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銀行財務核算智能化管理
時間:2022-04-01 10:36:08
導語:淺談銀行財務核算智能化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大數據時代下,人工智能技術改變了人們傳統工作模式、服務方式、生活態度,智能信息技術的發展同時也給財務核算體系帶來了重大的影響,面對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會計行業也應加速智能化轉型。本文以B銀行為例,分析其在智能化背景下財務核算工作現狀,并提出管理建議。
關鍵詞:智能化;財務核算;大數據
一、引言
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的信息時代,要求所有產品和服務要快、準、穩,以滿足人們快速簡潔的生活需求。大數據時代下,人工智能技術改變了人們傳統工作模式、服務方式、生活態度,各種智能化電器、無人倉快遞、“跑步雞”等產品,都是人工智能技術所創造的奇跡。會計行業也在大數據環境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德勤等會計師事務所研發了自己的記賬機器人,京東運用人工智能,開辟了一整套智能財務系統。現在財務機器人能夠高速地處理標準化的基礎核算工作,但是更高層次的管理工作尚不能完全替代。“智能化”是所有行業未來趨勢,一直以人力勞動為主要工作模式的財務核算工作模式將被完全顛覆。
二、財務核算智能化動因
(一)社會整體智能化發展。大數據、智能化、云計算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改變了人們工作、生活方式,智能化信息技術在互聯網公司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應用,同時也帶動了整個社會對智能化產品的需求。科幻電影中各種高科技產品不再是夢想,已有部分產品實現生產,人們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享受高科技產品所帶來的便利,同時也對各種產品和服務在效率和質量上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智能物流、智能駕駛、智能醫療等,所有行業都運用自己的大數據資料,研發新產品、新技術,努力搭乘智能化列車。會計師事務所、互聯網公司、銀行業正帶領著整個社會將智能化產品應用到財務領域,記賬機器人的研發,解放了基礎財務核算工作人員的雙手,能夠讓財務人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決策工作中,從而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二)財務管理者需求增加。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信息化的社會要求,更嚴重的是有可能制約企業的發展。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特點是財務部門消耗大量的精力處理重復、低端的基礎財務數據,對已發生的業務活動進行計量與核算,無法與企業戰略有效的結合;傳統的財務系統生成的報表,已不能滿足財務管者日漸增加的業務信息需求,降低了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財政部2014年頒布的27號文《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出“推進面向管理會計的信息系統建設,以信息化手段為支撐,實現會計與業務活動的有機融合。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加快會計職能從重核算到重管理決策的拓展。鼓勵會計軟件公司和有關中介服務機構拓展管理會計信息化服務領域。”,國家對管理會計轉型的支持,企業管理者對管理會計信息需求的急迫性,推動著財務核算智能化的不斷深入。云計算、大數據處理等新型信息處理技術,能夠促進財務管理向更加標準化、流程化、智能化方向轉變,對企業經營決策、經營預測、考核管理等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三、B銀行財務核算管理現狀
(一)財務核算業務集中上收總行。B銀行為提高財務核算工作質量和效率,自2015年以來將支行財務核算工作梳理后,上收總行集中處理。四年間,完成了規范業務操作,統一核算標準,梳理流程及審核要點,簡化附件要求,統一附件模板、優化財務系統,部分業務實現系統導入功能等。業務集中上收有助于統一全行核算標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檢查風險,有利于財務管理工作數據的準確提取并提高決策效率。(二)采用出納、會計、主管閉環式財務核算管理模式。B銀行財務核算工作集中上收以后,采取職責分離,層層把關的方式審核票據。出納主要負責審核票據真偽、報銷審批、附件內容;會計主要負責審核票據重要因素、報銷審批、附件內容、憑證編制;主管主要負責所有重要因素。一筆報銷業務需經三個職能人員審核,層層把關,將報銷風險降到最低。(三)人工控制報銷風險。對員工借款業務建立催收機制,加快掛賬款項清理;對賬號錯誤、審批滯后、超期還款等業務確認差錯,促進支行管理主動性;建立合同提醒機制,人為發送下期即將付款合同臺賬,提醒支行做好準備;每周例會人員培訓,總結差錯,分解新政策和要求,降低信息不對稱風險,提升員工工作能力。
四、B銀行財務核算管理建議
B銀行財務核算管理模式雖已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性,在智能化時代,仍有很大的改進和進步空間。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前提,雖然尚不能實現記賬機器人完全替代基礎工作,仍可以提出以下優化建議:(一)實現財務核算工作無紙化,開啟新型工作模式。隨著電子發票的廣泛應用,財務核算工作從傳統紙質票據逐漸向電子票據轉變。2017年財政部了關于就《記賬管理辦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部分條款修改征求意見函,提出了“滿足一定條件的單位可以不再打印會計憑證和會計賬簿《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財政部國家檔案局令第79號規定)”。順應信息化時代的潮流,財務核算工作無紙化也將是大勢所趨。傳統的財務核算工作是經辦人員整理好了報銷原始票據傳遞到總行集中核算中心進行處理,財務人員在按月進行裝訂,保管賬簿。無紙化財務核算工作模式是,支行經辦人員將票據內容掃入財務系統,財務人員能夠在財務系統里直接看到審批情況和原始票據,進行賬務處理。紙質票據裝訂和保管可以由第三方外包公司完成。無紙化辦公,既提高了業務流轉效率,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新型的工作模式下,財務系統開發一鍵報銷系統,導入發票、實現查驗、聯號等功能。企業領導收到報銷申請進行線上審批,能夠實現全流程的跟蹤,審批、報銷狀態隨時查詢,以此就能高效地完成收票、查驗、報銷等全流程。待財務系統開發完善以后,可以運用新型系統特點,徹底實現無紙化辦公。(二)改變核算工作流程,實現移動式辦公1.改進票據查驗模式。現報銷票據真偽由支行或總行部門經辦人員以及集中核算中心出納人工線上查詢,加之人工鑒別的手段進行辨別真偽。新型查驗模式,可采用財務系統對接國稅系統,支行財務經辦人員掃入票據的同時完成票據真偽的查驗工作,并對票據真實性負責,總行出納無需再進行發票驗證,提高報銷工作效率。2.實現“移動式”報銷模式。現傳統報銷審批模式都是在本行內部財務系統完成,可引入“移動式”企業管理軟件,經辦人員、各環節審批人員均可在移動設備上安裝軟件,并實現隨時隨地提交申請、審批報銷功能。(三)引入小額交通費應用軟件,實現實報實銷。小額交通費金額小、票據多、報銷頻率高,經辦人員需要進行整理,財務人員需要逐張審查,流程繁瑣、效率低下。如不符合報銷程序退回后,需要二次返工,降低了報銷效率。可引入小額交通費應用軟件,員工因公出行由對公賬戶統一計算,拓寬簽約商戶,比如“滴滴出行”等,降低成本和票據量。利用應用軟件,實現對員工公共出行起始點、用車時間等進行約束,使員工出行更規范、更透明。(四)優化財務系統模塊,提高工作效率。1.優化集采模塊現階段,財務核算工作中存在經辦人員對權責判斷不清晰,無法判斷活動是否需報總行集采,從而出現報銷時審批、附件等不完整風險。財務系統可直接對接相關部門業務數據和內容,通過該功能,經辦人員可以直接辨別所需購買、處置物品是否需要集中處理。2.優化合同模塊現合同支付管理系統已上線,主要功能為控制合同總金額、分次付款金額、付款進度等。但是合同合理性、合同到期付款提醒等功能,還是人為進行操作與控制。為確保風險控制關口前移,建議提升合同模塊功能,如增加法務部門審批環節,只有審批后的合同才能上線支付;優化合同預警機制,設置提示付款界面,如有延期付款情況,確定已實現免責,再由負責人審批,進行核算申請。3.優化查詢模塊隨時可以按日期查詢憑證類別、憑證數量、分錄條數、附件張數、發票信息,為后期監管、檢查提供數據支持。
五、結束語
在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下,財務核算工作模式也隨之不斷升級,現基礎財務核算工作由智能機器人完全替代仍需要很長的發展時間,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手段不斷更新財務核算工作模式是B銀行目前工作重中之重。智能財務核算體系在理論上和實踐中將繼續深入,加強智能財務核算體系的應用力度,將有利于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杰茹.管窺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對傳統會計的影響[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01):224-225.
[2]王秋華.淺析財務智能化對企業財務部門的影響[J].納稅,2017(34):70.
[3]李英姬.智能信息化時代下財務核算體系的構建策略[J].知識經濟,2019(15):81+83.
[4]張曉妮.人工智能化環境下的會計核算變革策略[J].現代商業,2018(15):154-155.
[5]鞠申根.會計核算視角下人工智能優化財務共享中心的路徑探討[J].市場周刊,2019(03):94-95.
作者:耿斯 單位:北京農商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