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程序技術論文
時間:2022-04-30 04:11:00
導語:汽車電子程序技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汽車安全性能的提升是汽車業界不斷的追求,秉承這一理念,ABS在經過普及階段以后,目前已進入了產品升級階段。業界的一致共識是ABS(防抱死制動系統)將向ESP(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演化。
市場上ESP已在拓展自己的領地。在歐洲,2005年大約40的新注冊車輛配備了ESP,在高檔車上,ESP已經成為了標準配置,中檔車上的裝配率也迅速提高,在緊湊型車上裝配率稍低。北美和日本的ESP裝配率上升也很快。在中國,目前ESP的裝配率還比較低,但是可喜的變化正在顯現,以往通常只在高檔車上才裝配ESP,而今年上市的新車東風雪鐵龍的凱旋一汽大眾的速騰和上海通用的君越都配有ESP。
ESP的結構及控制原理
汽車電子穩定程序控制系統,英文縮寫為ESP(ElectronicStabilityProgram)。雖然不同的車型,往往賦予其不同的名稱,如BMW稱其為DSC,豐田、雷克薩斯稱其為VSC,而VOLVO汽車稱其為DSTC,但其原理和作用基本相同。
ESP系統由電子控制單元(ECU),方向盤轉角傳感器,輪速傳感器,橫擺角速度傳感器,橫向角速度傳感器及液壓系統組成,ESP除了具有ABS和TCS的功能之外,更是一種智能的主動安全系統。
ESP的ECU通過高度靈敏的傳感器時刻監測車輛的行駛狀態,并通過計算分析判定車輛行駛方向是否偏離駕駛員的操作意圖。ESP能立刻識別出危險情況,并提前裁決出可行的干預措施使車輛恢復到穩定行駛狀態,ESP的干預措施包括對車輪獨立的施加制動力;在特殊工況對變速箱的干預措施;通過發動機管理系統減小發動機扭矩。
ESP三大特點
1.實時監控:ESP能夠實時監控駕駛者的操控動作、路面反應、汽車運動狀態,并不斷向發動機和制動系統發出指令。
2.主動干預:ABS等安全技術主要是對駕駛者的動作起干預作用,但不能調控發動機。ESP則可以通過主動調控發動機的轉速,并調整每個輪子的驅動力和制動力,來修正汽車的過度轉向和轉向不足。
3.事先提醒:當駕駛者操作不當或路面異常時,ESP會用警告燈警示駕駛者。換句話說ESP實際上是一種牽引力控制系統,與其他牽引力控制系統比較,ESP不但控制驅動輪,而且可控制從動輪。如后輪驅動汽車常出現的轉向過多情況,此時后輪失控而甩尾,ESP便會剎慢外側的前輪來穩定車子;在轉向過少時,為了校正循跡方向,ESP則會剎慢內后輪,從而校正行駛方向。
P研究的關鍵技術
ESP系統的開發有賴于以下幾個關鍵技術的突破。因此科研人員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多下功夫,爭取研究開發出更加完善和優化的ESP系統。
1.傳感技術的改進
在ESP系統中使用的傳感器有車輛橫擺角速度傳感器、橫向加速度傳感器、方向盤轉角傳感器、輪速傳感器等,它們都是ESP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提高他們的可靠性并降低成本一直是這方面的開發人員追求的目標。隨著價格低廉的微機械(Micro—Machined)加速度和橫擺角速度傳感器的出現,為這項技術的廣泛應用創造了一定的條件。
2.體積小質量輕及低成本液壓制動作動系統的結構設計
這方面BOSCH公司在ESP系統中采用的結構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液壓作動系統由預加壓泵PCP(PrechargePump)壓力產生裝置(PressureGeneratorAssembly)液壓單元HU5.0所構成。
3.ESP的軟硬件設計
由于ESP的ECU需要估計車輛運行的狀態變量和計算相應的運動控制量,所以計算處理能力和程序容量要比ABS系統大數倍,一般多采用CPU結構。而ECU軟件計算的研究則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基于模型的現代控制理論已經很難適應ESP這樣一個復雜系統的控制,必須尋求魯棒性較強的非線性控制算法。
4.通過CAN完善控制功能
ESP的ECU(電子控制單元)與發動機、傳動系的ECU通過CAN互聯,使其能更好地發揮控制功能。例如自動變速器將當前的機械傳動比、液力變矩器變矩比和所在檔位等信息傳給ESP,以估算驅動輪上的驅動力。當ESP識別出是在低附著系數路面時,它會禁止駕駛員掛低檔。在這種路面上起步時,ESP會告知傳動系ECU應事先掛入2檔,這將顯著改善大功率轎車的起步舒適性。
目前國外,特別是歐洲,越來越多的車型已將ESP系統作為其標準配置,國內一些中高檔車型也逐漸將其作為標準配置。據報道,2004年中國新車的ESP系統裝備率為3,歐洲的新車裝備率為35。2005年歐洲出產新車ESP裝備率達到40,中國達到4。ESP正在向一般的商用車及重型卡車普及,多家商用車生產廠商和重型卡車生產廠商正在推出帶ESP系統的車型。現在正是歐美汽車工業界推廣應用ESP系統的高潮時期,國內也正處于迅速的推廣普及階段。
可以預見,ESP汽車安全產品不久將成為多款中、高檔轎車和其它車型的標準配制,掌握ESP技術,就掌握了競爭未來汽車安全技術的主動權。所以攻克ESP設計的理論與關鍵技術,對提高國產汽車的自主開發能力、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將為我國汽車工業的繁榮發展以及促進其它相關工業的繁榮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并能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生產企業
當前,全球共有6家主要汽車零部件制造商生產ESP,他們是德國博世、日本電裝、德國大陸Teves、美國德爾福、日本愛信精工和美國TRW公司。
德國博世公司一直是這方面技術的領先者,無論是ABS/ASR還是更先進的ESP系統,技術上都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為國際大多數汽車廠商供應ABS/ASR/ESP系統。國內汽車穩定性控制的研究還處在起步階段,只有少數學者從事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而且由于缺少試驗條件,研究還不十分深入,現在吉林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大、西北工大等高校和中國重汽集團、上海匯眾汽車制造公司等企業也在開展相關的研究工作。
- 上一篇:現代企業藝術的感想
- 下一篇:電力公司企業文化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