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轉股對商業銀行風險的影響

時間:2022-11-02 03:00:23

導語:債轉股對商業銀行風險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債轉股對商業銀行風險的影響

摘要:近年來由于很多企業面臨負債嚴重可能無法及時償還銀行貸款的問題,債轉股的模式逐漸出現。債轉股在改善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結構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在發揮此積極作用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風險,目前我國的債轉股制度尚處于剛開始建立的階段,制度實施過程中給商業銀行正常運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因此我們需要從實踐中累積經驗,正確認識這些風險以及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規避這些風險。

關鍵詞:債轉股;商業銀行;風險

一、我國當前實施債轉股的背景分析

1.經濟下行

盡管當前經濟運行總體趨勢相對穩定和良好,但是仍然存在著比較大的壓力下行壓力,國際環境中很多新的不穩定不確定成分仍然在繼續增加,國內的實體經濟的發展仍然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一些范圍風險不容忽視。因此,面對挑戰、支撐壓力、增強基礎,充分發揮好中央和地方的兩個積極性對于債轉股的實施變得非常有必要,可以為增強經濟穩定而良好的趨勢繼續存儲能量增勢。

2.企業債務無法償還

針對我國國有企業的債務負擔過重現象,明顯的一個現象就是我國國有企業的負債占資產總額的利率要比國際上的平均資產負債率高出很多。表面上來看,40%~60%的資產負債比率在國際上是被認為一個很正常的現象,然而根據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1994年我國最終進入資產價值清算范圍內的平均負債率大致在71%左右。正是因為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要比平均值高上很多同時還因為我國企業的一大部分負債都來源于向銀行等金融中介機構的貸款,從而使得在還本付息時的利息也成為企業的另一額外負債增加了其財務負擔。除此之外,因為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規模需要不斷擴大,不論是企業設備的更新還是技術人員的引進都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而國家撥給企業的無償資金越來越少這也導致企業不得不增加對銀行的借款從而負債加重。

3.銀行不良貸款比例增加

目前,我國現行的銀行貸款質量可以通過將貸款劃分為正常貸款和三項不良貸款來衡量,即使中國人民銀行統一規定對我國貸款的質量采取五種類別分類的方法進行衡量,只不過這種方法很難實施。1996年通過的《貸款通則》通過對一些不良貸款進行一一枚舉來對其標準進行了限定。從大部分專業人士估算結果我們知道這部分不良貸款在商業銀行的所有貸款余額中占的比率整體在20%~25%。這些不良貸款主要表現為對國有企業的不良貸款。

二、債轉股對商業銀行造成的風險

1.債轉股中商業銀行面臨的道德風險

債轉股后,一些企業產生債務豁免預期,把債轉股看做是免費午餐,爭相進食,削弱了企業經理人員的改革和經營努力,甚至繼續“虐待”債轉股后得到的廉價資金。此外,企業、銀行和AMC相互間的信息不一致也有可能會造成很大的道德風險。由于企業在債轉股這個過程當中能夠得到很大的利益,因此為了獲得這個最大利益企業難免會故意制造一些虛假信息來轉移眾人視線讓其無法發現危機要素來達到其最終目的。此外,一些評估機構對其評估對象的主觀以及客觀的評價也可能會由于所評價與公司實際情況不同從而導致得出不正確的結論。如果這些不正確的信息變成了債轉股運行過程的交易基礎,那么AMC再采取債權換股權措施將會沒有任何意義,最終導致銀行的負債很難收回。

2.債轉股中商業銀行面臨的定價風險

如果我們打算處理好銀企間債權債務危機那么需要銀企多方負責人一起合作共同來承擔應盡的責任,同時部分AMC在吸收危機債務時也需要與之對應的運行成本,我們不難發現這個過程中銀行無法全部收回其放出的貸款數額,可能造成讓渡價格的區間定位問題。但是如果轉讓的價格太低的話就有可能會對商業銀行在資產回收率方面造成不良后果,這與成立AMC的最初目的相違背,同時如果轉讓價太高的話則不能夠繼續使得金融資產管理正常運營,更甚者可能會危及到商業銀行危機債務的處理過程。

3.債轉股中商業銀行面臨的企業經營風險

從廣義上講,我國還沒有比較完善的市場經營體制,相對于已經成型的市場經濟環境企業面臨更多的非系統風險,像管理人員的經常更換、稅收的不合理分配等。因此,企業當中擁有現代化法人管制組織的還很少,不牢固的法人管制機構不僅僅是銀行產生不良債權的的主要原因之一,更是銀行債權內部最大的危機因素。從狹義上講,公司債券和銀行之間的部分債權債務關聯在債轉股過程運行之后漸漸轉變為AMC與進行債轉股的公司之間股權的持有和被持有關聯。

三、商業銀行應對債轉股風險的措施

1.完備相關措施,規范操作行為,防范道德風險

由于在債轉股過程當中,其中造成銀行產生道德風險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企業人為的道德風險,因此在債轉股過程中簽訂一份權利義務分明、各自應承擔的責任分明并且有著明確法律條文規定的合同對于銀行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應該著重爭取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機構的專業化建議和善種防范措施。對提供虛假信息的企業,銀行要通過法律程序要求對提供不實資料的中介場所進行合法起訴來保證債權在讓渡時價格方面的公正合理和操作程序的縝密規范。最大限度地規避道德風險和企業機會主義風險。

2.充分掌握主動權,做到科學定價

在選擇目標以后,銀行便要積極深人地介入債權轉讓價格的決定和它的形成過程,要想做到合理定價,就需要全方位的對銀行一些危險負債核定標準進行完善。不論是在負債的劃出還是危機負債的判定方面都應該由公平、公正并且比較具有權威性的關聯機構或者其他中介機構組織。銀行身為債權人,應該針對危機債務的結構、大小、和造成的原因等實施仔細的核對,并且根據核對所得結論來最終確定讓渡價格大致范圍,同時也務必需要監管法治等部門及時制訂嚴格的標準來限定債轉股的進入要求以及實施細則,對其轉換的比例和上限作出相應的規定。

3.協調政、銀、企關系,明確自身價值定位

在債轉股過程中,政府、銀行和企業的關系應協調順暢,明確各自職責作用和應扮的角色。作為政府方面來說,要認清債轉股對企業發展的積極意義.消除地方保護主義的片面思想,克服債轉股中的“一言堂”現象,即以免除企業債務為目的,由政府選擇企業,擠占銀行發言權,把債轉股作為一種扶貧項目來認識和操作的行為。站在銀行方面來說,盡管債轉股之后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成為了企業的股東享有了股東相應的權利但是風險最終還是落在銀行自身上。銀行應該在選擇企業時擁有足夠的主動權和發言權,積極與政府交流信息、闡明觀點、做出判斷和選擇,保障自身權益,要堅決克服由政府指定、銀行消極應對接受的傾向。對企業而言,不能夠只在乎自身所得利益而忽略其在債轉股過程中應該盡到的責任和義務,同時應該抓住債轉股這個機會積極改制其運營機構增強企業化管理,加深風險意識和管理意識,銀企密切合作。

四、結束語

從以上種種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雖然債轉股的出現及時解決了我國目前存在的化解金融風險和降低企業負債率等問題,但由于其各方面制度的不完善等問題,對比我國商業銀行帶來的種種問題與之前債轉股制度未出現時商業銀行現狀,就可以發現我國債轉股市場成長至今并不完滿,很多問題我們還未解決。面對債轉股市場帶來的各種風險,風險的防范與規避要順應國內國際形勢變化,要積極主動地順應銀行業現行發展的需求,要學習優秀的風險管理的經驗和方法,從各個角度實行規避和監控。為了使債轉股市場能夠更好的促進商業銀行的發展在市場機制下,如果配合政府合理、恰當的宏觀調控,使商業銀行的運作朝著更高效、更健全的方向發展。

作者:程寧寧 單位:安徽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杜武強.淺談債轉股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分析[J].新經濟,2010(07),10-13.

[2]徐超.論我國商業性債轉股制度的完善[D].蘇州大學,2013.

[3]周天勇.債轉股的流程機理與運行風險[J].北京金融,2010(10),07-10.

[4]莊乾志.債轉股功能缺陷與制度依賴[J].財經問題研究,2009(08),08-10.

[5]徐向紅.論債轉股中的風險[D].山東財經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