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商業銀行保函電子化發展研究

時間:2022-04-01 10:38:03

導語:農村商業銀行保函電子化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商業銀行保函電子化發展研究

隨著電子保函的深入推進,現階段,整體國家范圍內實現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投標保函電子化。現在的大連和青島等地一些公共資源中心都落實了招標采購全環節的電子化,為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和改善營商環境進行了有價值的嘗試。

一、電子保函

由于各個地區開始應用電子保函,其方便快捷的優勢得到業內領域的廣泛認可。2018年7月,電子保函首次在某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平臺簽發。其中申請企業是某市一家工程公司,此公司一直有參加政府采購與工程項目的招投標活動。并在線上交易平臺申請投標保函業務辦理,平臺會將各公司信息進行梳理歸集,然后傳送到電子保函平臺形成電子保函,等到投標公司將保費上繳后,向交易平臺與投標企業發送電子保函。此公司認為投標活動保證金收取和退還的手續非常繁瑣,存在一些保證金被長久占壓的問題。而網絡電子投標保函辦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辦理效率,整個過程可以在60秒內完成,手續簡捷,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二、電子保函的發展

在數字信息化時代,傳統保函必然會向電子保函方向發展。2018年,三大動力會持續影響電子保函的運用。首先,我國智慧政府和政務的建立必然涉及到擔保業務,地方政府牽頭建立的數字化平臺提出投標和履約擔保等電子保函需求,其中關稅保函優先實現電子化;其次,我國一些行業龍頭企業在推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也對銀行提出了電子保函需求;再者,基于數字技術的保函模式得到了進一步升級。這一年,工行和南非標準銀行一起合作建立了“中非區塊鏈保函平臺”,這是對跨國電子保函的深入探索和運用。因此其發展是大勢所趨,其中存在著極大的商機。綜上所述可知,電子保函能夠使公司管理與時間成本大幅降低,同時也能降低公司經營負擔,尤其是在推動小微企業發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三、保函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隨著國家簡政放權、優化服務工作的不斷推進,各部委已在多個領域推行銀行保函制度,并以銀行保函方式替代原有的保證金繳納方式。為響應市場需求,特別為滿足非授信客戶及中小企業的保函業務需求,銀行突破原有對被保證人逐戶授信的傳統模式,推出了分離式保函創新產品。分離式保函的申請人與被保證人主體不同,銀行按申請人的要求、當申請人指定的被保證人不履行基礎事項時,由銀行按照保函約定承擔擔保責任。銀行突破原有對被保證人逐戶授信的傳統模式,業務流程更短、服務更高效。以標準化產品、標準協議和申請書文本,為符合要求的非授信客戶提供便捷的分離式保函業務服務。這不僅有效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占壓,更減輕了中小企業的財務負擔,也加大了保函業務的市場潛力。(一)保函業務的發展變得越來越理性,深入回歸本源。以商業原理為基礎,基于保函的交易更有保障,當然不能成為套利和避開監管的手段。這就要求擔保銀行要對保函風險進行全方位的理性評估。從特性方面來說,保函是由相關人設置的一種獨立付款責任,從原則上來說,不能存在另外的一些償款限制,司法與監管的行為都要遵循此原則。該業務受到了高強度的嚴格監管和大量惡性賠付事件的考驗,可以想象在接下來的一年會獲得更為理性的發展,將對基礎交易背景進行重點審查,融資保函將保持穩定狀態,而不是劇烈波動,監管方面要理性應對真實交易背景的保函賠付。保函的穩健發展,將為中國經濟的全球化提供充分支持。(二)保函市場前景大好,國內外存在諸多機遇。“一帶一路”倡議主張持續推動和落實,全面實現中非合作,促進來年全球保函規模的深入增加。基于此,商行要對工程承包、海外并購和內保外貸等方面的保函機遇予以充分的重視。對于我國工程領域交易,采用將保證金用保函取代的政策,帶動全國范圍內保函的發展。我國境內工程保函涉及到項目投標、履行約定、質量、償付工程款和農民工薪酬等五大類,貫穿了工程施工的所有過程環節,國家強調要加強保證人市場的培育,進而推動領域內擔保市場的穩健成長。要求商銀迅速調整策略,推出相應的具備競爭力的產品,深入優化與工程發包方、承包商、工建與施工單位等展開業務合作的模式,健全整個保函服務系統。首先是要針對保函業務與顧客關系受到我國擔保制度改革的影響予以積極有效的應對,加強銀行與工程公司和政府機構的合作,形成高效的合作模式;其次是在國家政策引導下,深入完善工程保函產品功能,推出線上保函業務,充分利用自主建立和與政府聯合建立的工程服務平臺,推動我國保函在公司網銀的全面運行,促進我國保函業務的深入發展;最后,全面深入的探索保函的集約化處理,將平臺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確保風險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礎上促進業務的全面發展。(三)SWIFT保函報文將要升級,銀行與公司要為轉型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以SWIFT的投產規劃為依據,來年將投入應用保函報文新格式,將會達到由自由格式轉變成固定格式的目的。對比信用證來說,保函報文升級體現出復雜、創新和全面性特征,其中存在諸多無法預知的挑戰。要求商行與公司予以積極的應對,將系統升級、程序優化以及轉型期的管理工作做到位。商行一定要做好過渡期格式保函各方面的工作,對報文格式與公司實務升級上的各類缺陷加以有效管理。公司要對格式化報文有一個充分的了解,適應升級,勇于探索和進一步推行電子保函新模式,實現該項業務的智能與自動化。再者,各參與方還要強化合作意識和協同作用,行業組織要重視統籌協調,在有效面對保函報文升級的基礎上,推動保函的深入發展。(四)電子保函是將來的必然趨勢,商行要積極應對。在傳統模式下,人力與紙質介質是擔保銀行與保函申請和受益方間的聯系保障,這種傳統的方式不僅效率低下,而且真實性管理存在較大難度,這就使得電子化轉型成為將來的必然趨勢。現階段,我國部分地區政府招投標平臺以及一些型公司,都存在對電子保函的剛性需求,迫切需要商行將先進的數字技術應用到傳統保函模式中,推出電子保函產品。其實現模式主要包含銀企互聯、網上銀行和區塊鏈三種,前兩種采用的傳統技術,商行目前進行了大面積試點;而后面的區塊鏈是一種新興技術,上述提到的“中非區塊鏈保函平臺”便是采用了該技術,此平臺是在工行與標準銀行的信用和網絡優勢的基礎上建成的一個新興平臺,是我國首個跨國貿易金融平臺。(五)注重電子保函(分離式)的推廣應用。與傳統保函業務相比,電子保函(分離式)具有辦理速度快、節約施工單位成本的優勢。該業務從申請到開立,一般用時1~2個工作日,最快5分鐘就能完成,且保證金繳存比例較為靈活。“分離式”電子保函業務,銀行需充分發揮優勢,不斷加大合作力度,拓寬合作范圍。對于銀行而言,在作為電子保函新趨勢的“分離式”擔保模式中,銀行機構不僅減少了客戶盡調等前端工作,節省人力、物力,而且轉嫁了業務風險,優化了業務結構,可以在低風險模式下獲取較為可觀的中間保費收入。對于施工單位而言,“分離式”擔保業務極大地節約了保函辦理周期,降低了保證金繳納標準,以節約客戶資金時間效益成本的方式實現了保函業務的整體降本。可以說,這是一個三方共贏的合作模式。

四、結束語

金融行業發展至今,每一小步的前進,都來之不易,每一個細微之處的創新都彌足珍貴。而這一小步、一點點,恰恰來自于我們習以為常的“不可能”,讓“不可能”變“可能”,需要眼界和勇氣,更需要創新和行動。

參考文獻:

[1]汪穎.關于建設工程投標保證金電子化管理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6,(16).

[2]康延芳.淺談國際招標項目中銀行保函的風險應對[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18).

[3]郭景召.探索創新融資擔保方式推行金融服務多元化——財務公司創新關稅擔保業務初探[J].河北企業,2019,(7).

[4]周紅軍.保函業務:創新求變[J].中國外匯,2017,0(2).

作者:薛理名 陳濤 單位:青島農商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