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銀行監管問題探索

時間:2022-01-18 03:37:17

導語:網絡銀行監管問題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銀行監管問題探索

一、網絡銀行概述

網絡銀行,又稱為網上銀行或在線銀行,以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為依托,通過互聯網平臺向客戶提供查詢、轉賬、投資理財等各種新型金融服務方式。按照客戶的不同身份,網絡銀行一般可分為個人網上銀行和企業網上銀行。個人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賬戶查詢、銀行轉賬、網上購物、理財及賬戶掛失等各類業務,使客戶足不出戶就可以辦妥所需的銀行業務;企業用戶則可以通過網上銀行辦理賬戶查詢、資金管理和資金匯劃的相關業務。可以說,網絡銀行以其方便、高效、省時、高科技、低成本的優勢獲得了廣大客戶的青睞,并在我國呈現高速發展態勢。

二、我國網絡銀行監管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網絡銀行作為互聯網與銀行的產物,在我國呈現了爆炸式的增長,但在網絡銀行監管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網絡銀行監管法律體系不完善。2001年,中國人民銀行頒布了《網上銀行業務管理暫行辦法》,這是我國第一部關于網絡銀行運行的法規,對網絡銀行業務的定義、市場界限、隱患預防等進行了規定,可以說該法規是我國網絡銀行立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隨后我國陸續頒布了《電子簽名法》以及《電子銀行業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雖然這幾部法規為規范和管理網絡銀行市場奠定了基礎,但其內容多側重于宏觀監管和原則性規定,缺少量化標準,可操作性不強,且對網絡銀行出現的相關問題沒有做出明確規定,使我國金融監管機構在監管時無法可依,這極不利于我國網絡銀行的進一步發展。(二)網絡銀行市場準入機制不健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有關規定,設立全國性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十億元人民幣,設立城市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一億元人民幣。而《電子銀行業務管理辦法》規定,我國網絡銀行的準入采取審批制,也就是說,相關監管部門對網絡銀行并沒有規定具體的最低注冊資本限額,由于準入門檻低,高收益、低成本的優勢吸引了大量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入到互聯網金融行業,再加上我國相關監管部門并沒有制定有針對性的準入標準,因此在市場準入機制上我國監管部門的管理還是極其不完善的。(三)網絡銀行缺乏對客戶利益的保護。我國網絡銀行在為客戶提供更為方便快捷服務的同時,還蘊藏著潛在的風險,在客戶利益受到損失時,監管部門缺少相關的依據,無法為客戶提供相應的補償,也缺少客戶權利實現的途徑。比如客戶在銀行柜臺辦理業務時,往往需要通過簽字的方式對其交易進行確認,而通過網絡銀行在辦理相關業務時,并沒有紙質簽字或電子簽字這一過程,也就無法確認此項交易到底是客戶本人親自辦理還是人員,或是不法分子所為,這就給客戶交易的真實性帶來了不確定性,同時也給客戶的利益帶來了安全隱患。

三、完善我國網絡銀行監管的建議

網絡銀行在發展中不能沒有監管,為構建網絡銀行良好的安全環境,我國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完善我國網絡銀行的監管和建設:(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目前,我國現有的關于網絡銀行的法律法規都普遍存在內容過于原則化的問題,在實施過程中缺少對網絡銀行進行監管的具體可量化的標準,因此,我國應盡早出臺可操作性強、指向性強、內容細化和可量化的法律法規,以完善和加強對網絡銀行的交易和監管,我國網絡銀行的監管人員在執法時,有利于其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而行。(二)完善我國網絡銀行市場準入制度。網絡銀行的市場準入機制是維護資金賬戶安全、防范和控制網絡銀行風險的第一道關。嚴格的網絡銀行準入制度能夠為客戶提供安全的交易環境,因此,我國監管部門有必要制定條目清晰、較為嚴格的審批管理制度,這樣可以把不具備資格或條件不充分的機構排除在外,一方面保障了消費者利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優化我國網絡銀行環境。同時監管部門也要定期和不定期地監督和審查現有的銀行機構是否仍就滿足市場準入條件,對于不符合經營條件的,要在限期內完成整改,超過規定時期仍未達標的,要及時安排其退出網絡銀行市場。(三)維護客戶合法權益。監管部門在對網絡銀行的日常監管中,要認真履行各項監管職責,如遇到不法情況,要立即按照相關規定認真、及時處理;對于客戶的建議、咨詢、投訴等,要建立快速反應機制,以避免出現安全隱患甚至是資金的損失。另外,監管部門可通過媒體向公眾和宣傳關于網絡安全教育的內容,如網絡銀行的正確使用步驟,并提示哪些情況存在安全隱患,以及相關的補救措施或應對方法,以加強客戶對網絡銀行的風險防范意識,同時樹立客戶對使用網絡銀行的信心和認同感。(四)提升監管部門的技術水平,重視培養專業人才。網絡銀行是高新技術的產物,因此我國在發展網絡銀行時,監管部門及銀行業均要提升相應的技術水平,比如在硬件方面,客戶進行網上轉賬及購買金融產品等業務時,商業銀行可為客戶配備相應的設備供其進行電子簽名,并與銀行預留的簽名進行自動比對,以查驗真偽;在軟件方面,商業銀行可研發和推廣使用有指紋識別和面部識別的網絡銀行安全系統。硬件的完善和軟件技術水平的提升,可為客戶在進行網上金融交易時提供雙保險。另外,我國要積極培養有關網絡銀行發展的各方面人才,如具備金融、經濟知識的專業人才、開發計算機應用軟件的技術人才、有戰略眼光的高級管理人才等。通過對各方面人才的重點培養,以完善和促進我國網絡銀行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畢新華.我國商業銀行加強全面風險管理的對策及建議[J].東北師大學報,2009(5):5-10.

[2]潘艷紅.我國網上銀行監管問題與對策[J].商業研究,2006(9):19-20.

[3]張晉,任麗耀.網絡銀行的發展與監管[J].工業技術經濟,2006(2):11-12.

作者:崔璐璐 韓東 單位:吉林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