此,可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農村醫療衛生保障體系:

(一)加大宣傳力度。政府應進一步加強農村醫療合作的宣傳力度,政策執行應更加細化、透明化,將國家下發的政策制度落到實處,保證老百姓對政府的信任,同時,民眾自身也應主動了解相關信息,提高爭取合法權益的意識。

(二)扶持基層醫院。加大對基層醫院的扶持,增加資金的投入,培養優秀的醫護人員,同時引進先進醫療設備。如此一來,群眾在社區衛生院就可以享受到高水平高質量的醫療衛生服務。從而逐步改變部分群眾一生病就要往大醫院跑的局面。[5]

(三)關愛外來務工人員。就民工健康問題方面而言,要完善新型農村醫療體制,特別是要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的管理,保證他們也享有醫療方面同等的福利,這從人道主義和當地實際利益來看,都是必要的。四、總結保障羅店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自實施以來,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為村民帶來了實惠。但受到多種外部因素影響,實施過程中依舊存在著不少問題,這需要政府、醫院、村民的共同努力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