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問題探索
時間:2022-01-19 09:25:11
導語: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問題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互聯時代的到來,金融更趨向國際化,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更大,操作風險作為商業銀行三大風險之一因具有廣泛的分布性及多樣性的管理特點,伴隨著全球經濟趨于一體,由此出現的問題日益增多并趨向復雜,其造成的破壞力和風險性是致命的,操作風險在某些方面甚至有失控的趨勢,本文介紹了當下操作風險存在的問題并給予了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思路
商業銀行所指的操作風險從宏觀而言就是指除去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的其他風險都歸入其范疇,通俗的理解僅指與商業銀行進行業務中存在的相關風險。從上世紀末期以來,我國的商業銀行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及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增加了保險、證券、網上支付,跨國等新操作業務,導致操作風險日益嚴重,問題越來越多,對商業銀行的操作風險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的跟蹤,分析以及出臺及時的對策顯得迫在眉睫。
(一)操作風險體系不完善。以美國、英國、新加坡為代表的發達金融國家在銀行的操作風險管理上也并不完善,可供借鑒的經驗體系也是有限的。作為還處于摸著石頭過河階段我國的商業銀行在操作風險管理的體系搭建上嚴重不足,框架不健全,部分銀行甚至未成立風險管理委員會,對風險及時有效的監測與應對十分缺乏,當前我國商業銀行還是總分行的組織形式。風險管理上呈現為現分散,風險的控制缺乏系統性。對于一線員工的違規不能掌握,還出現有對下級的違規現象麻木,放任自流的狀況。(二)從業人員管理不完善。從業人員問題造成的操作風險。商業銀行因工作環境好及薪資高一部分銀行職員通過打招呼、招聘不透明等因素進入此行業,同時部分員工但求無過不求進步疏于學習,表現為從業思想道德素質與職業標準不匹配,銀行出現的多起操作風險案件都是內部人員里應外合的造成的。銀行職員風險意識不強,對待新業務不熟悉,工作馬虎不按規定嚴格操作,都造成了操作風險隱患。(三)風險規避機制不完善。銀行業一直以來在規避風險損失的長效機制建立上缺乏成效,使得同樣的操作風險屢次發生,同時風險事件的報告不順暢,也增加了銀行的損失,銀行從業人員無所借鑒只有通過自律及個人經驗來防范操作風險,一方面在不斷付出教訓一方面又未能結成經驗教訓防范類似事件的發生。建立及健全風險數據庫成為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關于對管控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建議
面對新時期我國商業銀行在操作風險上因諸多新情況,新問題造成的漏洞日益增多,甚至出現巨額虧損的嚴峻形勢,操作風險的管理十分迫切。現就出現的問題提供了幾點建議,以此促進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的完善。(一)完善網絡數據平臺,構建完善的操作風險體系。健立健全操作風險數據庫是規避風險損失的長效機制。可以將全部的風險信息包括發生的網點,涉及的業務范圍,及造成的金額損失及時,真實,詳細的錄入風險數據庫進行分析,建立檔案。通過數據庫對操作風險進行的定量分析,形成防范對策再在數據庫中上傳下達來減少甚至杜絕類似操作風險的發生。銀行職員在操作過程中也有章可循,碰到風險操作疑惑也有解決,打消疑惑的平臺。借助網絡數據平臺同時建立事前防范體系及時設置各項參數及日密碼從源頭上控制操作風險的發生,建立事中控制體系具體從授權的管理、風險預警、前后臺作業、及日清控制進行改進。建立事后的監督體系依據網絡各項參數對可能的風險進行對比并給予反饋。以此形成一套完善的操作風險體系。(二)加強銀行內部管理,構建規范化責任制度體系。加強銀行內部管理,一方面把好人員的入職。招聘流程中筆試、面試不走過場,做到招聘全程透明。保證從業人員的高素質。杜絕打招呼、開后門等未經過公平、公正、公開招入工作懈怠風險意識差人員。一方面加大對員工的操作風險培訓。培訓要既有操作風險的理論知識又要有鮮活的案例務必讓操作風險培訓卓有成效并真正落實,不讓培訓成為走過場,以數量充質量,成為變相的公費旅游。讓員工具有防范操作風險的職業素養。一方面建立反饋舉報體系。設立舉報箱,開通匿名舉報電子郵箱等方式。以此來有效的搜集涵蓋人員及實際操作中存在的漏洞及風險。對反饋及舉報者視情況給予表揚,物質獎勵,并保護舉報者的隱私。一方面建立完善的績效管理機制。結合風險操作的相關業務制定具體的考核指標及獎罰明細,甚至調整崗位或解聘制度,針對各級管理者及一線業務人員設立不同的考評細則,績效考核重點與防范操作風險相掛鉤。讓全體員工在防范操作風險前提開展業務完成業績。針對操作風險的管理崗位的晉升要將其防控風險的業績放在第一位。(三)優化風險規避機制,構建長效性風險操作控制。優化風險規避機制側重從風險控制和轉移風險著手,重點在風險控制上。風險控制首先優化操作風險管理的組織機構。如在銀行一線業務人員中設立類似CEO一樣的風險管理崗,他既有業務職責又直接受總部直管,負責對業務一線人員的操作風險執行情況跟蹤并進行不定期的基本檢查督導,對一線出現的操作風險漏洞,短板進行匯總反饋。其次進一步完善操作風險的制度、管理政策,梳理內部程序,查找消除系統缺陷,不斷積累研究分析操作風險管理數據的技術和方法。至于轉移風險從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入手,將可能發生的損失的責任到人。避免人員舞弊,杜絕與外部人員勾結欺詐。同時要完善重要崗位輪換制、完善對舉報人員的保護和激勵機制。通過風險控制和轉移風險的推行落實更改對商業銀行輕視操作風險的傳統觀念從而構建長效性風險操作。
三、結語
銀行操作風險在互聯網背景下其面臨的沖擊更大,對其管理的要求要更細要更落在實處,本文指出了操作風險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的對應的建議,雖然個人見解有限借此希望更多的金融人士及更多的相關人員對國有銀行的操作風險給予更多的關注,讓操作風險的管理隨著全球一體化的浪潮更趨于健康、完善。
參考文獻:
[1]王理華.中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研究網[J].中國市場,2013(8):49-50.
[2]史弢.淺析商業銀行操作風險防范[J].現代經濟信息,2014(3):231-230.
作者:張少宗 單位:河北經貿大學金融學院
- 上一篇: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挑戰
- 下一篇:論商業銀行會計風險防范