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超聲醫學整合教學法的應用價值

時間:2022-05-24 10:37:36

導語:多元化超聲醫學整合教學法的應用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多元化超聲醫學整合教學法的應用價值

摘要目的:探討基于混合式學習的多元化超聲醫學整合教學法應用價值。方法:隨機選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80例超聲醫學學員。抽簽法分組:對照組(40例)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研究組(40例)采用基于混合式學習的多元化超聲醫學整合教學法。比較兩組教學效果。結果:研究組理論知識成績、閱片成績、實踐操作成績、教學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臨床超聲醫學教學中應用基于混合式學習的多元化超聲醫學整合教學法可改善教學效果,提升學員滿意度。

關鍵詞:超聲醫學;混合式學習;多元化超聲醫學整合教學法

超聲醫學教學目標為培養符合崗位的、具有多元化能力的創造性醫學人才,不僅要掌握豐富理論知識,還需具備專業技能、責任心及創造性[1]。但既往傳統教學模式教學形式單一,僅注重理論知識灌輸,對學員超聲操作重視度不高[2]。而混合式學習強調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結合、傳統教學與網絡輔助教學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克服傳統教學模式形式單一的弊端[3]。本研究在40例超聲醫學學員教學中應用基于混合式學習的多元化超聲醫學整合教學法,重點分析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80例臨床超聲醫學學員,均知情同意,順利完成相關課程。抽簽法分組:對照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齡20-26(23.65±2.06)歲;本科32例,碩士8例。研究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齡20-26(23.71±2.11)歲;本科31例,碩士9例。兩組基線資料保持同質性(P>0.05)。1.2方法兩組教材均選擇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超聲診斷學(第3版)》,教學內容選擇超聲診斷基礎知識、心臟及血管疾病超聲診療、婦科疾病超聲診療,共6學時,帶教老師一致。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主要由帶教老師課堂授課,結合案例講授超聲理論知識,組織學員討論等。研究組則采用基于混合式學習的多元化超聲醫學整合教學法,內容包括:①完善理論教學方式:在課堂講授基礎上,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恰當案例,設置情景教學,并采用網絡視頻方式講解超聲成像原理、超聲心動圖基礎、超聲表現與中醫分型關系等。②強化實訓環節:豐富超聲醫學實訓教學方式,包括儀器操作、典型病例遠程轉播、模擬人檢查操作訓練等。比如,在課堂教學現場配備大型超聲儀器,或教師攜帶便攜式超聲儀器到教學現場,教學期間指導學員初步體驗儀器操作,了解儀器構造、使用方法等;典型病例遠程轉播主要是在診療典型病例時,將診室檢查現場傳遞到課堂,便于學員遠程學習、觀摩病例診療;此外,教師還可帶領學員在模擬人上完成相關實踐操作訓練,如心臟超聲成像、評估中醫分型與超聲表現之間的聯系等。③課外討論:教師申請微信群,指導學員關注加群,課程結束后,在群內發送相關網絡視頻課程,組織學員進行病例討論分析,指導其自行查閱資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升超聲成像知識掌握度。1.3觀察指標①教學完成后,由教研室統一制定理論知識考核試卷,內容包括超聲基本知識、超聲醫學臨床應用、典型病例診療等,比較兩組考核成績,計分范圍為0-100分,得分越高則理論知識成績越好。②由教研室統一考核兩組學員閱片成績、實踐操作成績,均采用0-100分表示,得分越高則成績越好。③采用自制問卷調查兩組學員對超聲教學滿意度,包括教學方式、教師能力、交流溝通等,最高100分。標準:<60分為不滿意,60-90分為基本滿意,>90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1.4統計學分析以SPSS20.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χ2檢驗對比。計量資料以t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2結果

2.1考核成績比較教學后,研究組理論知識考核成績、閱片成績、實踐操作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2.2教學滿意度比較研究組學員教學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近年來,超聲醫學已發展成為常規診斷、介入治療結合的綜合性學科,而培養高素質、高能力超聲醫師,在改善醫療服務質量中具有重要作用[4]。但當前國內大多仍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主要經教師灌輸式授課,學員記筆記、討論問題等,教學形式單一,且忽視實踐操作,影響學員積極性、主動性,不利于理論與實踐結合。近年來,人們開始越來越多地關注混合式學習在臨床醫學教學中的應用,強調豐富教學形式,重視實踐課程教學,能調動學員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特別是基于混合式學習的多元化超聲醫學整合教學法,在傳統課堂授課同時,有效整合計算機、網絡輔助教學,創建多元化學習模式,進行典型病例遠程轉播,可促使實踐課程現場感增強,使學員更好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培養其思維能力、創造能力,改善教學效果[5]。但臨床針對超聲醫學教學中基于混合式學習的多元化超聲醫學整合教學法應用仍較少。本次研究在研究組教學中落實基于混合式學習的多元化超聲醫學整合教學法,在傳統課堂講授同時聯用網絡輔助教學,并強化實訓,豐富實訓方式,加強實踐訓練,還重視講解中醫與超聲表現的聯系等。調查發現,教學后,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理論知識考核成績、閱片成績、實踐操作成績均較高,這說明基于混合式學習的多元化超聲醫學整合教學法可切實改善超聲醫學教學效果。此外,研究組學員教學滿意度高達97.50%,優于對照組的80.00%,凸顯出基于混合式學習的多元化超聲醫學整合教學法應用的優勢。綜上所述,基于混合式學習的多元化超聲醫學整合教學法可改善超聲醫學教學效果,提升學員教學滿意度,值得進行深入研究和推廣。

參考文獻

[1]常瑩,楊敬春,王玲,等.PBL教學結合超聲醫學數據庫在超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醫學研究雜志,2018,47(3):181-183.

[2]王婧,楊紅,葉小萍,等.不同教學方法在超聲醫學示教過程中的應用[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8,20(4):283-284.

[3]萬麗丹,劉剛,伍洪昊.整合-混合式臨床應用型解剖學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展望[J].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2018,27(1):96-100.

[4]李奧,彭曉靜,鄧晶,等.多元化教學法在超聲醫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7,19(11):785-786.

[5]羅文,張云飛,袁佳妮,等.基于B-Learning多元化超聲醫學整合教學法的應用探索[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8,20(11):70-72.

作者:王華 孫雪 王燕華 單位: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