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營銷五常管理理論分析
時間:2022-08-09 10:40:35
導語:供電營銷五常管理理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五常管理”奠定了供電服務標準化的基礎
“五常管理”正是從行為、流程、制度和環境等方面,體現了供電標準化服務這一主題,事事有章可循,件件有據可依。在行為標準上,“五常管理”的“常自律”,讓合適的人去做合適的事,確定了供電服務的人員行為標準。供電服務不僅需要熱情洋溢的服務態度,更需要科學、規范、標準的服務行為,既讓客戶放心,又使員工避免“服務不足”或“服務過度”兩種傾向。供電企業服務優劣與否,衡量出這個企業是第幾流的企業,說到底,就是看企業人員具有什么樣的行為標準。其實供電服務的行為標準,并不是“五常管理”的首創,只不過是“五常管理”更加詳盡、更加具體、更具有操作性而已。在流程標準上,“五常管理”徹底破除了生產和營銷兩個體系“各為其主”的傳統做法,變為共同服務客戶,對供電服務流程進行全面梳理,減少流程的交叉和重復,推進業務流程整合和管理體系再造,建立起配套聯動、規范高效的服務管理模式,做到實時跟蹤、閉環控制,特別是后臺管理的“常優化”,使其形成對前臺強有力的支撐,使客戶在服務的每個流程和每個服務環節都能享受到標準化的服務。在制度標準上,“五常管理”就是最鮮明的全方位的制度標準。普蘭店供電分公司在長期的供電服務中,已經建立起比較完備的制度標準,如供電服務的承諾制度、供電信息制度、首問負責制度、客戶代表制度、大客戶回訪制度、服務質量監督制度、延伸服務制度、供電服務流程制度等等。“五常管理”對長期以來行之有效的制度并非一概拋棄,而是予以優化和強化,提出了服務管理的“常創新”觀點,就是服務無止境,服務制度的標準也要與時俱進。在環境標準上,“五常管理”業已概括得非常全面。標準化服務離不開四種環境的支撐,一是電網環境,二是營業環境,三是網絡環境,四是科技環境。只有環境標準化,才能為供電服務提供可靠的物質保障,同時使客戶體驗到“賓至如歸”的感覺,從而營造出具有時代特色的供電溫馨家園。“五常管理”規定了在營業大廳建立客戶休息區、自助服務區、客戶評價區和電能展示區。逢年過節和重大活動,營業大廳進行一番“扮靚”,以增加節日的喜慶氛圍。諸如此類,無不是在布局的細節上體現出以客戶為中心的環境標準。
二、“五常管理”突出了供電服務個性化的特色
個性化服務已經成為供電企業提高客戶滿意度,贏得社會贊譽度的重要方式。如果說標準化服務強調的是供電服務的整體效果,滿足客戶普遍的需求,那么個性化服務強調的則是滿足客戶偶然的、個別的、特殊的需求,最容易打動客戶的心靈,最容易給客戶留下美好的印象。中國有句俗話“于細微處見精神”,供電企業就是要講究“于細微處見個性”,用周到高效的服務去滿足客戶。“五常管理”突出的供電服務“個性化”特色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在服務內容的多樣化上,“五常管理”拓展了供電服務的空間,增添了供電服務的項目,也就是說根據自身的能力,本著方便客戶、有利于企業的原則,將供電服務進一步延伸。如打破柜臺服務模式,開展“無窗口服務”活動,對政府重點工程,弱勢件程序,盡早開通簡單的網上辦電業務等。在服務過程的便捷化上,“五常管理”在一個“快”字上做足做大了文章。當今社會是一個快節奏的時代,客戶越來越期盼快速化、簡單化的服務,而供電企業各個部門職責互相制約,因而一些明文規定的服務程序受到了挑戰。“五常管理”既嚴格遵循了供電企業的規章制度,又敢于大膽革新,通過對體系的整合、模式的改造和流程的再造,提高人員素質,實現一崗多能,用更為便捷的程序和操作來滿足客戶的用電要求。僅以“一站式”服務模式而言,盡管已經在供電企業普遍推廣,但“五常管理”確有獨到之處,確確實實只有“一”而沒有“二”,即不用客戶再跑第二次腿再說第二次話。在服務方式的差異化上,“五常管理”摒棄了單一化,向深層次拓展。根據方便用戶的原則,盡可能地提供客戶需要的服務方式,還可以主動提供服務“菜單”,供其選擇,讓用戶按照自己的意愿接受服務方式,滿足其個性化的服務需求。比如說,實行客戶自助服務項目,讓客戶利用大廳內的設施,自己動手查詢電量電費、所辦業務流程、交費及欠費情況。再如針對客戶欠費的催交方式,盡量不使用“存在著爭議”的催交通知單,而開辟電話語音提醒交費業務,用這種“差異化”的服務來適應客戶的心理需求。在服務行為的人性化上,“五常管理”要求服務人員以“看、聽、笑、說、動”的技能,來推動服務行為的人性化。看,就是要求服務人員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精確的判斷力,在最短的時間內準確地預測出客戶的真正需求;聽,就是要求服務人員善于傾聽客戶的心聲,捕捉客戶的內在需求;笑,就是要求服務人員和藹可親、熱情自然,讓客戶感到賓至如歸、如沐春風;說,就是要求服務人員以親切而又簡明的語言來表達為客戶服務的意愿,了解客戶的不同需求;動,就是要求服務人員以文明、得體的形象語言與客戶交流,贏得客戶的信任。總之,“五常管理”就是讓客戶從走進營業大廳大門就開始感覺到迎賓、詢問、引導、接待、辦理業務和送客等一整套規范、溫馨的人性化服務。
三、“五常管理”堅持了供電服務常態化的原則
幾十年來,普蘭店供電分公司正是遵循著供電服務常態化的原則,進行了持之以恒的努力。無論是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五快、五好、五幫”、“八個公開”,還是90年代提出的“四個服務、四個適應”、“三公開、六項承諾”,以及進入新世紀后提出的“五個一點”、“四項延伸”等等,都是圍繞著一個“常”字,使供電服務常創常新,年年有進步,年年攀新高,始終保持充滿活力和生機的“常態化”局面。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得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因而,供電服務的常態化是標準化和個性化的循序漸進的目標與歸宿。“五常管理”決不單純是由于在字面頻頻出現了“常”字,就認定其堅持了“常態化”的原則,而是在其指導綱領上、組織形式上、實施內容上、評價體系上,將“常態化”融合其中,不折不扣地堅持了“常態化”的原則。在指導綱領上,“五常管理”的依據是《大連供電公司核心理念》,即以客戶為關注焦點,以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為核心價值觀;始終堅持誠信、高效、科學的原則,提高快速反應能力,以先進的服務理念、高素質的服務人才、功能強大的服務系統,不斷提高為地區客戶服務的品質,培育優秀的服務品牌。“五常管理”正是《核心理念》的產物,著眼于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為實現中國最好的電能供應服務公司這一目標,而實施“常態化”的供電優質服務。在組織形式上,“五常管理”樹立的是“大服務”觀念,不僅把供電營銷服務當成窗口單位和營銷人員的事情,而是全員參與,全過程體現,克服和避免過去那種主要靠“大轟隆”運動來推進行風建設的組織形式。黨委通過抓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優質服務,行政領導抓責任制落實管優質服務,工會抓職業道德教育保優質服務。“五常管理”的組織思路針對企業每位員工的日常行為提出要求,倡導從小事做起,力求每位員工養成事事時時都“講究”優質服務的良好習慣,從而為優質服務的常態化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實施內容上,“五常管理”包括人員、物品、環境、服務手段、后臺等方面,涉及到供電營銷服務的各個環節,各個部門,各個領域,在內容上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無所不及。但是“五常管理”在實施內容并不是均衡的,而是有所側重的,那就是把提高人員的素質放在第一位,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服務團隊。供電服務的“常態化”,就在于像安全生產那樣,將人、事、物在空間和時間上進行合理安排,特別突出人的作用,打造出一個常抓不懈的局面。另外,還要把突出的問題擺在實施內容應有的位置,例如當前,針對客戶反映比較集中的“欠費復電超時、計劃停電超時、超計劃停電、事故修理到達現場超時和抄表質量低”的“四超一低”問題,普蘭店供電分公司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結合貫徹實施“五常管理”,把“欠費復電超時和抄表質量低”作為專項治理重點,使“五常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于客戶需求,終于客戶滿意,使常態化井然有序、波瀾不驚。在評價體系上,“五常管理”強化監督考核體系,強化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實行行風建設、服務質量考核和黨風廉政建設的有機結合,并通過客戶評價和員工內部評價來促進這項管理的深入進行。在窗口員工的照片、崗位分工和服務格言,績效與獎金掛鉤等。供電服務的標準化、個性化和常態化,是相輔相成、融會貫通的,標準化是供電服務的基礎,個性化是供電服務的提升,而常態化則是供電服務的目標。“五常管理”恰到好處,其精髓就在于促進供電優質服務能夠持久健康地發展,打造“最佳、最優、最強”服務品牌。普蘭店供電分公司審時度勢,發揚主動進取的精神,正式實施“五常管理”,應該說是在行風建設中邁出了實質性步伐。然而,任何一件新生事物都只能在實踐中得到完善和發展,普蘭店供電分公司“五常管理”僅僅處于起步階段,至關重要的是,普蘭店供電分公司必須在今后的供電服務實踐中,將“五常管理”不斷地深化,不斷地完善,不斷地創新,讓“五常管理”變成每個員工的自覺行動。
本文作者:姜理君工作單位:大連供電公司普蘭店供電分公司營銷科
- 上一篇:高職市場營銷基地建設思考
- 下一篇:廣告的營銷對策與創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