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競賽對汽車營銷品牌專業建設的啟示
時間:2022-09-14 11:45:01
導語:職業競賽對汽車營銷品牌專業建設的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有助于教師提高專業能力
指導學生參加競賽對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至關重要。在指導選手技能競賽訓練的過程中,老師既是指導者,也承擔著陪練和裁判的角色,指導教師水平的高低對參賽選手的名次也很重要。職業技能競賽是一個綜合性很高的比賽,既有理論的考試又有實踐操作部分,對于汽車專業來說技能競賽涵蓋的知識面廣泛。另外,指導比賽老師應該各有專長,將擅長動手和理論的老師形成優勢互補。這次比賽老師和學生都得到了技能競賽的洗禮,參賽指導老師團隊的整體水平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二)可以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對專業建設有重要的促進
職業技能競賽,其評價標準是學生的綜合能力,并以學生是否能完成真實的工作任務來衡量職業能力,從而讓我們對學生能力培養、綜合素質的形成更加符合企業要求,使得職業教育教學觀念能夠與時俱進。以本次汽車營銷比賽為例,要想在比賽中能夠取得好的成績,僅依靠課堂的教材來訓練參賽學生是不夠的。我們常常會發現一些理論知識很扎實的學生,實際的工作能力卻不強。這都告訴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加入更多新的內容,如最新營銷知識、汽車熱點、環保概念、顧客行為等才能滿足比賽要求并取得好成績。同時,開展職業技能競賽,需要不斷引入和充分利用先進的實訓設備,這也為我們的實訓室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建設平臺。
(三)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提升高職院校的社會認可度
職業技能競賽不僅考察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也對團結協作精神進行了考察。這次的比賽中,六方位繞車就要求兩位學生同時比賽,一個介紹,一個做回答。如果兩位參賽學生彼此不了解或者不能夠很好的合作,對比分就有影響。學生的比賽心得,尤其是在比賽中能夠取得好的成績,對其余沒有參加比賽的學生有非常好的引導作用。能讓學生多參加科技學術類競賽,并培養刻苦實踐精神,這對于營造高職院校的學術氛圍也意義非凡。另一方面,職業院校的社會認可度并不太高。通過職業競賽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的風采和實力。而且很多比賽都有大型企業參與,這次的比賽就是中銳汽車集團和多家企業汽車企業參與,他們也對比賽中選手的優異表現表示了肯定,還有的單位當場就表示讓參賽選手畢業后去他們單位。這些都對提高職業學校學生的社會認可度有很好的作用。
1.通過這次比賽,教師和參賽選手都積累的寶貴經驗。今后可以定期開展類似的校級技能比賽,通過比賽來促進教學改革。并且,通過更多的學生參與比賽和賽前賽后的宣傳,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教師的教學改革。對于汽車競賽,形式要多樣、開放和靈活性。通過提前的賽前預熱,促使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資料、主動進入實訓室。學生的競賽成績,納入優秀班級評選,學生拿獲獎的榮譽證書,可以在頂崗實習時被優先推薦到優秀企業。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和較好的長效競爭機制。
2.要加大對優秀生的重點培訓力度。在教學中,要善于發掘優秀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現有實訓設備和教師資源,通過把校級技能競賽中獲獎的學生組織起來,利用假期舉辦優秀生技能提高培訓班。培訓目標為相關工種的職業技能和技能競賽的內容。參加過培訓的學生,回到班級中,可以起到示范和帶頭作用。這對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共同進步很有意義。
3.積極組織教師參加職業技能競賽。這樣教師也能在比賽中取得很多寶貴經驗,感受最新的知識和技能,促進職業教育向高水平發展。教師在參加比賽后可以將心得體會和所見所聞在同事之間進行交流和觀摩。目前微課、五項技能等比賽我專業都由教師參加且獲得了較好的成績。
4.通過職業競賽獲獎并不是我們參賽的唯一目的,其目的還應該包括能夠讓技能競賽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并在編寫教學計劃時考慮到把與競賽有關的課程納入從而形成“教學改革—技術創新及應用—職業技能競賽—教學改革”的良性循環。這還可以進一步促進教學質量和競賽成績的提高,最終促進高職學院學生就業和創業能力的培養。這次遼寧裝備職業學院就非常重視職業技能競賽活動,通過舉辦和參加競賽,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了學校和學生的知名度和認可度。
三、思考
通過參與職業技能競賽,學生學習技能的熱情和積極性得到了極大提高,我們深深體會到:職業教育開展的技能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基本的平臺,也是培養高職專業人才的新模式。現在我校汽車營銷專業正在建設市品牌專業,我們可以建立:汽車維修基本技能、汽車營銷與保險等核心課程和相應的職業技能競賽項目,同時對現有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考核體系進行不斷的改革,可以建立配套的技能競賽試題庫。同時改變傳統的筆試考核模式,把技能競賽作為期末考核學生成績納入期末成績百分比。通過職業技能競賽,提高學生的實操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新精神等。通過職業技能競賽,學生的就業水平得以提高。高職院校的社會認可度得以提升,最終學生、學校、企業實現“三贏”。
作者:李蓉 李剛 單位: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汽車運用學院
- 上一篇:汽車營銷實訓課程教學研究
- 下一篇:農產品網絡營銷的特點及發展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