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學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02-06 09:44:27

導語:病理生理學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病理生理學教學改革論文

摘要:為了轉變落后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病理生理學教學體系的穩定創新,文章對病理生理學教學方法進行了探索研究,通過分析了病理生理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教學方法的改革探究。

關鍵詞:病理生理學;課程教學;專業素養

病理生理學主要是研究疾病發生及發展的規律,實現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有效溝通,為臨床醫學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病理生理學在醫學教育中占據著較為重要的地位。現階段病理生理學教學體系整合中,應通過對現代醫學理念的分析,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滿足教育體系的改革需求。

一、病理生理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病理生理學課程形成相對單一,課程內容具有抽象性、邏輯推理性較強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多使用滿堂灌的方法,學生不能全面掌握病理生理學知識,影響專業能力的提升。其在教學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基礎醫學課程設置相對獨立。在病理生理學課程教育創新中,需要將基礎醫學課程作為重點,通過對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組織胚胎學以及藥理學等內容的確定,提高學生的專業性。但是,其中各個學科的關聯性不足,易出現信息融合不足現象。第二,教學手段相對單一。在病理生理學教育體系整合中,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無法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從而導致專業能力的提升受限。第三,考核制度有待完善。在當前病理生理學課程教育整合中,評價方法存在限制,課程評價主要以終結性評價作為基礎,限制了學生技能的提升[1]。

二、病理生理學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構建網絡教育平臺,滿足學生發展需求。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平臺,將有關的教學資源融入信息平臺中,為學生打造自主學習的空間。在網絡學習資源設計中,可以將知識主題作為核心,完善網絡資源數據庫,通常狀況下,在網絡資源庫設計中主要包括:理論知識庫,其主要包括課程大綱、教學目標、教學視頻的參考資料;臨床病例庫,學生通過對臨床病例庫資源的學習,可以激發自主探究的興趣,并按照課堂內容進行案例的選擇,所選的案例可以滿足學生的自身需求,使學生對問題有更全面的了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測試題庫,為學生創造自我檢測的機會,學生在檢測中掌握自己學習中的薄弱環節,并在課堂中進行針對性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知識拓展庫,其主要包括病理生理學中的前沿知識,學生通過對這些知識的學習,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為自身綜合發展奠定基礎。各個數據庫所包含的信息存在差異,學生通過對這些內容學習,滿足分類學習的需求[2]。(二)構建角色互換教學法,提高學生專業素養。在病理生理學教學改革中,為了提高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需要為學生構建角色互換的教學環境,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目標。在課堂中讓學生通過走向講臺的形式,體驗教師授課的過程,從而實現師生角色互換的目的,學生在這種角色轉變的背景下,可以激發探究學習興趣,提高主動參與能力,滿足教育改革的需求。例如,在專業病例講解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上講臺對自己熟悉的案例進行分析,學生在這種活動中,運用不同的方式,通過多媒體、小組討論、病例講述等模式提高自身專業能力。在活動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針對案例內容對學生進行提問,幫助學生發現認識中存在的不足,促進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研究發現,在角色互換教學中,通過探究模式的構建,可實現師生的有效互動,在真正意義上實現教師學生能力的共同提高,而且在多種途徑、渠道的教學方法整合中,加深學生對病理生理學知識的認識,而且在這種探究環境下,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為以后的臨床工作奠定良好基礎。(三)構建實驗探究環節,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在病理生理學教育改革中,通過實驗探究環境的營造,提升學生實踐能力。例如,在綜合型家兔休克實驗中,為了提高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能力,教師需要完成實驗內容的構建。首先,引導學生通過復制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模型,觀察實驗前后的數據指標變化,通過對血壓、心率、呼吸等數據的監測,聯系所學的生理、病理生理學內容,進行救治措施的構建。通過實驗引導,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將學科內容與實驗內容進行融合,鞏固其專業知識,提高探究意識,有效激發學習興趣,實現病理生理學教育改革的目的[3]。

三、結語

在病理生理學教育改革中,應將學生作為主體,通過多種教育方法的創新,提升學生能力,這對于醫學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曜暉,李麗娟,劉佳云,等.病理生理學引導式LBL教學改革探索[J].現代醫藥衛生,2017,33(17):2693-2694.

[2]王艷國,韓麗莎,胡海,等.病理生理學課程理論教學改革的探索[J].學周刊,2013(34):17.

[3]段麗芳,張曉芹,張紅,等.中醫專業病理生理學實驗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現代醫藥衛生,2015(6):940-941.

作者:崔海燕 廉會娟 孫芳云 單位:西藏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