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輔助生理學教學初探

時間:2022-10-31 09:52:45

導語:微信公眾號輔助生理學教學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微信公眾號輔助生理學教學初探

[摘要]生理學是醫學院校的基礎課程,為醫學生學習專業醫學知識提供了大量基礎理論概念和機制等。如今,網絡信息已在人們生活中普及,本教研室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推廣生理學的移動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以及能力,使學生能真正的找到學習生理學的興趣和方法。

[關鍵詞]生理學;微信公眾號

一、生理學教學及微信公眾平臺簡介

醫學界有一句話:“死解剖活生理”,可見生理學學習既重要而靈活,且又需要技巧,具有相當的難度。隨著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智能手機為代表的通訊工具的普及與應用,人們的生活進入了嶄新的“微時代”。“微信”作為一種新型信息交流平臺,促進了人與人之間進行情感交流的頻度,也對生理學的傳統教學模式產生了沖擊。微信公眾平臺采用一對多的傳播方式,直接將信息推送到用戶手機,其信息內容的到達率和被觀看率幾近百分之百,為學習者提供了一種基于圖文信息推送的新型信息獲取方式。當前,微信成為了生理學的新興手段之一,尤其受大學生等年輕人的青睞,為生理學教學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平臺。

二、學生使用微信情況及其對微信輔助教學的調查

通過微信平臺調查問卷,共收集到有效調查問卷277份,參與學生為本校大一第二學期在校學生。學生剛從高中進入大學,并經過一個學期的大學學習生活體驗,基本了解大學學習模式,但還未完全養成固定的學習模式,學生學習思維具有較好的可塑性。問卷調查的分析結果,為微信平臺自動生成的統計數據。

(一)學生使用微信時間相對較長。調查顯示,74%的學生使用微信超過1年,54%的學生微信每天在線3小時以上,甚至41%的學生基本24小時在線。由此可見,大學生使用微信的頻率較高,這為微信輔助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微信公眾平臺參與教學創造了較好的背景。

(二)學生自主學習意愿較強。通過調查,16%的學生在學習上仍處于被動狀態,喜歡傳統的教學方式,6%的學生表現出較強的自學態度,78%的學生更愿意接受傳統教學與微信結合的教學模式,體現出“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的學習思維,認為使用微信平臺輔助課堂教學能提高個人的學習。

(三)學生接受并希望使用微信輔助教學模式。通過微信平臺學習資源與網絡資源的對比,24%的學生認為微信平臺的學習資源更具有學習針對性,22%的學生表示結合微信學習后,更加明確了學習任務,20%的學生認為通過微信的學習資源目的性更強,且重難點突出。所以絕大部分(87%)學生接受并希望微信平臺輔助教學能運用在教學上。

三、微信公眾號輔助教學初探過程

本教研室已經申請了生理學微信公眾號,并對該平臺的相關功能進行了試運行,基本掌握了公眾號的日常管理。以下是本教研室進行微信輔助教學過程的初探

(一)課件可用于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通過微信平臺的菜單模式,把教學課件及實驗操作方式提前到公眾號上,學生課前預習更有指導性、重點性、主動性,預習過程中,對課件存有疑惑或不理解的,上課的時候通過課堂講授,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學生通過使用手機微信平臺,課后結合授課課件復習,能對教學內容有進一步的鞏固和記憶。微信平臺課件,無論課前、課堂上、課后,都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途徑,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理念。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相輔相成,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定期預習提示、思考題及趣味知識。根據上課進度,每周更新預習提示、思考題和趣味知識,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發散學生思維,拓展課外知識點,引導學生理論結合實際,靈活運用理論知識。微信公眾號平臺有留言功能,學生也可通過直接回復留言,參與到各章的討論,而留言通過后臺篩選,能展現在文章后面,可供他人閱讀,或通過點贊、跟帖等方式,參與討論。

(三)學生通過在線回復功能,完成隨堂測驗。課堂上把測驗題展現在課件上,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把答案發送至微信公眾號,教師登錄后臺即可看到學生的答題詳情,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實現了無紙化教學,簡便而高效。

(四)定期為學生答疑解惑。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隨時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提問,由于回復公眾號的信息只能保存3-5天,所以教師定期要進行處理,避免由于時間延誤而遺漏了學生的問題。解答的內容直接推送到提出問題的學生本人微信號上,提高了答疑解惑的效率。

四、微信公眾號輔助教學初探體會

(一)改善課堂教學質量。使用微信平臺輔助教學以后,課堂教學質量有所改善,學生不再像以往那樣專注于用手機拍下授課課件,而是能專心聽課,不必擔心遺漏課件上的資源,學生只需打開微信,隨時都有課件輔助學習。

(二)增進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學生學習過程中經常會有疑問,有些學生較為靦腆,不善于主動當面求助于老師和學生,而微信平臺不需要面對面,對于內向的學生來說,這是一種課后學習的有利方式。

(三)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與趣味性。通過微信平臺的教學資源共享,定期預習提示和思考題,督促學生及時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通過做題來鞏固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網絡資源雖然豐富,但是內容雜亂,學生學習任務繁重,面對大量的網絡學習資源,顯得力不從心,而由教師篩選的微信平臺資源,短小精悍,更有針對性和趣味性。

(四)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微信具有24小時全天在線開放的特性,微信公眾號輔助教學,相當于構建了全天候在線的課堂,學生隨時隨地都可利用微信端進行學習,學習不限于教室里或課堂上,也不限于校園中,使學生處于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中,根據自身需求,自主學習,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路。

五、微信公眾號輔助教學思考與展望

由于上課學生專業不同,教學內容會有所調整,所以統一的教學資源推送也有局限性,不能兼顧不同學習層面的學生,對此,可通過對學生用戶進行分組管理,為每位學生貼好標簽,分到對應班級中,學習資源時,按不同分組進行推送,體現出教學過程的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理念。通過微信平臺交流,信息收發即時而高效,除了可以在課堂上輔助隨堂作業,還能通過引進微信的互動討論模式,在課堂上在線展示互動討論界面,學生可以隨時發表個人的觀點或者回答問題,參與課堂討論。學生不必擔心當眾發言的尷尬,師生互動變得更容易,教學中能更有效的輻射至每位學生,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升教學質量效果。

微信平臺輔助教學初探過程中,學生參與度提高,能夠通過網絡與教師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實現信息的實時溝通,精確而高效。鑒于以上這些優勢,下一步,本教研室將嘗試增加在微信平臺上進行在線測驗,定期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督促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通過以上改進方式,充分發掘微信平臺對生理學教學的優越性,建立適合自身的學習模式,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胡蕊.大學生微信使用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前景分析[J].北京青年研究,2014,23(1):76-81.

[2]朱婷婷,邵陽,趙強.微信公眾平臺輔助教學研究[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4(6):620-623.

[3]嚴大虎,費瑞偉,陳露遙.微信公眾平臺支持下的問題教學活動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15,25(11):79-85.

[4]伍丹.微信用于輔助課堂教學可行性的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9):85-87.

作者:陳永欣 韋燕飛 劉雪梅 謝海源 伍冠一 馬靜 鐘靜 趙鐵建 單位:廣西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