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利率市場化環境下商業銀行的應對策略
時間:2022-00-00 12:00:00
導語:淺談利率市場化環境下商業銀行的應對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利率市場化是我國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2014年,中國金融體制改革進入攻堅階段,利率市場化是其中的重要一環。臨近年底,利率市場化有加速跡象。利率市場化將導致國家經濟運行機制發生重大變化,經營環境的改變在給商業銀行帶來挑戰的同時也蘊藏機遇。本文結合我國利率化進程,在分析下一步利率市場化的發展趨勢基礎上,重點探討商業銀行的幾點應對策略,以供探討。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商業銀行;應對策略
一、我國利率市場化的現狀與進程
我國的利率市場化一直貫穿于我國金融市場培育和發展的全過程。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始于1996年,整體上而言,是采取同業拆借利率市場化、債券市場利率市場化和貸款利率市場化的漸進式利率市場化改革戰略。1996年,央行建立全國統一的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形成了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Chibor)。1996年,證券交易所市場通過利率招投標等多種方式率先實現國債發行利率市場化。2004年10月,經過多次調整,央行取消貸款上浮封頂,貸款最多下浮到基準利率的0.9倍。2013年7月20日,央行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個人住房貸款暫不調整),金融機構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平,貸款利率實現市場化。2014年中國金融體制改革進入攻堅階段,利率市場化是其中的重要一環。臨近年底,利率市場化有加速跡象。11月11日,央行宣布自11月22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同時將存款利率上浮的區間擴大到1.2倍。緊接著,11月30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在其網站上公布了由中國人民銀行起草的《存款保險條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存款保險條例制定加速,將為利率市場化的進一步推進夯實基礎,掃清障礙。2015年6月28日,央行宣布今年以來的第三次降息,輔以《存款保險條例》以及《大額存單暫行管理辦法》,與利率市場化相關的制度基礎和負債工具創新已基本就緒,標志著距離年內即實現完全利率市場化僅一步之遙。
二、對利率市場化發展趨勢的初步判斷
基于當前我國面臨的經濟金融發展形勢和我國利率市場化的現行進程,初步判斷下一步利率市場化的發展趨勢將包括:一是商業銀行存款利率完全放開。“存款利率市場化的推進會影響到整個銀行業的競爭,包括銀行的利潤空間、產品結構以及市場定位等”(趙錫軍2014)。存款利率完全市場化后,因期限錯配會增大整個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商業銀行需要調整經營戰略,重新識別和控制銀行穩健經營,提高盈利能力。存貸利差在利率市場化全面實現初期將明顯收窄,之后隨著存貸款利率的逐步企穩而趨向穩定。二是商業銀行退出機制日趨完善。商業銀行的特殊性,決定著其面臨著巨大的風險。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利率完全市場化的實現,各商業銀行競爭壓力增大,會產生優勝劣汰的現象。在現有存款保險制度基礎上,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破產制度、風險處置制度等退出機制將陸續推出,從而加速銀行業的商業化整合進程。商業銀行市場推出機制的建立,將有利于促進銀行業充分有效的競爭,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銀行的核心競爭力,這是商業銀行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三是市場基準利率體系逐步成熟。目前,我國基準利率體系實際是由管制利率和市場利率混合而成。利率市場化就要求必須從“雙軌”走向“并軌”,使貸款基礎利率(LPR)的定價范圍和定價可參考功能將伴隨利率市場化完全實現逐步得到提升,同時以基礎利率為主導的市場利率體系結構將為金融機構的內部風險定價、資產結構管理、流動性管理機投資管理提供統一有效的市場定價尺度,這將進一步增加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與定價能力。四是商業銀行加快調整業務結構和商業模式。從產品結構而言,為了適應商業模式的變化,商業銀行需要進行兩方面的調整:一方面利率市場化導致銀行負債成本上升,匯促使投行業務需求上升,導致對公業務投行化;另一方面,交易性銀行將成為銀行業發展方向,交易過程更契合用戶需求,從而實現資金沉淀和運營成本的降低。大資產大負債管理模式逐步推廣,服務型收入貢獻逐步提升,產品創新持續加快。
三、商業銀行應對利率市場化的策略
在當前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金融脫媒日益明顯,外部監管愈發嚴格,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里,結合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現狀,從商業銀行發展方向、服務模式、產品設計、經營管理等方面進行深入改革。
1.不斷完善定價體系,逐步提高定價能力。一是建立健全定價管理機制。統一發展戰略目標,完善定價授權管理體系,深入推進LPR報價應用,樹立市場化定價模式。二是持續完善定價支持體系。推廣客戶關系定價模型,加強風險計量工具應用,強化管理會計基礎功能。三是提升定價數據挖掘能力。完善利率定價監測評價工作機制,加強大數據應用分析,為更好實現成本效益計量和定價決策制定提供數據支撐。四是強化定價隊伍培養機制。完善定價培訓模式,加強定價經驗的交流推廣,強化定價隊伍梯隊建設。
2.大力開展金融創新,積極推動戰略轉型。一是重視金融產品創新,在當前銀行業競爭日漸激烈、金融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的情況下,哪家銀行能創造性推出滿足市場需求的金融產品,哪家銀行就會快速搶占市場先機,對此,商業銀行要從戰略角度出發,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重視產品創新,加快金融產品研發。二是重視對大數據的應用,目前商業銀行已經積累了龐大客戶群和海量業務數據,需要商業銀行運用大數據技術及時開發應用相關資源,對客戶資質評價、客戶需求發掘、新產品研發和風險預警、風險防范等工作都將大有裨益。三是加快落實收入結構轉型。突出中間業務轉型重點,加大中間業務產品創新機制,以超前意識著手中間業務的營銷和開拓,提升產品創新能力。四是客戶渠道實現同步推進。明確目標并細分市場,實現不同層次客戶的差異化發展。積極應對互聯網金融挑戰,優化渠道布局,推動移動金融轉型升級。
3.高度重視人才培養,著力提升隊伍素質。一是大力培養一批對經濟問題具有較強的分析能力、對利率風險基本原理與控制技術掌握嫻熟的利率管理專家,逐步培養和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利率管理人員隊伍。二是全面提高科技服務水平,通過增加科技人員數量、提高科技人員待遇和增加科技資源投入的方式加強科技隊伍建設,為傳統業務及新興業務發展注入更多科技元素,提高金融服務生產力。二是重視客戶資產管理,加強理財師隊伍建設,注重對客戶資產進行全面分析,并根據客戶需求及時向客戶提供有效資產配置計劃,讓客戶及時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真正發揮商業銀行客戶資產管理專家作用。
參考文獻:
[1]聶蕓: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J].東方企業文化,2011年06期.
[2]林鈺珊:后金融危機時代利率市場化對國有商業銀行的影響[J].時代金融,2011年15期.
作者:李學勤 單位:中國建設銀行新疆區分行國際業務部
- 上一篇:青年教師如何上好第一堂課
- 下一篇:語文課堂中的審美教育途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