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醫療技術發展研究
時間:2022-06-01 03:35:33
導語:遠程醫療技術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遠程醫療技術在我國醫療改革中不斷得到發展和應用,但在這個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限制。梳理了遠程醫療技術的發展,對比國內外遠程醫療的發展,就當前遠程醫療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給出改進建議。
關鍵詞:遠程醫療;信息共享;醫療信息化;醫療服務
新模式隨著分層診斷和治療的模式持續更新,國務院提出合理利用醫療資源和促進醫療服務平等及其他的醫療改革目標。當前我國的醫療資源各地區之間依然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優質的醫療資源如先進的設備、知名的專家、一流的醫護團隊大部分分布在經濟發達地區的三甲醫院,這部分醫院一般需要為80%以上的周邊區域群眾提供醫療服務,而在同一區域內的大量基層醫療機構則承載了不足20%的醫療業務。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導致的結果就是國民患病都涌去三甲醫院,病人數量多導致服務水平下降;另一方面,基層醫院缺乏優質資源,不能及時解決病人的問題。遠程醫療系統作為當前醫療改革中的重點建設工程,面向基層及偏遠落后地區,是提高基層醫院醫療服務水平的重要途徑[1]。
1遠程醫療的意義
遠程醫療系統是綜合利用電子信息技術、計算機通信技術及醫療技術等各種先進科技搭建而成的信息化系統。遠程醫療系統可以加強醫院的診療能力,減低患者的診療費用,為廣大患者獲得更好的醫療服務提供便利。遠程醫療目前主要涵蓋遠程手術指導、醫護人員遠程培訓、遠程會診等功能。以上功能主要通過會議多媒體設備的成熟技術來實現,需要相應的硬件設備的支持。此外,遠程會診不同于傳統醫療會診,除了醫療會診事項之外,還需要在開發系統中集成通信網絡、數據庫等技術,在此基礎上通過遠程會議多媒體設備,在不同的醫療機構之間進行文本、圖像、視頻等內容的遠程傳輸,最終實現各會診專家與患者之間的“現場會診”。遠程醫療系統在深化醫療體制改革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1緩解當前國民“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遠程醫療科研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迅速地在專家和患者之間建立聯系,專家能夠為基層醫院或者落后地區的患者及時提供優質的診斷和治療。既提高了專家的工作效率,也節省了患者的時間和金錢,為挽救病患的生命,改善健康狀況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2]。
1.2實現醫療信息共享互聯三甲醫院與基層醫院通過遠程醫療系統,構建遠程醫療信息化平臺,實現對病患的病歷及其他醫療材料的共享,同時各醫療機構之間還可以共享診斷案例、治療經驗及醫學材料等,提高不同醫療機構之間的業務合作交流水平。
1.3提升基層醫院的業務水平遠程醫療系統的目的在于突破時空的限制,實現三甲醫院與基層醫院的深度業務交流,基層醫院的醫護人員在一流專家指導下診斷、治療及管理病患,在此過程中持續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提升基層醫護人員的業務水平。
1.4合理高效分配醫療資源偏遠落后地區的醫療資源投入不足作為一個持久性問題,原因之一是對其需求沒有進行有效準確的評估。部分資源閑置,但部分地區的資源又強烈不足的情況時有發生。通過遠程醫療系統,可以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對相關醫院的患者主要需求進行評估,從而實現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
2遠程醫療的發展
2.1遠程醫療在國外的發展遠程醫療的概念最早來自美國,在20世紀50年代后期,雙向電視系統被美國學者應用在醫療領域,借助電纜實現遠程醫療圖像傳輸,在此基礎上,遠程放射醫學也隨后創立。有學者隨后創造性地將通信領域的電子通訊技術引進到醫療領域中。在60年代末,遠程心電監護出現。在遠程醫療發展早期,信息技術不夠成熟,醫療信息傳輸量有限,發展較慢。進入80年代后期,通信技術快速發展,技術不斷更新并被迅速地應用在社會各個領域。在這個階段歐美的一些發達國家持續啟動新的遠程醫療項目,如麻省和佛羅里達的兩個醫院之間構建了一個網絡系統,是現代遠程醫療系統的雛形。這些項目中的聯通主要通過綜合業務數據網(ISDN)來實現,在這一階段,視頻會議中的數字通信技術也取得了較大進展。從90年代起,信息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不斷加強,范圍廣和專業化逐漸成為遠程醫療的突出特點,其中美國的遠程醫療顧問系統可用于幫助解決戰時軍營中出現的醫療難題。進入21世紀以來,遠程醫療不斷吸收先進技術,如云計算、智能通信和大數據等,取得了較大發展。不僅可以實現直接面向病患的個性化服務,而且遠程醫療也由診療為主轉向保健預防和疾病救治并重的階段。目前,內部信息化系統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的醫療機構應用越來越廣泛,這些系統的建立不僅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而且也提升了醫院的管理水平。在此基礎上,區域醫療協同、醫療信息集成等遠程醫療服務得到了新的發展[3]。
2.2遠程醫療在國內的發展中國遠程醫療技術發展起步相比于歐美國家較晚,國內早期的醫療信息化通過遠程會議系統實現了醫生和病人“面對面”交流。這一系統僅限于醫生與病患溝通,由于技術局限,醫生不能便捷地查看患者的文字醫療資料。在遠程醫療會診中,相關病歷內容只能通過視頻設備來展示。專家根據病人的病歷內容給出治療方案,臨床效果不佳。因此專家和基層醫生對于醫療信息化的成果不滿,導致遠程醫療發展緩慢[4]。隨著我國信息技術及數據通信技術的持續進步,遠程醫療系統的發展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目前國家大力支持醫療信息化,越來越多的基層醫療機構建立醫療信息系統,傳統的紙質病歷向電子化轉變,醫療信息系統整合了醫療機構內部不同部門之間的資源,更好地解決不同醫療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及業務協同的問題,為病患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盡管醫療信息系統中整合了患者的所有診療信息,但是當前的醫療信息系統還不能夠支撐地區各層級醫院之間開展遠程醫療[5]。當前國內遠程醫療系統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患者對于遠程醫療的了解不深,遠程醫療技術有較大提升空間,我國經濟發展不均衡,部分地區的通信技術及硬件設備有待改善。在20世紀末衛生部頒布了《關于加強遠程會診管理的通知》,對遠程醫療系統相關事項進行了說明,促進遠程醫療有序有效地利用在實際醫療操作中。在《通知》的指導下,我國的遠程醫療蓬勃發展,關于遠程醫療的服務模式不斷升級,創造性地發展出資料實時傳送及在線咨詢分析等先進模式,使得國內遠程醫療會診數量快速提高[6]。
3遠程醫療系統發展的局限
3.1行業標準發展不完善當前我國遠程醫療及醫療信息化等相關領域的標準化體系建設不完善。不同的系統之間沒有統一的技術規范,不同醫療系統建設及信息傳送采用的技術不同,軟硬件各異,大大降低了不同系統之間信息傳送、資源共享之間的便捷性。除此之外,每個醫院之間使用的檢測設備也不相同,在進行遠程醫療會診時,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專家對于不同醫院檢查結果及醫療資料理解的難度,影響診斷結果的準確性。不完善的行業標準不利于充分發揮遠程醫療的功能,影響遠程醫療活動的開展。
3.2醫療機構對其重視程度低現行的診療體系建設不完善,無法充分發揮雙向轉診機制的作用。患者在基層醫院接受遠程醫療服務后大多會轉向三甲醫院進行就診,而三甲醫院的患者卻很少選擇向下轉診,這種病源不均衡的流動導致基層醫院的病患減少。因此,基層醫院向患者提供遠程醫療服務的積極性不高,領導重視程度低。另外,基層醫院的醫護人員需要完成行政指標,多是被動地對自己的病患推廣遠程醫療服務,從其心理層面考慮,醫療機構申請遠程會診,可能會對自身醫療業務水平進行否定,因此重視程度低,積極性有待提高。
4遠程醫療發展建議
4.1完善遠程醫療標準制度為了更好地發揮遠程醫療的長處,應該盡快制訂統一的遠程醫療標準,包括信息技術標準、結果評價標準及設備標準等。在現有標準上堅持細化實施準則,統合、完善遠程醫療管理制度。
4.2發展遠程醫療服務新模式針對當前基層醫院對遠程醫療積極性不高的問題,需要建立起基層醫護人員培訓制度,加強雙向轉診制度實施的管理,從而實現在保證患者得到合適的醫療服務的同時基層醫院可以減少病患的流失,完善診療體系。通過遠程醫療系統,實現基層醫院與三甲醫院的高效聯動,提高基層醫院參與遠程醫療的積極性。
5結語
遠程醫療作為醫療信息化中的重要應用之一,將區域內醫療資源進行整合利用,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本文梳理了遠程醫療在國內外發展的軌跡,就當前中國遠程醫療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討論,強調了加快遠程醫療發展的重要性,利用通信技術促進醫療領域的穩定發展,進一步發展新的診療制度及行業標準。
作者:周杰,王申,田敏 單位:新疆石河子大學
- 上一篇:OMO實踐教學模式廣播電視編導
- 下一篇: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醫療保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