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在影像學網絡遠程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7-30 10:42:03

導語:思維導圖在影像學網絡遠程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維導圖在影像學網絡遠程教學的應用

[摘要]超聲影像學的教學以理論知識為主、超聲圖像為輔,教學內容繁雜又具有系統性,加之網絡遠程教學是在師生空間相對分離的情況下進行,教師需要不斷探索新方法來激發學生興趣,加強師生互動,提高教學效果。思維導圖具有直觀清晰、方便記憶的優點,在超聲影像網絡遠程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和超聲圖像整理歸納、有機結合,一方面有利于加強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使教學過程更加生動有趣、簡明有效。

[關鍵詞]思維導圖;超聲影像學;遠程教學;眼科;乳腺

疫情期間,為防止疫情蔓延,教育部曾延期開學通知,并提出“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各大高校由此紛紛開啟網絡遠程教學模式。但如何利用網絡更好地開展遠程教學,讓學生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利用有限的在線時間充分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成為教師必須思考并解決的問題。

1超聲影像學學科特點

超聲影像學屬于影像學學科體系,以各種疾病超聲診斷與鑒別診斷為軸線,其發展迅速、應用范圍廣、實用性強。近年來,隨著超聲技術的不斷發展,超聲成像已經從既往的一維、二維發展至三維、四維成像,由普通灰階成像發展為彩色編碼成像,不僅能夠進行疾病診斷,還可進行超聲引導下介入治療,進一步擴大了超聲影像學的應用范圍[1]。超聲影像學是一門理、工、醫復合型課程,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同時又是理論和實踐并重的學科[2]。其具有以下學科特點:(1)專科性強。超聲影像學專業術語多,超聲圖像抽象,理解與記憶困難,不僅需要學生掌握大量的專業理論知識,還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空間思維能力,這為教學帶來了困難。(2)操作性強。超聲圖像是通過超聲醫學設備獲得,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需要對各種類型超聲醫學設備的機器性能、適用范圍、參數調節有一定了解,這給教學增加了難度。(3)技術性強。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超聲醫學設備也日新月異,超聲新技術層出不窮,這就要求教學內容與時俱進、不斷更新。(4)交叉性強。超聲影像學與解剖學、病理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等多學科有交叉,涉及知識面十分廣泛,對教師水平有較高要求。

2網絡遠程教學模式

傳統超聲影像學主要借助教材、板書、幻燈、模型等實行師生面對面課堂教學,但是由于學生人數逐年增加,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傳統超聲影像教學中普遍存在較多問題。(1)傳統課堂授課模式普遍以理論教學為主要目標,多數教師照本宣科,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甚濃厚[3]。(2)傳統教學模式不可避免地呈現教與學“被動填鴨“局面,學生缺乏主動學習意愿,不利于培養創新性人才。(3)多數學生為應試而學習,使得所學知識變成被迫應試記憶,使原本生動有趣的實踐性技術變得枯燥乏味,毫無樂趣[4]。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網絡的普及,網絡遠程教學正逐漸成為教學的主流模式[5],它具有開放性、靈活性優點,教師可以將文字、圖像、視頻等上傳至教學平臺,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根據自身情況在教學平臺上進行自主學習。然而,自主學習的實現仍然受限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不愿學、不會學則往往導致學生的學習行為缺失或效率低下。在網絡遠程教學中,教師應該意識到教學的重點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是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對學生的評價亦不僅僅是記憶多少知識,還包括信息獲取、分析與加工能力。教師從“傳授者”和“主導者”逐漸變為“幫助者”,甚至是“學習者”;學生亦已不再是“學習者”和“聽從者”,而是“協同者”,甚至是“主導者”。另外,網絡教學固有的某些問題,例如沒有教師在身邊督查課堂紀律時學生容易“溜號”,應用手機聽課時學生會忍不住查看娛樂消息,學生在家學習時易受到家屬或寵物干擾等,在被動長時間網絡教學中會更加凸顯。

3思維導圖的應用探索

思維導圖由英國“記憶之父”托尼·巴贊[6]提出,其利用關鍵詞、線條、顏色、圖畫等,對繁雜的內容進行梳理和壓縮,將語句知識用圖文形式表達出來,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知識的顯性化。構建思維導圖是一個將復雜知識簡單化的過程,可以使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具體化,有助于學生理解復雜的問題,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識,更快地學習新遠程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便于教師引導學生自覺探索、歸納總結、分析思考,將理論知識與超聲圖像有機結合,更好地把握學習的重點與難點。

3.1思維導圖的拋磚引玉作用

由于超聲檢查安全無創、操作簡單、價格便宜、診斷準確,成為目前臨床常用檢查方法。超聲影像學是醫學生的必修科目之一,但是對于大部分醫學生而言,特別是非影像專業的醫學生,超聲原理晦澀難懂,超聲圖像復雜抽象,超聲術語煩冗難記,極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在有限的時間內難以完成學習任務[9]。蘇麗平等[10]在影像學見習教學中利用將思維導圖結合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發現其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而在網絡遠程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后,教師以重要的超聲術語為中心,將復雜抽象的超聲圖像轉換為直觀形象的圖示,并輔以超聲原理的講解,通過思維導圖“拋磚引玉”,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亦可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和超聲圖像的理解和記憶。

3.2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魚漁兼授”

超聲影像學極其注重對超聲圖像的觀察與分析,離開圖像無異于“無水之魚”[11],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超聲基礎知識,還要讓學生學習正常或異常的超聲圖像,以及如何運用各種疾病的超聲圖像特征結合相應的解剖、病理、臨床知識進行診斷及鑒別診斷。但是,傳統教學由于受課堂限制,圖像資料展示及講解時間少,學生只能死記硬背條條框框的超聲基礎知識,容易產生厭煩情緒,且不易理解掌握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難以真正學好這門課程。例如,理論上乳腺癌的超聲圖像具有典型的低回聲、毛刺征、微鈣化、聲衰減等特征,但某些早期乳腺癌病灶不一定完全具備這些典型超聲特征,且某些乳腺癌病灶組織與周圍組織、良性病變的超聲圖像有相似之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混淆。因此,在進行超聲影像學網絡遠程教學時,利用思維導圖將基礎知識、超聲圖像、臨床病史等內容簡單歸納在一起,可以促使學生系統性地學習和掌握所學內容(圖1)。另外,學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思維習慣制作思維導圖,進一步加強其對學習內容的深刻理解,充分實現“魚漁兼授”,消除學生的厭煩情緒,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圖1教學所用思維導圖之乳腺疾病的超聲診斷

3.3思維導圖能使學生觸類旁通

人體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器官群,疾病也具有非常復雜的發生、發展轉歸過程。有時,同一種疾病在不同器官會出現不同的超聲表現,而有時不同疾病在同一種器官會出現相同的超聲表現(即同病異像或異病同像)[12],致使學生不明所以,甚至張冠李戴。例如學生經常提問:“為什么眼部脈絡膜血管瘤和肝臟血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不一樣?”眼部脈絡膜血管瘤在二維超聲上常顯示為高回聲病灶,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顯示病灶內血流豐富,基底部可見粗大的血管,呈“血管池”樣改變。而肝臟血管瘤在二維超聲上亦顯示為高回聲病灶,但絕大多數病灶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并不顯示血流信號,其原因是肝臟血管瘤中的血管多為發育不成熟的血管,血流速度非常緩慢,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尚不足以顯示如此低速的血流。在超聲影像學網絡遠程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采用關鍵字詞、鮮明色彩、緊密關聯等方式繪制思維導圖,使學生在上課時不是單純地記錄,而是積極參與其中,對所學內容進行分析和整理。課后將思維導圖完善,學生也能在完善過程中對思維導圖和所學內容有進一步的理解,使得其學習的思路越來越清晰,觸類旁通,形成一個整體的知識框架體系。

4小結

綜上所述,超聲影像學知識面廣泛、知識點繁雜,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很好的教學工具,將其引入超聲影像學網絡遠程教學中,能夠增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及分析問題能力,幫助學生簡化學習內容、縮短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但是,超聲影像學亦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尤其注重超聲圖像的連續性、多維性及動態性觀察,因此,如何將動態的超聲圖像與靜態的思維導圖有機結合仍值得更多探索。

參考文獻

[1]王麗,毛文軍,白娥,等.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婦科超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8,32(2):216-219.

[2]張翠,程文,張艷華.如何提高新生代醫學生超聲教學的質量[J].教育教學論壇,2020(5):327-328.

[3]宋衛香,郭大靜,鐘維佳,等.完善醫學影像學網絡教學的途徑探討[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6,15(9):933-936.

[4]任建麗,冉海濤,鄭元義,等.超聲影像學網絡教學探討[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4,16(8):565-566.

[5]馬驍飛,馬亞魯,田昀,等.疫情背景下“完全線上”遠程混合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大學化學,2020,35(5):29-32.

[6]托尼·巴贊.思維導圖[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7]李迎春,吳曉燕,朱一超,等.思維導圖在醫學生理學“腎小球濾過”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8):254-255.

[8]朱品.思維導圖在醫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科教文匯,2020(7):107-108.

[9]鄒春鵬,焦巖,鄭超,等.非影像專業醫學生超聲教學重點探討與體會[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11):1730-1732.

[10]蘇麗平,胡良波,楊全,等.思維導圖結合PBL教學法在醫學影像學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23):104-106.

[11]張堯.思維導圖在超聲診斷學教學中的運用與探索[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9):22-23.

[12]高安康,白潔,程敬亮.醫學影像學診斷思維中若干問題的思考[J].醫學與哲學,2019,40(9):28-31.

作者:成涓 任建麗 單位: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超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